六一儿童节,什么礼物能让摄影师的心开了又开

六一了,我给小娃准备了很多礼物,同时我也不禁琢磨,对一个像我这样调皮的摄影人来说,最令我开心的六一礼物是什么?
想了想,觉得还是新设备最能让我开心。比如镜头、机身之类的白日梦。毕竟,新设备不仅会激发我的创作欲望,一些新功能很可能还会让我拍到以前无法拍到的画面。
比如一台新设备,能让我完全手持拍摄花间蜜蜂的视频:
这台新设备,还能让我捕捉到微弱紫外光下的花粉荧光:

局部放大:

超强的视频防抖效果,还有出色的弱光拍摄效果,我想是所有手机用户都想拥有的。
而这也正是我收到的六一礼物:使用了微云台技术的 vivo X50 Pro。

其实不久前我参加 vivo 组织的线上技术沟通会时,就看到了 vivo X50 Pro 上微云台的展示。感觉这是一个非常激进的设计,看得出 vivo 打算将手机的防抖效果做到一个空前的程度。
老实说,我不是技术帝,微云台的解析看得似懂非懂。所以这里我并不想多说(大六一的我可不想让你看推送看睡着),而是把这个任务交给 vivo 官方视频来做:
其实这个视频你也不必完全搞懂,只要留心看结尾部分,摄像头可以大幅度移动以补偿抖动就好了。
当我第一次看到镜头能以那么大的幅度进行防抖动作时,感觉还是很震撼的。毕竟与我们以往看到的手机镜头几乎不动的光学防抖截然不同。
但是,我还有所怀疑它的效果到底有多好,毕竟我一向不喜欢在摸到实物之前就妄下论断。
好在 vivo 及时满足了我的好奇心,也算是给了我 1.5 份六一礼物。
(为什么是 1.5 份礼物,看了下图就知道啦~)

拿到手机后,我也立刻开始使用,并解决了心中的两个疑惑。现在发布出来,算是在后续文章前的先睹为快吧。

“眼见为实” - 验证体积与厚度
最初看完微云台介绍后,我最想验证的地方有两个,其一当然是最重要防抖效果,而另一个,就是这个微云台会不会体积巨大,从而让手机变得很厚重。
邀请函中的微云台验证了我觉得它体积很大的这一点,而 vivo X50 Pro 真机则打消了我开始猜想的手机会变得很厚重的顾虑。

因为当我把微云台模组和手机并列摆放,就会发现:手机的厚度与模组的厚度相差不大,并没有因此激凸出来,说明手机内部的空间优化做得很出色。

此外,由于 vivo 在机背的摄像头部分采用了 2 梯级设计,vivo 称之为矩阵双色云阶镜头组。即手机摄像头的凸出是分两次进行的(银色部分和黑色部分),而不是传统机型那样的一次把所有摄像头做到一个高高隆起的平台上(想象下诺基亚的奥利奥式机背)。
这种设计在视觉上也减少了突兀感和一大片黑色摄像头的密集感。

和去年我在 iPhone 11 系列评测中说的类似,这种设计可以在视觉上进一步降低主摄模组的凸起感。
“就好像你在开车进入青藏高原之前,先沿着 214 国道经历了低一些的云贵高原,那么就不觉得世界屋脊那么高了,高反也就不会那么厉害了。”

总结下就是一句话:圆润的外形加上并未增加的厚度,让 vivo X50 Pro 拿在手中的握持感相当好,就算套上手机壳也觉得轻薄。

“眼见为实” - 验证视频&照片的防抖效果
解决了关于厚度的疑虑,接下来我想看的就是这次 vivo X50 Pro 的主摄防抖到底有没有那么大提升。
我个人觉得防抖这块其实又要分为两部分,也就是视频防抖与照片防抖。受限于拿到机器后的使用时间,我这里仅做一些展示,详细的分析可能要留待后面的深入体验文章了。
先看下视频防抖,我挑战了下近摄+手持环绕拍摄,也就是本文一开始的那段蜜蜂视频,这里单拎出其中的一个分镜:
这个分镜是几乎在主摄的最近对焦距离下,以蜜蜂和花朵为圆心,让手机环绕它们进行圆周移动而完成的。
之所以这样拍,是因为环绕这种镜头语言对于主体的表现是非常强有力的,也是视频、电影创作中经常会用到的。

但这种动作通常是建立在使用稳定设备甚至滑轨的基础上的,如果你是手持拍摄,那很可能轨迹会变成……

这就需要微云台这样的防抖装置来进行补偿了。
比起动作,更近的拍摄距离也会放大手部抖动。所以上面这段视频也许是我目前想到的最考验手机防抖的一种拍法。
而结果嘛,反正我是很满意。
毕竟以前没有稳定器之类的辅助工具,我是肯定不会去拍蜜蜂这样的题材,更不会用环绕这样的动作去增大风险。而现在,微云台的帮助让我觉得很多时候更敢去拍,也更放心拍出的效果了。
在照片防抖方面,最考验的当然是弱光和夜景成像能力了,先来看一张直接拍摄的照片:

还不错吧。这张照片的感光度是光圈 f/1.6,感光度 ISO358 ,快门 1/20 秒。作为对照,我的另一台手机为保证稳定而使用了 1/50 秒快门,感光度也是 X50 Pro 的近 2 倍。
你可以看出微云台因为可以更好的抑制抖动,所以手机可以放心地延长快门速度,并采用更低的感光度以获得更好的画面纯净度与色彩表现。


上面的图片都是在日落之后拍摄,光线已经变弱,但画面细节和色彩表现都很出色。色调的倾向也与肉眼所见一致。
而在太阳完全落山之后,光源只剩下人造灯光,就要考验手机的夜景模式了。
此时,vivo X50 Pro 拍出的夜景模式照片也拥有比过去机型和普通模式更为出色的色彩细节表现力:
普通模式


所以在我看来,微云台这样的新生事物对于照片的提升也是分两个角度的:
1
对非夜景模式拍摄的照片来说,更强的防抖可以提升单张照片成功率,并让手机使用更低的快门速度和更低的感光度,从而获得更好的画质。
2
对夜景模式来说,更强的防抖有利于在夜景合成时,提升每一帧画面的信息,从而提升夜景模式画面的整体效果。
而在极端黑暗的情况下,vivo X50 Pro 还会开启极夜算法,可将曝光时间进一步延长从而拍出更多的画面内容。

这还不算完,由于微云台超强的防抖能力加上主摄 f/1.6 的大光圈,vivo 还为其开发了星空模式。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我自己没有去拍星空,不过从好友摄影师阿卓为 vivo 拍摄的官方样张来看,效果不错:


说到星空,去年开始有所涉猎天文摄影的本 还注意到 vivo X50 Pro 采用了定制的 CMOS 色彩滤光片,提升了传感器 R、G、B 三通道的 QE(量子效率)……
咳咳,翻译成普通话就是在相同的参数下,X50 Pro 的传感器能接收到比别的传感器多 10% 的光线。
这也是本文开始紫外光拍摄的植物花粉照片所体现的 —— 即使用相机也需要长曝光才能拍好的花粉荧光,手机也可以拍出来。
- 超大杯的剧透 -
写到这里,关于这个六一礼物,我想初步介绍就可以告一段落了。但 vivo 除了 X50 Pro ,还带来一个超大杯的惊喜 —— X50 Pro+ ,这个定位更高的旗舰手机已经公布的关键词有下面几个:
高通骁龙 865
120Hz 高刷新率屏幕
1/1.3 英寸超感光主摄
全像素双核对焦
1 亿像素模式
更强的多摄配置
虽然还要等一段时间(预计 7 月初),但目前看相当值得期待。我想,这是能让摄影师感到开心的又一件礼物~
One More Thing...
说到礼物,随 X50 系列手机一同发布的 vivo TWS Neo 真无线耳机倒是很适合作为礼物,毕竟音质、颜值在线,各种功能也很齐备。

手机摄影讨论群请加个人微信号cameranote5
暗号:一点讨论群
会有专人引导入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