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放南山,刀枪入库 ——从牧马山到止戈
2023年4月6日,成都市双流区文联专职副主席王瑜、双流瞿上文化研究会会长邓华瀛率队专程赴眉山洪雅“寻梦花溪”止戈文化国际交流中心考察,并围绕加强协同合作、弘扬和平文化话题,与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止戈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止戈书院理事长、洪雅止戈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白朝平博士进行了深入交流。

“寻梦花溪”止戈文化国际交流中心
在白朝平博士陪同下,王瑜副主席、邓华瀛会长一行参观了“蚕丛劝农桑”、“五月台会”,“南方丝路”,“千秋”浮雕和蜀王碑、止戈书院、关山月戏楼等标志性历史文化景点,并听取关于止戈和平文旅康养小镇规划建设情况介绍,对围绕止戈和平历史文化的大手笔、高水平规划建设深感震撼、深受感动。

“千秋”浮雕

关山月戏楼
“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即把刀枪收进兵器库,战马放牧在南郊山下,意指停止战争。在随后的交流中,白朝平博士认为,从双流区牧马山诸葛牧马到洪雅县青衣江边诸葛武侯与羌帅雍闿在千秋坪议和,最终“化干戈为玉帛,铸刀剑为犁铧”,都深刻诠释了“为武止戈”的和平文化内涵。史载,瞿上城在今天双流黄水牧马山九倒拐一带,是蚕丛称王地,而青衣江流域的洪雅止戈和瓦屋山则是青衣羌人始祖蚕丛重要活动与祭祀圣地(青羊之肆),同是体现古蜀先民与自然斗争、关爱和尊重生命的和平理念。同时,双流区的蜀布蜀锦织造、古蜀农耕文明演进,产自洪雅瓦屋山的邛竹杖以及两地均建有蚕丛祠(寺)等史实,均表明两地有着很强的关联性、互补性。实际上,早在汉代张骞出使西域之前,天府之国的货物与和平文化思想通过南方丝路就已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止戈书院讲坛室
在参观止戈书院时王瑜表示,白朝平博士从海外留学归国,又从北京回到家乡,带领止戈百姓十四年如一日执著于止戈和平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传播,付出了巨大努力,令人十分感动。当今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世界人民对安宁和平更加渴盼,双流与洪雅在文化品牌建设、文化活动策划等方面加大合作、资源共享,共同推动把蚕虫瞿上文化与止戈和平文化做深做透做好,意义重大。作为瞿上文化研究会顾问,白朝平表示愿意与双流区一起联手,共同努力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为两岸和平统一,为民族团结与世界和平尽绵薄之力。

“寻梦花溪”园区文化石
附注:
止戈文化国际交流中心位于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的青衣江与花溪河交汇处的洪雅止戈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上承道教发祥地瓦屋山和佛教圣地峨眉山,下接乐山大佛,背靠大、小关山。唐代大诗人李白诗句“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描写的就是这里。
公元221年前后,西南少数民族首领青衣羌族统帅雍阍与蜀相诸葛亮在洪雅县的千秋坪“议和”,双方最终“化干戈为玉帛、铸刀剑为犁铧”,停止了战争, 史称“宾服雍阍”。当地百姓为了纪念停止干戈的千秋功业,把议和髙地 取名为“千秋坪”,把屯兵场更名为“止戈镇”、“止火街”、“安宁坝”,还把 当地的村寨分别取名为“和平村”、“安宁村”、“团结村”,“千秋村”,把当时秋日里正色彩斑斓的乌桕树更名为“劝止树”,将“议和”成果化作不朽的地名、树名。除此之外,在止火街上还修建了纪念诸葛亮的武侯祠,安宁坝上修建了纪念羌帅雍闿的五龙祠,安宁村旁修建了安宁寺,以保佑此地永远安宁和平。在每年的农历5月27, 安宁坝上十里八乡的藏、羌、彝、汉各族人民还自发汇聚五龙祠举行民间抬会活动,把塑的诸葛亮和雍闿的金身抬出来巡游,纪念止戈和平的千秋功业。年复一年,代代相传,止戈已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2009年7月,止戈百姓自筹资金成立四川青江花溪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洪雅止戈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规划建设止戈和平文旅康养小镇。2015年后又专门建起了止戈书院,止戈文化博物馆,在1800年历史的古战场遗址上建起了“寻梦花溪”止戈文化国际交流中心。现在止戈文化国际交流中心已初具规模,吸引了多个国家的国家级文化交流代表团、海峡两岸知名和平人士,著名抗战牺牲将领后人、著名文化学者等前往参观,栽种和平树。2023年3月,国家乡村振兴局已经正式行文,将止戈和平文旅康养小镇列为国家级的首批乡村文化振兴示范建设项目。

洪秀柱题写匾额的止戈书院前合影
双流区瞿上文化研究会
2023年4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