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月备考上岸华南理工大学MEM!这份经验贴快码住!林晨陪你考研
MEM上岸经验丨3个月备考上岸华南理工大学MEM!这份超详细经验贴快码住!
学员基础信息
姓名:若娜学姐
年龄:28岁
工作背景:私企管理岗
教育背景:工科双一流大学
上岸院校:华南理工大学非全MEM
(为保护隐私,部分信息模糊化处理)
▼
01
自我介绍
“努力就像一束光,照亮你想去的任何地方”
我是若娜学姐,在备考中的每个阶段我都会看很多经验帖,学习别人成功的经验方法,我自己是觉得特别有用的。所以华南理工大学非全MEM拟录取后,我打算给大家分享我三个月备考上岸的经验,希望能够帮助正处在备考迷茫中的同学们。
我本科是双一流大学的工科,个人数学基础还可以,但高中知识基本都忘记了,需要再听一遍才能够记起来的程度;逻辑方面完全没有接触过;语文功底不错,阅读理解能力比较强;英语虽然压线过了6级,但毕业7年到现在我一直没有再接触过英语。总的来说,还是需要认真学习的。
我今天主要分享两个部分的内容,一个是考研准备,另一个是笔试备考。
02
考研准备
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就是择校信息的筛选和收集!
考研其实是存在信息差的,很多同学可能不知道具体要找哪些信息,去哪里找。这里我告诉大家一个作弊方案——遇事不决找林晨考研的老师,老师会分析你的个人情况,根据你的需求去匹配最优解。
我之前也是去找了林晨考研的老师做咨询,老师给我提供了很多院校信息,关于mem,我原本是不知道这个专业的,当时我想报考MPA但是老师跟我分析说我不在政府相关的行业从事工作,考MPA其实不是很适合我,MBA对于我来说费用又太贵,再结合我今后想要从事技术相关度较高的管理岗,综合这些因素老师为我推荐了华南理工的MEM。
建议大家一定要去院校官网查看相关信息:
一是看他对应的课程,课程内容跟未来职业选择和发展方向相关度越高就越适合你。
二是看各院校每年的分数,复试分数线和最低录取分数其实是不一样的,大家尽量以拟录取情况为准来预估自己的分数目标。
三是看报考要求,MEM一定是要专科毕业5年及以上和本科毕业三年及以上才可以报考,有的还会有更多的要求比如不接受专科生报考等等,一定要注意自己是否符合报考要求。
老师提供的院校信息很清晰,华南理工往年分数门槛平均是在200分左右,最后我结合个人情况把自己的目标分数定在了225分。取其上则得其中,大家在制定分数目标时给自己留下一定的失误空间,这样才稳。225分继续拆分,实际上我的目标就是完成75%,管综满分200分完成150分,英语二满分100分完成75分。最终我的管综是147,然后英语80,总分228也是在我的预期范围内的。
我们工程管理专业它招收45人,我初试专业分数是排第十,基本上复试只要没有较大失误就已经很稳了,最终我也是顺利进入了华南理工大学。
最后,建议大家两手准备,如果报名前确实觉得自己的状态可能达不到自己制定的目标,或者想更稳妥的上岸,一定要及时止损,去报一个跟自己的专业水平更匹配的院校。
03
笔试备考
01
考试流程
接下来关于笔试的复习,第一步还是信息收集,要了解备考的重要节点,今年的考研日程表如下:
可以看到我们管综的考试时间是很紧张的,早上8:30~11:30三个小时管综,下午2:00~5:00三个小时英语二。建议大家周末或者其他整天学习的时间都可以参考考试的安排调整生物钟。甚至在公司的时候,上午比较闲就看数学或者管综相关内容,下午有空时候就看英语。
02
摸底自测
一定要花时间先摸清自己的底细,这个很重要。
建议挪出一整块的时间确定自己的个人能力,大家可以找一套近10年的真题来自测(近5年的真题尽量留到林晨考研组织的模拟考)。拿到试卷后有些题目看不懂也是正常的,不会的地方就跳过。除了摸底时可以这么做以外,每个周末都可以进行模拟自测,然后每天花两个小时左右把不懂的知识点吃透,这样就能够明确题目的构成,也更清楚自己的水平。
对于在职考生来说时间是不多的,我强调一下,千万不要去做模拟题,一定要抓牢真题。
能够把近5年的真题做3遍,近10年的真题做一遍,基本就可以达到最终75%的目标分数了。大家不要被我说的次数吓到,因为后面真题会越做越顺,重复的卷子很快就搞定了。千万不要为了做题而做题,或者记真题的正确答案,做题出现错误反而应该高兴,因为它说明你找到了薄弱的知识点。
03
管综笔试
下面我们来拆解一下笔试的两个科目,管理类联考可以分成数学,逻辑和写作三个部分。
1
数学
首先数学是整个分数占比是最高的,单选题45分,条件充分性判断(简称条充)30分。条充以前肯定都没有遇到过,它是一个难点,但我认为它不是我们复习的重点,它只是考试形式不太一样,其实考的还是数学基础。
数学基础课是很长的,到了现在这个阶段,我不建议大家还要去看基础课程,可以直接进入到强化阶段,碰到困难的章节再反过头去听基础课的讲解就好。我们考试中遇到的这些知识点95%都在考纲的范围内,不要忘记自己的目标是75%,只要掌握强化课程的内容其实就足够了,不要追求那些特别难的题目。数学基础不好的考生,想要短期内实现突飞猛进是很难的,所以这个时候重点就是要抓住常考真题的基础模块。
强调一下,前期做题目一定要建立错题本,根据错题去确定自己要突破的这些知识点,然后不停的调整,进行战略性选择和放弃。近10年的真题一定要全部搞懂,这个要求不是很高。
2
逻辑
逻辑方面近几年基本就是论证逻辑和综合推理各占半壁江山,形式逻辑更多就是作为综合推理的基础来考察的,形式逻辑的部分重点就放在联言、假言还有选言命题上,核心是它们的规则的变化,比如说摩根定律、逆否式等等,一些复杂的命题关系,没有时间的话就直接放弃考场上,最多也就损失2~4分。总之学习逻辑的重点要放到论证逻辑和综合推理上面就好。
对于很多人来说,逻辑都是新题型,其实逻辑题不学也是可以做的,只是难题可能要做十几分钟,但考场的目标是50分钟内做完30道题,考验是我们的速度,所以我们去听课是必须的。课程主要学习解题技巧,建议大家要用10~20天的时间去把逻辑的知识点认真学一遍,因为它跟我们的写作的论证有效性分析是关联的,学习起来是性价比最高的知识点。
逻辑30道选择题最好不要错超过两题,管综就靠逻辑稳定拿分,后面可能会有两道题比较难,但前面基本都是常见题目。真题方面由于16年换了命题组,所以之前的真题参考意义不是特别大,大家从16年之后开始做就好了。近8年的真题注意要把错题做好标记,然后找到自己的思维误区,大家做好标记就行了,到时候再把真题翻出来看,错题反复看。
3
写作
写作部分首先是论证有效性分析。它是比较简单的且性价比非常高,通过简单的练习基本上16分的逻辑漏洞拿到12分不难,再加上动手练几篇真题,反复修改1~2次调整自己的语言结构,也可以拿到不错的结构分。
论说文难度会大一点,大家要把重点放到审题和结构上,因为这两点是比较容易上手的。评分标准中三档分数只要学会审题,中心基本明确,结构是完整的就可以了,就算句子朴素一点low一点,也能有一个及格分数了。
至于论说文的写作思路,还有遣词造句等等更加深入更加高级的技巧,也就是我们的语文的素养,它其实是我们日积月累的,不可以一蹴而就。大家平时多看看时事新闻、央视评论,积累一些素材之后,一定要亲自动手去写,脑内的思路写出来不一定就是你想象中的样子,考前一定要动手写3~5篇完整文章然后反复修改。我觉得非常重要的是林晨考研提供的中文作文和英语作文的1对1修改服务,我觉得性价比非常高。
04
英语笔试
1
单词
英语最重要的我考81分的秘密武器就是背单词。学习任何语言最重要的都是它单词,有了足够的砖块,才能建筑高楼大厦。
只剩下三个月大家就不要按顺序背词汇书了,这个时候要充分的利用好一切碎片时间,各种背单词的APP了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一个。一天背200个单词看起来压力好大,但实际上大家可以分批记忆,早中晚夜宵各50个一天就有200个了。词库可以直接选择考研词汇,考研词汇其实只有5500多个,22天就可以过一轮,基本上两个月就可以过三轮了。11月时可以换考研核心词汇1500词,考试前可以再过个一两轮。但我建议大家一天不要超过300个单词,因为贪多嚼不烂。
从今天开始到考研之前背单词不要停,等你单词背得很熟练,再做这些阅读,完形新题型都会如鱼得水。大家要注意,背单词的过程千万不要抄写,不要拼写,不要一个词记个10分钟就快速的过留一个印象。这是我们复习时最简单的一个模块了,你偶尔觉得我今天的学习状态实在是不好,学那些很困难的知识点要全神贯注,现在学不进去但不学我今天心中有愧的时候就拿出APP来背单词就可以了。
背完以后可以发给那些总是鼓励你的好朋友,这样可以给你无限动力。
2
长难句
长难句是英语的基础,但我不建议大家花时间去听课,市面上最短的长难句课程也要十几个小时,你哪里还有时间去听课。很多同学担心不听课会不会看不懂,这个大可放心,因为基础不好的话,即使听了课也还是看不懂。如何去弥补这一部分的空白?我建议直接去听翻译课。因为翻译课里面也会对长难句进行讲解,还顺带教了翻译的技巧,一举两得。
3
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是得分关键。根据命题的规则和相近几年的真题,单词和选项的设置上是有极高的重复性的。因此,最后三个月你就必须紧紧扣住这最近三年的真题,每周只需精读一套真题的阅读理解,也就是4一套卷子,它4篇阅读理解就够了,去精读它。
整理一篇真题,真的会花你不少的时间,但是这个也是确实是我们学习英语最好的方式了,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去提高你的完形和翻译,这个时间花的还是很值的。
4
新题型
新题型我强烈建议大家听一下林晨的新题型方法论课程。因为这个课时比较短的,性价比很高,会做题目是很容易拿满分的。
5
翻译
对于比较好学基础比较弱的同学,可以关注我们林晨考研老师的群,群里每天都会有一个小段翻译,用好它协同其他的模块也可以得到提升。
每日翻译要怎么用呢?首先要先练习把英语句子翻译成中文,然后参考译文的正确答案去做修改。不仅要学懂这一句话的意思,还要拓宽视野,去读了解相关话题。因为有可能你在考场上遇到一段话,虽然没有完全读懂,或者没有时间去读了,但里面一些关键词自己是见过的,知道他讲了一个很偏门的知识点,而自己刚好了解这个事情,那么即使没有读完全篇也能够选出正确答案,做出正确的翻译。最后就是找出其中你不熟的词汇,生僻的词汇去突破你平常积累的单词。
6
完形填空
我一直觉得完形填空是一道很神奇的题目,很厉害的同学也基本上拿不到满分。
它是最难拉开分差的题目,所以你不用花很多时间,因为它性价比太低了,你看它的每一个小题它只有0.5分,认真去做不一定比蒙猜出来的同学分数高,这个我个人觉得可以战略性放弃。
7
作文
还剩三个月,我不是很推荐直接去背素材背范文,因为没有时间;也不推荐孤零零的背模板,因为背了也不会用。我建议大家去听作文课,尤其是近两年的考纲是有一些小修改的,虽然本质上没有变,但你听老师总结好的会更高效。然后自己根据老师讲课的内容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模板,到了考场上才能够灵活应用。如果只是考前去考场上之前随时随便背了一篇模板,到考场上生搬硬套反而可能离题万里。
还有提醒一下大家,10月要开始动手写作文了,一定要找靠谱的老师批改作文,不然找那些比你基础还差的同学,他不光耽误你的时间还会误导你,到时候你到考场上面你反而写的是错的。
05
备考策略
接下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之前的备考策略,我们做题的顺序以及时间的安排、时间的分配。
首要原则就是先易后难。我们平常的练习中要去总结自己擅长的模式和题型,考试时首先浏览整张试卷,确定大概的难易程度,再结合自身的情况去选择做题的顺序。因为考场上可能会出现比如阅读理解第一篇就很难,剩下几篇相对简单的情况。本来刚开始还没有进入做题这种氛围,然后一个词都看不懂,整个人都是晕的,就会导致后面心态整个爆炸。真题不会专门安排由简单到难的题目,所以大家不要看到一个难题心态就崩了,比较难就做下一题,可以去挑自己会的先做了,把该拿到的分数先拿到,后面就会越做越顺的。
我个人的习惯是把脑子里面背的内容先写,比如说综合,我会先写最简单最模式化的小作文,写完基本上手有点湿了,就休息一下开始做我比较熟悉的逻辑,等做完刚好我的手也休息的差不多了,再去写大作文。写完大作文我的心态就很稳了,做数学的心态就会比较轻松,我把会的先做了然后做完先涂卡,保证我做了的分数是拿到手的。条充对我个人而言是比较难的,基本上时间剩的不多的情况下,我会优先做自己会的题目,其他的通过蒙猜法来速战速决。
英语我建议把大小作文一起写了然后再去做阅读。因为大小作文的分数是很固定的,、优先把这个分数拿到做阅读的时候心态就会很平和。会做哪一篇就先做哪一篇,做完以后再做新题型再做翻译。也可以先做新题型,因为新题型只是题型比较新颖,难度比较低。一定在做完形填空前就把答题卡涂好,保证之前做的题目全部都拿到分,然后完形不会的部分可以酌情放弃,用蒙猜技巧蒙一个答案。
最后我要提醒大家,在备考的过程中真的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我刚刚跟大家提到一些蒙猜技巧,是站在真题的角度认真分析每一个题型的性价比,尽量的保证大家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高的分数。毕竟,在职考研追求的就是性价比。
04
复试准备
最后给大家简单的说一下复试,复试部分基本是到明年4月左右,一般林晨考研的老师会有额外的考前培训。比如说我就是跟着我们林晨考研的老师,她手把手的教我如何做好考前准备,包括复习节奏,带什么物品,到现场穿什么衣服,住什么酒店,都帮我们规划好了。因为不同的学校院系,复试规则都会有所不同,当时林晨考研的老师就是带着我一项的帮我调整,帮我去画专业课本的重点内容。
我是非常感谢林晨考研对我复试上面的帮助的,漫长的备考征途上,林晨考研就是我的那一束光。我也希望能够像林晨考研一样,就是成为光的一部分去照亮大家前进的路,去找到正确的方向。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分享了,感谢大家听我分享我的考研经历,也希望大家能够得偿所愿,我们明年华工见。
1
END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