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审讯400多人死亡,这种寄生虫有多毒?

斑疹伤寒 立克次体
1577年7月,在这个炎热的夏日,一名叫罗兰德·詹克斯的犯人在审判大厅里受审。看热闹的人们聚集在这里,等待最终的判决。只是没想到,这次判决的除了犯人,还有围观群众、男爵、警长等人。从审判结束开始的一个多月,人们在发热和头痛中挣扎,身上的皮疹犹如死神落下的记号。

最终这场悲剧已接近四百人死亡的惨剧收尾,这次审讯也被称为“黑色审讯”。
在“黑色审讯”这场悲剧中,被感染的人们在两周内突然发烧,出现类似流感的症状。这种疾病在这次爆发前其实就已经在监狱流行过了一段时间,因为传播猛加上卫生条件较差,高烧又持续一周以上;所以疾病在当时也被称为“监狱热”。在后来的19世纪,流行性斑疹伤寒从爱尔兰传播到英格兰时被称为爱尔兰热。总之,哪里爆发哪里热。主要是这些名称暗示过度拥挤、卫生条件缺乏和低下的生活水平。疾病往往爆发在监狱、征战中的军队以及脏乱的贫民窟,特别是战争;瘟疫往往随战争而出现。毕竟以前的行军卫生条件难以得到保证,这就助长了一些奇奇怪怪的生物繁殖和传播。立克次体和人的接触一般需要某一物种来辅助完成。比如普氏立克次体通过人虱传播流行性斑疹伤害。

鼠型斑疹伤寒由跳蚤传播,

丛林斑疹伤寒由恙蟎传播。
拿流行性斑疹伤寒来讲。病原体生活在虱子的消化道中,卫生清洁的缺乏导致虱子在人群中跳跃。比如当时拿破仑军队中一位随军医生记载了虱子泛滥的程度,睡觉时人们被虱子的动静弄醒...于是步兵脱掉衬衫和裤子扔到火里,虱子的爆裂声就像两个步兵团在交火一样。许多同伴被咬伤,

继而病倒、死去。携带立克次体的虱子叮咬人类会导致宿主皮肤出现瘙痒反应;它还边吃边拉,拉的时候,连同立克次体一起拉在皮肤上。

当宿主抓挠该部位时,虱子被压碎;载有立克次体的排泄物会进入皮肤破损处。所以真相是,人是被屎感染的。而立克次体所带来的也不单单只是刚才提到的流感症状,毕竟这些家伙可是“入体”的。进入人体后,普氏立克次体进入血管内皮细胞,大量的立克次体导致细胞破裂,释放出的毒素具有致热、损伤内皮细胞,引起微循环障碍和中毒性休克等属性。这些属性会在发病后逐步体现,比如发病4天后,立克次体感染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血小板聚集,这种聚集会让表皮出现淡红色或紫红色的小点或小丘疹;

这种小点会逐渐从躯干扩散到四肢,

病人将被红点覆盖。立克次体还会在局部淋巴组织或小血管内皮细胞中增殖。

细胞破裂后立克次体进入血液循环,初次产生立克次体血症;在经血流扩散至全身器官。重复这个步骤,大量立克次体释放入血导致第二次立克次体血症。由立克次体产生的内毒素等毒性物质也随血流波及全身 引起毒血症,导致多器官血管发炎,这个过程可能导致血栓形成。如果疾病未得到治疗,血液循环会变得缓慢,肢体末端因血液供应中断会出现坏疽斑点。

一旦坏疽堆积过多,就可能需要手术切除或者截肢。

发炎的血管还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从精神迟钝到昏迷、多器官系统衰竭甚至死亡。未经治疗的流行性斑疹伤寒在普通人群中致死率能达到20%,在老年人或虚弱的人群中致死率高达60%。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一年“黑色审讯”会死这么多人的原因。如果是在环境拥挤的监狱等场所,立克次体会拥有一个足以持续发展的环境。
被感染的立克次体通过人虱感染人。被感染的人体内的立克次体又会被新来觅食的人虱吸走,重新进入人虱体内繁殖;等到被感染的人虱再去叮咬人时,就可能完成新的感染。因此在以往,囚犯挤在阴暗、肮脏的房间里时,立克次体很容易传播。如果不提高卫生条件,一圈人被感染只是时间问题,法庭判决的“监禁至下一次开庭”往往等同于死刑。
讲到这里,我们来聊一下恙虫病。以往丛林斑疹伤寒的病例主要分布在这个三角区域内,

所以该区域也被称为恙虫病三角区。恙虫病它又有点不一样,它被称为丛林斑疹伤寒。载体从人虱变成了恙蟎,这是唯一以啮齿动物和其他机会性哺乳动物的体液为食的外寄生阶段,

也是传播感染的唯一阶段。当恙蟎在进食期间咬伤皮肤时,立克次体沉积在皮肤破损处并在那里繁殖。发热是最先出现的异常,在流行地区,该病占所有发热疾病的近1/4。但这种症状与其他媒介传播的热带疾病相似,例如疟疾、登革热。所以要判断是否是恙虫病,需要关键的一点,也就是皮肤破损处因立克次体繁殖而形成的焦痂,约有一半的恙虫病患者会出现这种焦痂。(数据不一定准确但有记录最多是55%)

另外,立克次体的感染会引起血管炎症;几天之内血管炎会蔓延到各个器官,包括肝脏、大脑、肾脏、脑膜和肺,多达1/5的患者有明显的神经系统受累;比如脑膜炎。立克次体冲入脑膜,免疫系统火力全开反击,大量细胞因子感受到召唤抵达战场。但体内的炎症反应在这里挺要命的,加上败血症时常出现的低血压症状,这意味着血液更难进入大脑;因此脑细胞被剥夺的氧气逐步凋亡。在恙虫病的攻击下,重症病例或因治疗不当或误诊导致的死亡率可高达30%~70%。1.4%的患者即使接受治疗也会死亡。脑部感染引起的并发症死亡率高达14%。
在几年前的印度,恙虫病是急性脑炎综合征的主要原因。在立克次体这个种族中,主要战绩还是流行性斑疹伤寒贡献的。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其导致数百万人死亡。虽说因为环境卫生的提高,现在它已经成为一种罕见疾病。但只要人虱依旧存在,一个脏乱差的环境就可以让它死灰复燃。不过在人类与病原体的长久战争中,我们也拥有了对付立克次体的武器—抗生素和疫苗。总体来说立克次体及其带来的疾病已经不再恐怖,

只要资源到位它就构不成威胁。而我们也很幸运,避开了病原体肆虐的年代(其实只是换了一批病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