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技术深度】太阳能电池组件“热斑效应”分析

2021-09-18 16:07 作者:光伏学堂  | 我要投稿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光伏发电技术在国内外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应用形式多种多样应用场所分布广泛主要用于大型地面光伏电站、住宅和商用建筑物的屋顶、建筑光伏建筑一体化、光伏路灯等在这些场所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建筑物、树荫、烟囱、灰尘、云朵等对太阳能电池组件造成遮挡因此人们关心的是此类情况对太阳能电池的发电效率影响有多大又该如何解决

在实际应用中太阳能电池一般是由多块电池组件串联或并联起来以获得所期望的电压或电流的为了达到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电池组件中的每一块电池片都须具有相似的特性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个或一组电池不匹配如:出现裂纹、内部连接失效或遮光等情况导致其特性与整体不谐调

在一定条件下一串联支路中被遮蔽的太阳电池组件将被当作负载消耗其他有光照的太阳电池组件所产生的能量被遮蔽的太阳电池组件此时会发热这就是热斑效应这种效应能严重的破坏太阳电池有光照的太阳能电池所产生的部分能量都可能被遮蔽的电池所消耗为了防止太阳电池由于热斑效应而遭受破坏最好在太阳电池组件的正负极间并联一个旁路二极管以避免光照组件所产生的能量被受遮蔽的组件所消耗

关于组件热斑产生的原因、问题电池的来源及相应对策

组件热斑产生的原因


光伏组件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太阳电池一般说来每个组件所用太阳电池的电特性要基本一致否则将在电性能不好或被遮挡的电池问题电池上产生所谓热斑效应

为防止热斑产生应该在每一片电池上都并联一个旁路二极管在当电池发生问题或被遮挡时其它电池产生的大于问题电池的电流将被旁路二极管旁路

而事实上在每一片电池上都并联一个二极管是不现实的一般在组件上是18片36片或54片电池串联的组件或24片72片电池串联的组件电池串联后并联一个二极管

可以想象当这18片或24片电池中产生的电流不一致时也就是有问题电池存在时通过这串电池的电流将在问题电池上引起热斑若电池串与串之间电流不一致可以在接了旁路二极管的组件特性曲线上看到所谓台阶曲线或异常曲线

如果组件内太阳电池性能本来就不一致必然导致组件发生热斑现象我们可以通过组件的输出特性曲线和红外成像看到组件热斑现象的存在

若是由于组件内太阳电池光衰减后效率下降引起的组件内太阳电池性能不一致我们可以通过测试组件衰减前和衰减后的输出特性曲线以及红外成像看到组件在光照前后发生的变化

若组件未接旁路二极管即使有问题电池存在组件的输出特性曲线也看不到台阶曲线但短路电流应比正常组件要小这表明热斑现象存在

问题电池的来源

1.硅材料自身的缺陷

2.电池制造的原因

1去边不彻底、边缘短路

2去边过头P型层向N型层中心延伸边缘栅线引起局部短路

3烧结不良正电极或背电极与硅片接触不良串联电阻增大

4烧结过度即将使PN结烧透短路

以上几种有可能在分选测试时尚未暴露而做成组件后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逐渐变化而导致愈演愈烈

3.同一档次的电池片性能不一致

1电池分选测试时的误判

a分选测试仪自身误差

b测试仪与测试仪之间的差异

c分选测试仪的误动作

2电池自身的衰减不一致

3人为的混片

如电池上信息不准确有可能贴错标签、混包电池外观检验时的混片等

4.组件制造的原因

1焊接前混片或补片时混片

2电池片自身的隐裂

3手工焊接过程造成的裂片或隐裂片机器焊接曲线异常的比例一般小于手工焊接

4虚焊每天的巡检报告中几乎都有焊接不良的报道

5组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隐裂如玻璃弯曲引起裂片或温度过高时装框万向球顶裂电池

6返修组件时的焊接不良互连条之间的搭接接触电阻大

7组件中异物引起短路

8焊背面时正面互连条脱开使互连条与电池间存在锡粒层压造成电池破裂

已经采取的保障措施

1.电池生产线采用72片一包的包装避免组件生产线再次数片带来的混片

2.电池生产线先外观检验后测试分选防止测试分选后再外观检验造成混片

3.组件生产时用整包的电池片不用散包防止混片

4.组件补片原则一定要补同一档次的电池,(正在准备试75片一包的试验

5.焊接前检查隐裂片

6.焊串模板定期检查防止互连条脱焊

7.严格检查异物

8.加强虚焊检查防止虚焊

9.搬运时尽量减少玻璃弯曲

10.大组件采用4毫米玻璃以减少弯曲增加强度

11.搬运周转车改为玻璃垂直放置

12.不允许>50℃时装框

13.返修时不允许互连条对接

14.散包电池必须重新分选测试凑成整包后再做组件

15.库存超过一定期限的电池在做组件前应经过二次分选测试

16.测试时组件一定要在规定温度范围内

17.给出发现曲线异常后的处理方法防止不良组件流到客户手中

18.电池先光衰减后再分选测试正在试验实施中

虽然采取了以上部分措施目前曲线异常依然存在很多组件都有不同程度的热斑有些措施实施起来有些难度进展还需要时间和相关设备还有措施实施的还不彻底如何保证每个组件都用一包72片或54片同一档次的电池且不会衰减仍然需要持续改进

光伏组件的热斑效应和试验方法

热斑耐久试验:

热斑效应可导致电池局部烧毁形成暗斑、焊点熔化、封装材料老化等永久性损坏是影响光伏组件输出功率和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甚至可能导致安全隐患因此IEC61215:2005《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性》专门设置了热斑耐久试验以考核光伏组件经受热斑加热效应的能力

热斑耐久试验过程包括最坏情况的确定、5小时热斑试验以及试验后的诊断测量过程分为以下4个步骤

1、选定最差电池

由于受到检测时间和成本的限制热斑耐久试验不能针对组件中的每一个电池进行因此正式试验之前先比较和选择热斑加热效应最显著的电池具体方法是在一定光照条件下将组件短路依次遮挡每个电池被遮光后稳定温度最高者为最差电池片电池温度可以用热成像仪等仪器测量对于串联-并联-串联连接方式的大型组件标准允许随机选择其中30%的电池进行比较

对于串联和串联-并联连接方式的组件IEC61215标准给出了两种快速的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将组件短路不遮光直接寻找稳定工作温度最高的电池第二种方法是:将组件短路依次遮挡每个电池选择遮光后组件短路电流减少最大的电池不过大部分推荐采用第二种方法这主要是考虑到测量短路电流精度较高测量结果可以用于下一个步骤的判断而且短路电流跟失谐电池消耗的功率有直接关系

2、确定最坏遮光比例

选定最差电池之后还要确定在何种遮光比例下热斑的温度最高即用一组遮光增量为5%的一组不透明盖板逐渐减少对该电池的遮光面积监测电池被遮部位背面的稳定温度看何时达到最高温度目前最常见的电池规格有156mm*156mm和125mm*125mm两种因此实验室需要准备两组不透明盖板

以上两个步骤所使用的辐射源可以是稳态太阳模拟器或自然阳光辐照度不低于700W/m²,不均匀度不超过±2%瞬时稳定度在±5%以内如果气候条件允许可优先选择自然阳光南方的实验室在这方面优势明显

3、5小时热斑耐久试验

标准要求辐射源为C类或更好的稳态太阳模拟器或自然阳光其辐照度为1000W/±10%实际上自然阳光很难在5小时的长时间内保持10%的稳定度因此须采用稳态太阳模拟器光谱近似日光的氙灯是最佳选择全光谱金卤灯也可以满足光谱要求须注意灯阵列的设计使测试平面的辐照不均匀度小于±10%;同时配备稳压电源保证试验期间辐照不稳定度小于10%

4、试验后的诊断测量

组件经过热斑耐久试验之后首先进行外观检查对任何裂纹、气泡或脱层等情况进行记录或照相如果发现严重外观缺陷则视为不合格如果存在外观缺陷但不属于严重外观缺陷则对另外2块电池重复热斑耐久试验试验后不再发现外观缺陷则算合格此外组件在标准试验条件下的最大输出功率Pm的衰减不能超过5%;绝缘电阻应满足初始试验的同样要求

四、总结

解决热斑效应问题的通常做法是在组件上加装旁路二极管通常情况下旁路二极管处于反偏压不影响组件正常工作当一个电池被遮挡时其他电池促其反偏成为大电阻此时二极管导通总电池中超过被遮电池光生电

流的部分被二极管分流从而避免被遮电池过热损坏光伏组件中一般不会给每个电池配一个旁路二极管而是若干个电池为一组配一个此时被遮挡电池只影响其所在电池组的发电能力

 


【技术深度】太阳能电池组件“热斑效应”分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