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行为流依然重要
在现在这样的大数据时代,人简直就是数据的化身,因为你只要在用互联网,网络就读取有关你的一切数据,所以,在当下这种数据和人联系越来越紧密的时代,似乎数据成为了商家洞察消费者最有效的手段。但是,如果只盯着数据研发产品、制定战略,就会被表象所迷惑,救护忽视用户的真实需求,所以,尽管身处大数据时代,但是我们仍需要重视作为的行为流。
那么何为行为流呢?简单来说,行为流就是用户洞察。大数据知乎告诉商户现在流行的是什么,但是不会告诉商户用户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但是行为流能够告诉你,这也是我说行为流比大数据要好用的原因所在。那怎么启动行为流呢?

首先,要对用户的行为进行切片。把用户使用产品的过程,拆解成一个个及其席位的步骤,这样就可以从每一个步骤去寻找可以创新的点。就像星巴克,之所以能够成为咖啡届的顶流,就是因为它对用户的每一个行为都进行了切分,把用户的行为掰开揉碎了观察,这样才能真正洞悉用户的需求。
其次,可以代入不同角色的用户视角。业内有一句非常发人深省的话,那就是“你设计产品时所处的视角,决定用户对产品的态度”。这个意思就是说,只有站在用户的视角上,才能真正感知到用户真正的需要。换言之,如果你想要让产品赢得更多消费者那就要站在用户的每一个视角上,对产品进行思考,这样才能赢得最大的市场。

再次,要学会代入不同的环境,这个环境也可以说是情境。产品只是一个载体,用户使用这个载体的场景发生了变化,那用户对产品的要求也会产生变化。要把自己当成一个纪录片的导演,想拍纪录片一样,把自己代入不同的场景,这样你就会明白,在什么场景下,你需要什么样的载体承载你的需求。
最后,要把重度用户卷进来。像现在很多产品,在发布之前都会进行内测,内测的这些用户就是产品的重度用户,内测也不是做的无用功,他需要用户的反馈,如果用户积极反馈,那会获得一定的好处。这样,既收获了大家的意见,发现了产品的不足之处,又能够让用户有参与感和成就感,何乐而不为呢?

综上所述,数据只是表象,要想抢占市场,洞察用户的需求是关键。如果想要创造出让用户满意的产品,我们就要做好行为流的工作,以上四点就是切实可行的抓手,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