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广德故事|走进横山,溯源祠山

2023-08-29 16:55 作者:艺术现象  | 我要投稿

走进横山

  探寻祠山文化

  了解广德悠久的历史

  领略祠山文化的博大精深

  悠久的历史

  横山又名祠山,西汉治水英雄张渤晚年隐居并葬于此,被奉为祠山爷,由此产生了祠山文化。祠山文化有着极其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内涵,源远流长,传承久远,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以横山为中心、以纪念张渤治水精神为主题而产生的祠山文化,距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祠山文化以张渤为中心,遍及江淮和东南沿海广大地区,人们为怀念他,而逐渐形成了祠山寺、祠山庙会、祠山商贸、祠山民间文艺、祠山神话传说等民间传统文化。


  广泛的影响

  元朝末年,朱元璋驻跸祠山,佳梦成谶,诗兴大发,封祠山为“天下英灵第一山”。明朝建都南京后,朱元璋不仅令使臣春秋到祠山祭拜,还拨款大规模修缮祠山庙宇,将祠山文化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后来经过历代帝王的赐谥和推崇,张渤逐渐走上神坛,被民众尊称为“祠山大帝”,长江中下游两岸各地相继出现了名目众多的祭祀张渤的庆典和祀仪。其中,广德祠山的“埋藏大会”最为神奇。

  明朝徐应秋在所著《玉芝堂谈荟》中称“雷之布鼓,登之鬼市,河源地丘之神债,广德祠山之埋藏,是谓天下四异,非妄传也。”由此可见,祠山文化发源于吴越,勃发于广德,又发扬于吴越大地,它既有吴文化的典型特征,又是吴文化发展的一个极致。

  丰富的内涵

  祠山文化从表现形式上看,戏曲、民俗表演是传统表演艺术的真实体现,诗词、楹联、传说故事、剧本等文学作品是传统文化的珍贵史料。祠山庙会的许多表演节目和以张渤传说为主题的文学创作,都能很好地体现出其文化内涵的丰富,蕴含着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

  因为“祠山大帝”的形象,表达出了古代先民努力战胜自然,英勇顽强的精神,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如今,横山已建立了国家森林公园,公园内分布着祠山殿、竹瑰园、竹类植物园、横山水库等众多景点,山间茂林修竹,古树参天,秀色迷人。沿着步道登至山顶,眺望远方,古塔巍然,新楼错落,古城新貌尽收眼底。




  广德独特的文化气息

  传承着历史的文脉

  通过聆听流传的张渤故事

  了解祠山文化的渊源

  感受广德文化的魅力(肖鹏翔)


广德故事|走进横山,溯源祠山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