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壳】春雪半两 chapter 15.9

9.风云突变
秋虫鸣,秋草荒,秋声阵阵相思长。
欲寄尺素难过岗,空有一怀愁绪与离殇。
金风震裂,马蹄声响,梦断愁肠饮秋霜。
犹记得,初到北固城之时,陈珂便公布了“约法三章”,即原地休整、休养生息,加固城防、不惊扰百姓,不主动出击、谋定而后动。
先前的顺风顺水、连战连捷,让担任先锋的陆大壮颇有些得意忘形,满心以为对方全都是些乌合之众,根本不足为惧。好不容易夺回了北固城后,他原以为陈珂会一鼓作气,将敌军打回草原深处。可陈珂却意外的停下了脚步,准备按兵不动、休养生息。
陆大壮之辈不晓得的是,对方是草原来的悍将,他们擅长在一马平川的草原上奔袭,但守城的确不是对方的长项,他们只是掳掠洗劫一波之后,匆匆抵抗了两回,便退回草原。
这自然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情,无甚惊奇之处!陈珂与娄义德自然是再清楚不过,但征战经验的陆大壮等辈就难说了!
足足一月有余,北金大军仍然牢牢地固守着北固城这一要地。敌军虽组织了几波看似有威胁的进攻,却都被弓弩兵给击退了,压根都未能迫近得了北固城下。
陈珂有意识的让士兵们不要无差别式的扫射,只将最前头那些个冲的最猛地一波射落马下,便可形成震慑。果然,士兵们照着陈珂的部署稳稳地守住了一波又一波进攻。
对于北金大军的坚守不出,敌军十分地挠头。脾气暴戾的拓跋茂,恨不能插上翅膀,飞进北固城内与陈珂决一死战。无奈他只是个凡人,且北固城的城墙自陈珂驻守之后,日夜抢修加固,如今被修得几乎是密不透风、坚若磐石,看上去不禁让人望而生畏。
无奈敌军带来的攻城战车和军械并不多,这大大地降低了攻城的效率。燕京城中的皇帝虽心中焦急,但公主将陈珂在家书中交待的意图,悉数告知了父皇,皇帝听后这才安下心来,不再似以往那般焦急。
与此同时,陈珂自发带领随之而来的三千浔阳卫,分赴当地农户家帮忙抓紧完成秋收,寒冷的冬日马上就要到了,若是再不收割,那些辛辛苦苦一年种下的粮食,恐怕就真的要冻死、枯死在地里了。
另有一点,陈珂在走访时发现,当地的小娃娃几乎都不识字儿,甚至连官话都说不清楚,她便组织一批肚子里有点墨水,还算是有些文化的士兵,趁着天儿还算是不太冷,每日在露天开设讲堂,无偿为当地的小娃娃和目不识丁的百姓们授课。
这日子一久了,城中的百姓一传十、十传百,就都传开了。每日前去听课的人是人山人海,场面甚是轰动,授课的士兵都用起了自制的扩音设备给在场的人进行授课。站在远处,听不清楚的,便由旁边的人教授,这样一来一回,俩人就在无形中都加深了印象,学习得效果提升了不少,就是现场着实有些吵了一点。
当地人听说这个朝廷新派来的守将大有来头,不仅是当朝驸马出身,而且有一身好武艺,治理地方也是井井有条,还十分的亲民,礼贤下士,还给了他们一个相对安定的环境,竟还带领手下的士兵主动帮助农户抢收庄稼,那一招一式看上去就不生疏,这么神奇的人儿竟然真的来到他们北固城了嘛?!
那些原本躲起来、默默张望的财主、乡绅、读书人都站了出来,城中土生土长的读书人,代替了每日前来讲课的士兵;财主自发下田地里干活,与士兵一同收割;乡绅们渐渐地也研究着做起了原先的小买卖……城中的秩序渐渐地恢复了,一切都好像远胜从前一般的模样。
恰恰在此时,终于沉不住气了的大壮,竟然在并未提前同陈珂、杨可璐和娄义德这三人商量的情况下,一个人带了一队不足两百人的人马,从东偏门径自冲出了城关。
得知此消息时,陈珂等三人正在府衙仔细查看地图,研究部署下一步的计策。突闻陆大壮的鲁莽行为,娄义德忍不住满是自责的长叹一声,“哎呀!都是我的错!我应当早就瞧出来他这个动机的!”
“东偏门,东偏门外究竟是何情形?”杨可璐赶忙回到地图跟前,仔细的观察研究了一下,紧接着,她无奈的长叹了一声,“二爷,东偏门外并无任何遮挡,是茫茫一片原野。这回,大壮他恐怕……”
“娄将军,城中就交给你们俩了!他是我带来的人,我不能见死不救啊!几番激战,对方兵力已所剩无几,但此番主动出击,我军必定不占优势,给我拣些骑术上佳的士兵,做随队先锋!脚程上好的步兵做背后策应,机巧弓弩兵改做后援,每人配上一把剑,以作防身之用。我这就去准备,半个时辰后,东偏门前会和。我亲自领兵出城迎战!”陈珂的话掷地有声,条分缕析,娄义德也不敢怠慢,充分发挥起了他绝佳的执行力与行动力,按着陈珂的吩咐,在最短的时间里,便组织好了部队。
出征前,陈珂轻轻地亲吻了一回香君姐姐送她随身携带的平安符,而后小心翼翼地揣进了怀里。她正了正头盔,仔细确认了一回,而后背起箭筒,跨马直奔东偏门方向,绝尘而去。
杨可璐来不及叫住陈珂,嘱咐的话,尽被湮没在了马蹄声与烟尘之中……
照例是一番慷慨激昂的动员,士兵们喊声震天,震颤着大地。住在近处的百姓心中便猜出,城中驻扎已久的部队,终于要主动出击了。百姓们的心中与士兵们一般,充满了一丝丝难以言喻的雀跃和欢腾。但战场上刀枪无眼,草原人民又勇武过人,他们都在心中暗暗地为出征的士兵祈祷,祈祷他们身披战甲、平安归来。
陈珂率领部队赶到战场之时,陆大壮已陷入重重包围之中,远远地听见好似有一阵又一阵喊声传来,像是熟悉的喊声,他那原本暗淡下去的心,终于重燃了希望。
果然,没过多久,陈珂便带着一小股先锋,先行赶到。她身先士卒,冲在了队伍的最前面,策马奔驰,直奔围困陆大壮那一小股敌军。
“从外面将他们给围住,莫放走一人!”陈珂如是道,话音刚落,她已冲进了敌阵。
这一战,拓跋茂终于在正面战场上,撞见了陈珂本人,他也深深地领教了陈珂此人的可怕。陈珂不仅身先士卒,头一个冲进了敌阵,而且所到之处竟无人能挡。原先那些个耀武扬威、炫耀武力的家伙们,在陈珂的手下,竟像是个孩儿一般毫无还手之力,一个个要么被斩落马下、要么当场倒地不省人事。眼尖得的陈珂,直奔拓跋茂而去,那浑身上下散发出的锋利煞气,让拓跋茂不禁打了一个哆嗦。两人方才交上了手,拓跋茂便深感自己的气力不济,他未曾想到陈珂的武力值竟然如此之高?!向来以孔武有力著称的拓跋茂,竟也丝毫不是陈珂的对手!这无疑大大地出乎了对方预料。
眼看着到手的胜利就这样消失了,溃败显然已成定局。拓跋茂为了保存实力,不得不选择调转马头,仓皇溃逃。
“你们给俺等着!过不了多久,我们便会杀回来的!”拓跋茂的话响彻耳畔,望着向北逃窜的残兵败将,士兵们正欲策马追击。陈珂却下令穷寇莫追,大家这才停下了预备追击的步伐。
“陆大壮身为偏将,擅离职守,违背军令,擅自带兵出城迎敌,险些殒命。本应立即处决,但念其为初犯,遂改为杖刑五十,降为普通士兵随军继续作战。”陈珂的话狠狠地击中了大壮的心,他这次是真的知错了。
幸而他的主将是陈珂,幸而陈珂原谅了他,杖刑就杖刑吧!他受得住!只要不将其赶回去就好,即便做一个普通士兵,他也要与敌军血战到底!他拓跋茂,你小子给俺等着,下回战场上再见,俺必定不会轻饶!
经过此番意外地遭遇战,拓跋茂再也不敢单独带兵靠近北固城侦察敌情了。他心中忌惮着陈珂,却偏偏又不服输,一心想要孤注一掷,决一死战。
于是,他便再次集结了大批勇士,准备伺机发动决战。
此刻的陈珂,出乎意料的并未退回城中,而是选择在城外安营扎寨。他知道,拓跋茂定会再来的。若是不彻底解决了这个敌人,以草原民族的个性来说,是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
既然如此,他便毅然选择在此恭候!
【写在本节后面的话:经典,是什么?
这个问题,是萦绕作者君脑海的、一个盘桓不去的问题。昨儿,很想更新来着,结果却因为回味另一部前辈的故事而耽搁了,这部小说的名字叫《斑马线》。不知道各位年纪尚轻的小可爱们是否阅读过易白首大大的这部经典之作。直到昨日,我才突发奇想,想到了一个不算道理的道理——原来有的故事,就是不论时隔多久多长,不论身处何时何地,凭着何种缘故,再去翻开之时,心中依然会如初读时一样的沸腾,读到固定的段落,依旧会如当年一般潸然泪下。
易白首的作品《斑马线》真的很好看,推荐大家有空的时候找来看看!记得番外篇一定要看哦!看过的小可爱们也可以留言分享交流一下阅读的心得,本君十分愿意聆听!
作者君近来以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可能会很忙,更新的时间不固定,望大家见谅!
另外,诚如作者君在最开始时说得一样,这篇故事是应邀写得,书名《春雪半两》是有“典故”的~本君也从来没有将它当做是一个所谓的“同人文”去写,大家如果注意看得到本君每回投稿选择的专栏分类就大概能够了解一二。本书主角间的故事必定不会按各位小可爱们以为的那样,她们都是古人,是我们的先辈。况且,主角还是皇亲国戚,自然不会如现代人一般。古时的官宦人家,妻妾成群现象十分普遍。事实上,故事中设定的时代,亦是如此。只是,作者君顾忌着大家的接受程度,没好太过直接的表达罢了。不论如何,即便您是收藏党亦或是先睹为快党,作者君都一如既往地感谢,感谢每一位聚聚~
来自作者君迟到的端午问候!~端午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