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学文化人口超过2.18亿,这意味着什么?
教育部前几日举行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面貌正在发生格局性变化。2021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2.93万所,在校生2.91亿人;与2012年相比,学校增加6300余所,在校生增加2800余万人。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拥有大学文化水平的人已远超当年,而这也就是为什么众人都在调侃“本科学历烂大街”。全国大学文化人口超过2.18亿,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大多数公司招聘员工的门槛是本科起步;意味着岗位能力要求在招工的时候,第一句话就是某某文化程度以上优先,按理来说,满足这个文化程度应该就是优先入职了,但实际上还是要面临更多的竞争,才能到面试。
当下社会最不缺的就是大学生,考研、考编、公考,这几条路几乎成为了大学生在找工作过程中都要一试的路。虽然这些路看上去要面临各种考试,但很可能在今后的路上比找工作容易多了。工作岗位的提供量小于劳动力总量,那对于大学毕业生只有两条路:向上兼容,继续读研读博,考专业资质的考试。向下兼容,找高中生、职高生就能干的工作。
所以仍在坚持考研的同学们,继续奋斗下去吧!如果想要看到更高处的风景,想要提升自己的价值,必先越过重重阻碍,每一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那段时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却得不到结果的日子,我们把它叫做扎根。
现在的硕士研究生真的满大街都是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可以看一下2016年~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与录取人数:
可以看到2017年报名人数首次突破200万大关,2020年首次突破300万大关,考研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虽然录取人数也相应有所增加,但总的来说报录比控制在3左右,也就是说3个人中只有1个人能最终顺利上岸。
从这一点来看,硕士研究生考试作为一门选拔性考试,还是很残酷的,不是你想考就能考上的,更别提硕士学历烂大街了,只能说整体基数在上升,但你毕业之后的主要竞争对象是你的同届学生(特别是现在很多单位要求应届毕业生),你的同届中研究生/本科生的比例虽有上升但并没有高到很离谱的程度。
可还是有很多人说,我的周围都是研究生,我的同事有好多研究生。
那是因为,圈子决定了你的看法。你想,你本来就是一个研究生,那你的同学,你的朋友肯定研究生的比例也会攀升。你都是一个研究生了,自然不会去找本科生的工作,那么你的同事自然也就会有很多研究生。
这种情况下让你觉得周围都是研究生,甚至觉得路上随便抓一个成年精壮男子都觉得是一个研究生。也就是所谓的“孕妇效应”。(就是当人怀孕了就更容易发现孕妇。用来形容人们容易把自己的关注点投射在外界,以寻找更多案例来证实内心想法的情况。)
因此,从总体上来看,拥有硕士学历的人数的确在逐年增长,但放眼全国,这个比例依旧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