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砚秋与昆曲
程砚秋先生的昆曲,主要是学自乔慧兰、梅兰芳和曹心泉等诸先生,与俞振飞合作后,也常与俞先生探讨、请教。刘迎秋老师对我讲,有一次程先生和他谈到,学艺之初罗瘿公先生总要求他在昆曲上面多下些功夫。程先生说,罗老师对昆曲情有独钟,特别重视。他非常郑重的对刘老师说:“你知道吗?民初北平昆曲之所以能够重新兴盛起来,这还真的仰仗了罗先生之功呢。”程先生接着讲到,民初北平昆曲之所以复兴,主要是名士大力提倡的结果。其中尤以罗瘿公先生创办的“赏音会”影响最大。这个“赏音会”,活动地点在宣武门外的江西会馆。每星期四和星期日为活动日,当时的文人雅士多踊跃参加,一时间丝竹悠扬、清音袅袅。罗先生为了扩大昆曲的影响,颇煞费苦心。当时袁世凯之子袁克文,外号“袁二皇子”,对昆曲颇有研究,于是罗先生百般邀请,将袁克文罗致到“赏音会”来以壯声势,一时传为佳话。

除了乔慧兰和梅兰芳两位先生外,程先生在昆曲和音韵学方面,也得曹心泉和锡子刚两位老先生的颇多助益。曹先生是北方昆曲及音韵学方面的耆宿,是公认的昆曲及音韵学大家。程先生对曹心泉先生的学识钦佩有加,他那时所排演的剧目,在音韵学方面,几乎都请曹先生订正。1931年12月,程先生更是提议,聘请曹心泉先生中华戏曲学校“国剧系主任”。程先生在欢迎曹先生的大会上说“曹君为中国戏剧音乐界耆宿,海内共仰。此次热心艺术主持该系,实为我国国剧之幸。”此外,程先生的南弦子琴师锡子刚先生对音韵学也有很深造诣,内外行无不钦佩。程先生的首任琴师胡(穆)铁芬也是锡子刚推荐给程的,胡铁芬一直对锡子刚执弟子礼,毕恭毕敬。
我在前边谈李世济老师改革的文章里,列举了程先生字音字韵的例子,比如【亡蜀鉴】里的流水:蒋舒归降做马牛的“牛”字,程先生最早唱“you”(油的音)。听说有人提出质疑,认为王吟秋、李蔷华、章遏云等程二代都不唱“you”的音,怀疑我这样说毫无根据,而且这样写有拔高所提的程派传人之意。


我想说你不知道的事情多了去了。首先,程二代弟子不这么唱,不代表程先生也没这么唱过,没有哪位程二代敢说自己对程先生所有的戏都了如指掌。第二,刘迎秋老师不需我拔高,他不属于专业演员,而是国企员工,不存在与专业演员一样的名利之争。且刘老师也不用我拔高,他怎么着也是程先生收的入室弟子,自三九年拜师至四五年外出工作,在北平向程先生问艺达六年之久,见过真佛,对程派有发言权。第三,刘迎秋老师包括李丹林先生,都是性格恬淡、与世无争的性格,基本都是退隐状态,你听说过两位和其他二代传人争过名、夺过利吗?有一次,程二代某两位老先生因为谁是师兄发生争论,找刘迎秋老师确认,刘老师忙不迭的表示,我就是一玩票的,你们专业的事情我不清楚,我也不参与你们的争论。这就是刘老师的态度——我就是一票友,没什么可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