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杂谈】“蒸汽压路机”血战“钢铁战车”(下)

2023-09-02 18:40 作者:阿楠含泪下饭  | 我要投稿

紧接上回,一战中俄罗斯的战略任务其实主要是击败南方的奥匈帝国、拖住德意志帝国,阻止其向西急速击败法国。不仅以碾压姿态打穿了奥匈帝国,还多次逼迫德国调兵西援来解决迫在眉睫的威胁,从结果来看,俄罗斯的表现无疑是超越了英法对其的预期。

1914年【坦能堡战役】

西线施里芬计划正按照原本规划好的情况推进着,但德国人突然发现,战前假设俄国人的动员需要六个星期,但现实中这个时间被缩短到了六天,这意味着德国不得不将西线的一些部队调往东线去阻止俄国人威胁自己的本土。

在东普鲁士,由于德国人天才般的战术设计和俄罗斯军官内部的政治斗争,导致俄国第二集团军全灭的结局发生了,第二集团军总司令萨姆索诺夫兵败自杀。德国以两万人伤亡的代价,换取了俄国十三万伤亡和十四万被俘的一次沉重惨败。

然而,正因如此,西线逼近巴黎的德军也因兵力不足,再也无法完成其既定的计划了,马恩河会战保住了法国,更是保住了整个协约国。德国人也陷入了其最不愿意见到的双线作战泥潭之中。

1915年【遭遇重挫】

俄军进军奥匈,企图先击溃奥匈帝国来减轻作战压力,然而在喀尔巴阡战役中被火炮装备更为充足的德奥联军击败重创,没能达成其战略目的。

随后德军将重心转向东线,发动了马肯森攻势。在这一年中,俄罗斯失去了约300英里的纵深土地,两百万人伤亡和一百余万人被俘,华沙等重要城市失守,奥匈也夺回了战争中所有丢失的领土。

1916年【布鲁西洛夫攻势】

法国与德国在这年展开了凡尔登战役,为了帮助法国缓解迫在眉睫的压力,俄国被要求发动进攻来牵制德国。

这年夏季,西南方面军的布鲁西洛夫上将发动了布鲁西洛夫攻势,在480公里长的战线上,没有决定性人数优势的俄军向着拥有更加精良武器装备的德奥联军展开攻势,这场战役歼灭了德奥联军100万人,收复了三万八千平方公里的土地,几乎彻底摧毁了奥匈帝国的抵抗力量,也逼迫德国人放弃继续向凡尔登绞肉机中填入更多兵力,不得不将预备队投向东方来防止被俄罗斯碾碎。

在高加索,俄罗斯还重创了奥斯曼帝国,打得奥斯曼帝国几乎失去了防守东安纳托利亚的能力。

俄军在奥斯曼发动的攻势(图片来自于知乎)

1917年【涅槃】

连年的大战和国内经济的崩溃彻底点燃了俄国内部的矛盾火药桶,德军和奥斯曼的进攻也接连捅穿了俄国的防线,国内革命一触即发。

二月革命推翻了帝俄政权,十月革命又战胜了临时政府,苏俄与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利托夫斯克合约》,以惨痛代价退出了一战。

第一个红色政权在欧洲的东方被建立起来,接下来,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杂谈】“蒸汽压路机”血战“钢铁战车”(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