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研究笔记21 | 卢西安弗洛伊德为什么临摹夏尔丹?

2023-09-07 20:37 作者:死亡博物馆  | 我要投稿

    这篇笔记主要是思考一下卢西安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临摹夏尔丹。还有几张这个时期的蚀刻版画,这个时期产量的确不高,也许他在思考,或者身体出了什么问题,没有确凿的资料显示,卢西安的产量突然下降的原因。2005年他得了一场大病。

     1999年,卢西安·弗洛伊德以夏尔丹的《年轻女教师》为蓝本作了若干副蚀刻画 这是我们能看到的唯一一次“临摹”的形式作画,也许是他感受到礼某种想通的东西,卢西安在画画的时候会进入的很深,甚至要自己成为模特本人,只是马丁在做模特的时候感受到的。

    卢西安弗洛伊德对盖福特讲,“一个不好的画家画出来的肖像画都像自画像,而他们真正的自画像却又不像他们自己,因为他们特别地美化自己。但与此相反,夏尔丹的彩色蜡笔自画像——此画看起来非常美好——似乎是一个他刚刚见过的人”

——选自《蓝围巾男人》

(这个感觉像培根的描述:希望画看起来刚刚有人走过。——馆长补充)

夏尔丹《年轻女教师》

卢西安弗洛伊德临摹的《年轻女教师》

    夏尔丹自画像也放进来,可以对比看一下,这个时期卢西安的自画像画得少,只有一张蚀刻作品,按照之前的节奏,五年里算少的。没人知道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背景的质量 背景是否有活力对弗洛伊德来说至关重要。这幅画他临摹好几次,或者更确切地说是用不同的方式和媒介来进行新的创作和探索。在那副蚀刻画里,围绕两个人像头部的背景是呈涡旋形的,好像有强力在震动,或者超自然的力量在头部周围移动。

    在画面里将图像与其环境画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肖像画曾经被培根批评为“插图”,但实际事实恰恰是相反的。人们往往在错误地批评别人的时候,自己却陷进自己想批评的那种错误里,培根该对自己的作品变成像“插画”一样负责,至少弗洛伊德认为是这样。

    “在一个单色的背景里,直接把主题放进去,真可以说是一个制作插画的配方。当然,当培根的创作是基于整个画面时,背景给图像增色不少,创作出来的作品很不错。但是,后来他越来越多地把主题直接放进单色的背景里,如直接在深蓝色或绿色的画布上画人或其他图像,而不以任何方式将图像连接起来,当然,结果就是作品像插图了。”

——选自《蓝色围巾男人》

这个时期其他版画作品:



研究笔记21 | 卢西安弗洛伊德为什么临摹夏尔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