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短视频里的“制片意识”

2023-01-19 14:17 作者:飞行员舒克的编剧  | 我要投稿

写于2022年2月4号深圳,作者丁雪老师。 时隔两个月以后,我又回来了,最近拍片子呢,人太忙了,也不在深圳,则刚好避开了封城;自然而然的,也少了一些关于疫情期间的亲身体验,但疫情期间的创作也如同一个又一个短视频项目里的展开工作一般,我们可以少了那些在一线阵地上充当一个制作人的角色儿,却绝不能没有了一个关于“创作的经济来源”或是“处于经济社会下的项目动作能力”,也就是说: ——谁来主导它们的实际问题。 这个大的团队之中,谁说了算。 那么,它的战略规划是什么。 第一步应该怎么走。 第二步的流量变现是什么。 只有当我们通通想清楚了这些实际上的项目需求时,才能把握得住一个所谓之短视频或新媒体的网红风口也。 而制片人的身份呢,它们更多体现在一个又一个剧组中,可能并不会涉及到具体的艺术创作层面上,也可能不会成为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与创作者,但却应该是一个具有一定的艺术素养及商业头脑的管理者,一方面,他们必须与市场需求相同步,找那些剧组或制作公司、团队生产一部又一部具有经济效益的片子;另一方面,他们仍然是为创作者团队进行保驾护航的惟一人儿。 至于说,为什么创作者中的领头羊是导演,而导演总是要拜托他们的制片人来处理除去创作以外的几乎所有工作…… 首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基于导演中心制的国情之下,导演是一个剧组的头儿,在艺术创作这个领域上,连制片人都应该听从他们的工作安排,所以,我们可以看见一些片子里,大导演的妻子要么就是制片,要么就是监制,说白了,他们只需要一个更了解自己的人儿帮忙管钱儿; 其次,既然制片人的身份与一个片子的预算成本相关,那么,他们就有权力否定或决定相关事务,尤其是那些铺张浪费或不合时宜的制作要求,比如说,添置没必要的大型摄影机,否决了一个可能会增加整个片子几倍预算的实景拍摄计划,等等; 最后,实话实说,短视频或线上流媒体的创作模式中,也是导演中心制的,更多的是自编自导甚至是自演的角色身份,所以,当我们必须进入到这个游戏中,除开创作者的身份以外,依然可以先尝试性的考虑做一个“制片人”,等等。 当然,前期得有钱,也可以是又有权又有钱…… 在这个游戏里的制片人吧,除开要知道自己日常拍片子要花多少钱以外,还需清楚一个流量变现模式以后的挣钱法子。 重中之重的是,我们的盈利渠道在哪里? 它们到底是短期的,还是长期有效的? 是靠广告商挣钱? 是建立在自己公司的原有业务基础上? 还是通过它来开发一些新的业务方向? 之后又要配置多少的行业资源入内? 纯网红的模式会不会更好? 纯直播带货的样儿会不会竞争最为激烈? 我的主演们到底会不会有观众缘? 假如可以有一个从头再来的珍稀机会,我们仍然会选择在这一条内容、业务的赛道上奔跑吗? 问题有很多。 有的可能是我自己这辈子都没办法解决掉它们的。 但是,如果你们仍然需要我们来给一个准确无误的答案的话,它就会是: 首先,我们能一次性且不撤回的情况下,投多少钱干这个项目,总花销成本呢; 其次,我们能招到多少人的团队规模(有时也和公司规模、个人口碑甚至地方远近有关系等),至少在3到6个月的团队开销会有多少,除此以外,它们还有什么隐性花销的地方,等等; 最后,如何变现?诸如半年以前成名的那批网红、主播们挣到了多少,按我们现在的大概估算下,能不能接受这种事实,有多少是自己无能为力的,又有多少是别人天赋异禀或者带资进组的。

短视频里的“制片意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