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苦难虽不值得歌颂,但我偏要为自己歌唱——《活着》就是一切

2023-08-04 23:16 作者:遥的Free  | 我要投稿

读小说让我泣不成声,还是头一回。

“她的手在我脸上一摸,我再也不愿意送她回到那户人家去了,背起凤霞就往回走。凤霞的小胳膊勾住我的脖子,走了一段她突然紧紧抱住了我,她知道我是带她回家了。” 

“就是全家都饿死,也不送凤霞回去。”

当福贵下定决心把凤霞背回来,当时的细节、当时的心情、当时的环境,令我潸然泪下。一家人,只有一家人才是从战场回来的理由。

当家珍生完友庆回到村子,回到福贵身边的那一刻,我落泪了;当家珍得了佝偻病,不想成为累赘,却无法下床时,问福贵:“我会拖累你们吗?”顷刻,我像一个小孩子爆哭。

母亲,至少说中国的母亲,那个年代的母亲,乡土中国的母亲,是朴素的,是应该受人尊敬的。虽然客观上仍存在三纲,存在压迫,但“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人的幸福要等到最后,在他生前和葬礼前,无人有权说他幸福。”在我们旁观者看来,家珍是遭受了难以承受的苦难。我们为之动容,似乎有着怜悯,但家珍在最后时刻说:“这辈子也快过完了,你对我这么好,我也心满意足,我为你生了一双儿女,也算是报答你了,下辈子我们还要在一起过。”

余华老师通过《活着》描绘了徐福贵及其一生的人和事,让我慨叹。

徐福贵没有死,但他的亲人,他的家人先离他远去。为什么?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土地改革,到1958年,1966年,再到包干到户,时代给我们打上了标签,忽视了我们作为人本身而有的品格。“龙二”是千百年来的地主,一夜之间被枪毙,所谓替福贵去死。只是一夜之间,只是所谓有因必有果,只是所谓阴差阳错。春生从一名士兵变为县长一夜之间又成为所谓走资派。有庆仅仅因为那是校长的妻子而义无反顾似的献血,他不知道医院的人在吸血,不知道社会给他们上了枷锁,他什么都不知道,只知道因为他是校长,自己是学生。凤霞在二喜对医生明确说保大的情况下,仍然去世。一生沉默的凤霞在最后“呐喊”了出来,一生偏头的二喜在最后也“呐喊”了出来。这似乎是对那个社会的控诉,也是在提醒自己的亲人“活着”。友庆凤霞二喜是在外界不可控的情况下死去。而家珍和福贵更多地强调了自己内心的“活着”与“死去” ,似乎再次提醒我们“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因此,我斗胆说:“哪有这么多的阶级斗争?哪有这么多的标签?正是专注于“人”本身才会有如今的中特社,正是关注人本身才会有真正的“活着”。

太阳东升西落,霞光消散,这是自然规律。人从出生到归于尘土,也是人的规律。

我们只是寄居在这一片土地上,活着,活着,活出属于自己的那份生活。维持好自家的那份情。


苦难虽不值得歌颂,但我偏要为自己歌唱——《活着》就是一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