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大饭店老板突然死了,30年的老店正在贱卖……

2023-02-11 15:44 作者:wavefeng  | 我要投稿

过年吃饭,附近几个镇上的大饭店都约不上,所以今年连过年家庭聚餐,都约到了初七之后。

席间,说起来为什么这么火爆?

原来是因为今年少了一家吃饭的重要大酒店。

老板年前突然去世了。家里孩子没能力可能也没意愿接管理大酒店这个班,于是酒店就没经营了,最近正在贱卖。

这大酒店开了有30多年了,在当地已经是空气和水般的存在了。有啥红白喜事的,过年聚餐啥的,附近村民都会先想到它。

大家聊起它的贱卖,以及前路未卜,就一阵唏嘘。

这让我想到财富传承的话题。

咱普通人,小老百姓,虽然没多少真正意义上的资产,但是大家,确实都本能是想要传承的。

比如大城市家庭,喜欢追逐的学区房。

我见过、知道很多人,全家4、5口人,挤在转不过身的几十平学区房,为了孩子有个好学校读书。

其实,同样财力,同一座城市,他们完全可以过更舒适的生活。落地窗、大阳台、衣帽间、主卧的独立卫浴等等。

但是,唯独后面这房子,没有学区。

学区房代表什么?

其实正是一种传承。

城市普通小中产,没有什么产业能给予下一代。父母可能都是“小镇做题家”逆袭的。于是,就希望把这个逆袭路径,传承给下一代。每代一小步,继续逆袭。

小镇这里也不一定要是真的乡镇。我们大多数人,从本身所居住的城市向上跃迁,都是这个“小镇做题家”路子。

所以,这也是被大多数人所推崇的路径。因此,学区永远这么卷。

虽然向上再跃迁一步难过一步,好歹求个不跌落。用两代三代人的“蜗居”,几十年的隐忍,去换取不跌落。

性价比,确实是低了点。

没产业的小中产,不好传承。那有点小产业小资产的,就好传承吗?

一样很难。

大产业,可能愁的是,家里孩子多争产。而小产业,愁的是孩子不愿意接手了。

率哥他们村、周围村,这些年听到厂子关了、生意停了的,多得是。

生意都是父辈改革开放初白手起家干起来的。现在外面有了销售,然后反乡办厂,很多都是这个路径。

如今,生意虽然不那么好做了,但是完全没到不能造血的地步。然而,孩子不愿意干了,老子年纪大了,只能关停了。

说是小作坊、小生意,其实利益少的也有百来万的。小几百万的更是比比皆是。孩子如果能经营下去,还是不错的。

但是,孩子大多养尊处优惯了,没吃过苦,搞不来。

再有的,很多是只有女儿,没有儿子。而上一代,本身思维里也没有培养女儿继承产业这一条。会默认是女儿就是没人接班。

一些勉强接了班的,也没了上代人的创业精神了。拓展市场的能力,更是没有的。

100万利润变80万,80万变60万。如果不懂得资产合理配置,很快,几年吧,就从小富裕阶层,泯然众人矣……

财富的传承,或者说能力的传承,真的是很难很难的一件事。

那对于一般家庭,到底什么是能传承的?

可能,更多还是精神层面的吧。你的性格喜好,你看重的,你的行为模式,你思考解决问题的路径等等。

这些看似很虚的东西,恰恰是你愿意不愿意,也都会一代代延续的。

孩子会遇到他们自己的问题,他们独一无二的问题,甚至是父母完全不能理解的问题。但是,孩子会用父母影响他们的模式,去探索解决他自己的问题。

几年前,听一位非常成功的连续创业者的演讲。

他说,他在35岁前,对母亲的认知,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妇。所以,他对自己那时候的成就,就非常骄傲,觉得自己是白手起家,这些成就都完全来自于自己的能力。

而直到40岁后,虽然收获了更多成功更大的名利,但是他逐渐发现,他的一切,都是母亲给他的。

就是这位看似普普通通、贫穷又没有文化的农妇,在他小时候某些事情上的判断,让他日后在重要岔路口,做了某个导向成功的选择。

也是这位农妇性格行为模式的传承,让他在一个又一个看似不能克服的难关,绝地反击,成功突围。

所有的一切,一环一环向上追溯,都是母亲给的。

成长路上,比学区房重要的东西,也许有很多,只是大多数人通常视而不见。


大饭店老板突然死了,30年的老店正在贱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