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文游天下(420)阴山岩画

2022-06-24 07:17 作者:乐山乐水481  | 我要投稿

文游天下(420)

阴山岩画

文/石岩磊


      郦道元是我国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在其所著的《水经注》中有如下描述:“山石之上,自然有文,尽若虎马之状,粲然成著,类似图焉,故亦谓之画石山也。”郦道元所说的正是阴山岩画,其是古人雕凿在岩石上的图案,然而它在后来的几个世纪里始终默默无闻鲜为人知,直到1976之后才被大规模勘察出来。


      经过几十年的搜寻,科研工作者共发现了5万余幅阴山岩画,它们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下辖的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以及磴口县境内,涵盖了东西340公里、南北100多公里的巨大范围。时间跨度更是始自3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一直延续到清朝末期。无论从规模、范围上,还是在数量、题材方面,阴山岩画都位居我国同类文物之首。


      阴山岩画的内容十分丰富,既有飞禽走兽,也有占卜狩猎,还有战争舞蹈,甚至有男女媾和的图像,全面反映了我国北方古代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场景。其中85%的为动物造型,囊括了北山羊、盘羊、骆驼、麋鹿、虎、狼等40多类野兽,它们大多造型简练古朴,只有廖廖数笔的勾勒,也有刻画细腻的画面,五虎图就是典型的代表。


      它雕刻在一块长5米、高1.5米的大石头之上,既有成虎,也有幼崽, 它们或温顺乖巧地静卧,似是在打盹小憩,或威风凛凛地直立,如要扑食捕猎。简洁流畅的线条将百兽之王刻画得栩栩如生,完全可以与现代画品媲美。五虎图反映出我国古代先民对兽王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说明当年这里有众多的猛兽出没,不似现在被列为珍稀保护动物,圈养在笼子里。


      囿于远古先民对大自然有限的认知,他们无法解释许多奇异现象,于是产生了图腾信仰,“双神图”就是表达这种神灵崇拜的典型画作。它悬于十米高的崖壁上,由两个人面图形组成,左边的为巨目长脸形状,右侧的是圆眼硕耳造型。专家推测它们是太阳神和月亮神的化身,也有人认为其代表着阴阳。我总觉得这幅画有些魔幻色彩,好似外星人一般,或许它还包含着特殊的宇宙密码。不止于此,学者对很多阴山岩画的寓意存在分歧,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或许正是这些无解的谜团使得阴山岩画独具魅力,所以不断有像郦道元那样的专家学者深入群山之中开展科考工作,也有普通游客到阴山腹地探宝,寻寻觅觅中想斩获意外惊喜。虽说人们大多无功而返,但在跋山涉水的旅途中,饱览了巅峰沟谷里的无限风光,都倍感不虚此行,也愈加对古代先民的“涂鸦”创作由衷的敬佩。阴山岩画是亘古天书、百里画廊,更是取之不尽的文化宝库,等待着您去破译那些未解之谜。


      2022.6.24


文游天下(420)阴山岩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