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处开弓的背后,汉帝国人民付出了什么代价? 【大汉崛起·代价】

开宗明义,视频里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古代王朝没有所谓的中产阶级,整个王朝的经济基础有且仅有农民,因此在这谈论中产没有任何意义。

你自己看看你引这玩意对吗?我拿这破玩意算了半天上网一搜发现你这他妈是语音识别的。
贴一下原文
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除十一之税十五石,余百三十五石。食,人月一石半,五人终岁为粟九十石,余有四十五石。石三十,为钱千三百五十,除社闾尝新、春秋之祠,用钱三百,余千五十。衣,人率用钱三百,五人终岁用千五百,不足四百五十。不幸疾病死丧之费,及上赋敛,又未与此。
简单计算一下,古代通用的一石是120斤,60kg。一亩约为465平方米(下同),比今天的市亩略小。
每亩年产90kg,以五口之家一百亩为例(下同),年产9000kg,个人所得税10%,共计900kg,吃5400kg,卖2700kg。价格是60kg30钱,合五毛一公斤,余1350钱。过年300钱,衣服1500钱,合计负450钱,婚丧嫁娶另算。
年成对收入影响也很大,上好年成增收四倍,约600石,税60石,过年10石,衣50石,丰年吃好点估计能剩下400石。这里我确实算不出来余四百,只能解释为丰年吃得好花的多。中好年成,下好年成同上。
小饥年收入100石,税10,吃90,没了。中饥税7,余63,只够3.5人吃,起码要饿死一个,大饥交完税只够活一个半,不交只够活1.67个,区别不大。
正常妇女收入。以年织12匹计算,约合4000钱,134石粮食。注意,这笔收入在饥年时几乎没有意义,且这份收入是婆媳两人的收入合计。
以上数据是在整个王朝官不贪民不抢,没有淋尖踢斛没有保护费的前提下,大家都很开心。

因造假币被处死的不下十万人,未定罪而被拷问致死的不能计算,因为类似的事情自首的不下百万人,然而这些还比不上其中的一半。
这里是发了大面额的钱,这种钱使用了和小面额钱一样的材质,人才,真她妈人才。

《爱国商人》
这里是卜式通过孔仅进言请求降低运输船只的税收,汉武帝不悦。
这边打仗那边有人还在狗叫减税,减的还是船算,换我我也不悦。上面已经算过农民的收入情况了,少的可怜,支出都是本地出产的,减船算并不能惠及封建王朝真正的经济基础,只能促进商业发展。

你提中产阶级我都觉得好笑.jpg
这里中产阶级应该是指的军队中下层武官,这帮人是砍人头砍上来的哪来的钱。

戚继光:我不是,我没有
戚家军,又称义乌兵、浙军,明朝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成军于浙江义乌,总兵力四千人,主力是义乌的农民和矿工。
明嘉靖年间,倭患肆虐,参将戚继光奉命抗倭,为提高部队素质,先后几次到义乌招募数批农民入伍,组建一支新军。这支军队经过严格训练,成为战斗力很强的精锐部队,开赴抗倭前线。由于这支队伍勇猛善战,威震敌胆,屡立战功,在平倭斗争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建立了伟大的功绩,被誉为“戚家军”。
这帮人战斗力强是因为当地宗族势力盘根错节,下属的工人有组织性而且下手狠,有械斗经验,都见过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