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马克思主义思想辞典 E经济主义

2023-01-28 23:02 作者:宇文红星  | 我要投稿

经济主义(economism)

  这是列宁在1899年的几篇文章中提出的概念(“俄国社会民主党中的倒退倾向”,《论Proqession deroi 》——均载《列宁全集》第4卷);这些文章批判了俄国社会民主党运动中的某些集团把政治斗争同经济斗争割裂开来、并倾全力于经济斗争。列宁把这种态度同“伯恩施坦思想”联系起来(参看

伯恩施坦

条目)。列宁写道:“如果把经济斗争当作某种独立的东西来看待,那它就毫无社会主义气味”(见《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4卷,第279页)。在较后的一篇文章(1901年)中,列宁把经济主义定义为社会民主党运动中的一种分裂倾向,认为它具有下列特征: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贬低社会生活中的意识因素;力图限制政治鼓动和政治斗争;不懂得需要“建立一个强大的集中的革命者组织”。他的1902年的小册子《怎么办》?就主要是针对经济主义的,区分了工联主义的政治和社会民主党的政治,并谴责了“对自发性的崇拜”(即谴责了把趋向社会主义的自发运动看作是经济发展的结果的观念)。   可见,列宁主要是从实际政治背景出发来使用这一术语的。这一术语只在列宁关于需要建立一个集中的和有纪律的政党来向工人阶级灌输发达阶级意识这一比较广泛的思想框架中占有一席之地(参看

列宁主义

条目)。但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形式,经济主义也具有理论含义,这种马克思主义强调(从其批判者的观点来看,是过分强调)经济基础决定着整个社会生活(参看

基础和上层建筑

条目),而且一般说来,坚持马克思理论的决定论。葛兰西(见“参考书目”1第2部分第1节)是从其政治表现形式来着手探讨经济主义的——把经济主义等同于工联主义、放任的自由主义和各种其它形式的“选举弃权主义”,这一切都表明在某种程度上反对政治行动和反对政党。然而,葛兰西接着又把经济主义同社会科学中的特定理论倾向联系起来,这种理论倾向就是“坚信存在着在性质上类似自然规律的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相信类似宗教的先定的目的论。”   在最近的辩论中,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参看

结构主义

条目)在驳斥基础——上层建筑模式和目的论的过程中,对经济主义一直采取极其严厉的批判态度,虽然批判得很不恰当。普兰查斯在其对共产国际关于法西斯主义的政策的研究(1974年)中,断言这种政策是建立在特殊形式的经济主义基础之上的。他的这种经济主义把帝国主义归结为一种纯经济现象(直线经济演变的过程),用经济落后来解释意大利的法西斯主义,但却没有解释业已高度工业化、经济发达的德国为什么也出现了法西斯主义。就其各种意义而言,经济主义以及对它的批判,提出了一些根本性的问题(这些问题也以其它方式提了出来)。经济(以及技术)的发展在马克思的历史学说(参看

历史唯物主义

条目)中的确切作用是什么?特别是,针对作为人的能动作用表现出来的意识形态、阶级意识和政治行动的(相对)独立的影响而言,上述发展究竟有多大的分量? (TBB)

参考书目

① 安东尼奥·葛兰西:《经济主义的某些理论和实践的特征》,载《狱中札记》第2部分,(1929—1935),1971年英文版。 ② 弗·伊·列宁:《怎么办?》载《列宁选集》第1卷,第220—389页。

马克思主义思想辞典 E经济主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