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弗拉迪米尔•马拉霍夫(Vladimir Malakhov)

2021-06-30 22:06 作者:江苏正一  | 我要投稿



1968年1月7日,出生乌克兰的克里沃罗格(Krivoy Rog)市,4岁时开始练习交际舞;6岁便开始于当地的芭蕾舞学校学习舞蹈,第一位导师是泰西娅•帕希娜Taisiya Parshina,她是克里沃罗格市 “文化之家”芭蕾舞工作室的负责人。所以她想让自己童年的梦想成真。他也没有让她失望,因为他真的很喜欢学习,因为所有的课程都以一种好玩的方式进行。

当他十岁的时候,问题出现了:下一步该做什么。舞蹈工作室的老师说,这个男孩必须被让专业人士来教,因为他有天赋,他必须接受良好的教育。所以,马拉霍夫最终来到了莫斯科,10岁便考入大剧院芭蕾舞学校(Bolshoi Ballet School),彼得•彼斯托夫(Peter Pestov),在求学的路上,相对来讲马拉霍夫可以说是一片坦途的,他的恩师彼斯托夫在采访里提到第一次见到马拉霍夫的场景:"那天,来了一个为芭蕾而生的孩子……"小时候练功的他,完美的身材比例发及突出的柔韧。对于儿时的他来说,被学校录取并不是太难的事情,真正的困难是在生活上。并不太理想的生活条件和经济状况,是他儿时记忆中的最大阴影。

一开始很困难,因为在妈妈的照顾下,他不得不开始独立的生活:照顾自己,学习自己的功课。但是寄宿在学校没有了父母照顾,他仍然是孤独的,这位未来的舞蹈家写了一些可怜的信回家,以便他的母亲尽快来。她来了,使他平静下来,在一段时间里,他可以平静地学习了。一年过去了,马拉霍夫适应了,开始在首都过正常的生活。此外,对舞蹈的热爱帮助克服了困难。

多年后,面对镜头他坦言道:"若是自己的孩子,他绝不舍得这样做——送自己的孩子到大剧院芭蕾舞学校"。这是他母亲未实现的梦想。她从事各种艺术:艺术体操、交谊舞和民间舞蹈、弹钢琴。芭蕾是她未实现的梦想。她说她生下的第一个孩子将是一名舞者。

当然,他同样承认,如果不是当时妈妈能下那样的决心,他也不会是现在的他。其实,妈妈不是舍不得,只是妈妈做到了将自己的眼泪藏起来。(有次接受德国采访的时候马拉霍夫的妈妈说起过,当送儿子进了舞蹈学校之后,她也曾问过自己"我这是在干什么,天啊,对他是不是太残酷了?")所以,他那句话中,也多少包含了对母亲的敬佩和骄傲,因为那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能做到的。由于乌俄关系从来微妙复杂,哪怕是80年代,他在莫斯科求学,都要比其他同学多付学费。"妈妈把她挣到所有钱都用在了我身上,在莫斯科,她没有给自己买过任何东西,现在想来,我为她感到骄傲" 。而当毕业来临的时候,"不是俄罗斯人"的他,成为了他更大的阻碍。前大剧院首席,后成为马拉霍夫老师的索非亚•戈洛夫金娜(Sofia Golovkina),曾对美国媒体说:"因为我们团里的某些人,所以他明白,即使他留在团里,也没有什么属于他的机会,因此他做了正确的选择:离开。"这里所说的团里的某些人,暗指大剧院的团长尤里•尼科拉维奇•格里戈罗维奇(Yuri Nikolaievich Grigorovich)。

1986年,马拉霍夫毕业,不得不考虑去哪里工作。作为最有才华的学生之一,他希望能进入莫斯科大剧院,但他被拒绝了,因为他没有莫斯科居留许可。直到现在马拉霍夫还不知道真正的原因是什么,还是只是一个借口。然而,他没有被冒犯,因为不知道如果他进了莫斯科大剧院会发生什么。



马拉霍夫回忆道,即将毕业之前,他做梦都想得到进入大剧院的机会,可是格里戈罗维奇却跟他说,因为他不是俄罗斯人,所以上面不同意他进入大剧院。马拉霍夫为了证明自己,参加了一系列芭蕾界的重要国际比赛,如1980年获瓦尔纳国际芭蕾舞比赛,得了一个少年组的铜奖,换来了格里戈罗维奇的一句话:"嗯……我还要考虑考虑",之后又在莫斯科国际芭蕾舞比赛等多个国际比赛奖项。1986年在巴黎举办的"谢尔盖•里法国际芭蕾舞大赛"上获得金奖。让所有人都注意到了他。这时格里戈罗维奇好似赏赐一般的对他说:"现在,你可以到大剧院来跳舞了"——而马拉霍夫却扔给了他一句话:"你这话说的,太迟了" 。于是,1986年毕业后,便加入莫斯科古典芭蕾舞团(Moscow Classical Ballet),成为舞团里最年轻的首席舞者。他的同事们甚至不羡慕他”——作为一名有技巧的舞者。1987-992年与瑙姆•阿扎琳(Naum Azarin)老师一起表演。演出的剧目有:《天鹅湖》中的齐格弗里德,《吉赛尔》中的阿尔伯特,《堂•吉诃德》中的巴兹尔,《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默丘西奥。

在皮埃尔•拉科特(Pierre Lacotte)复排菲利波•塔廖尼(Filippo Taglioni)版本的芭蕾舞剧《娜塔莉,或瑞士挤奶女工》(Nathalie ou La Laitière suisse)中饰演奥斯瓦尔德一角。

90年代,芭蕾舞团出国演出,这种到西欧或北美带有交流性质的演出一向是前苏联最敏感的活动,因为太多的演员,太多的大师,都是在这些演出中一去不复返。出国之前,马拉霍夫也动了离开的念头,但当时苏联刚刚解体,谁又知道之后的局势会怎样?20岁前几乎没有接触过外语课,外面的世界什么样,前苏联不想让他们知道。

马拉霍夫在临走之前给妈妈打了一个电话问她:"如果我这次走了以后再也不回来了,你会怎么办?"电话那头,他听到妈妈说"你应该去追逐你的梦想。"演出任务紧张,没法回家,只有电话,所以马拉霍夫能听到的,只有妈妈的一句话,自然他照着这句话去做了,就像儿时一样。谁都不知道,说这句话的时候,妈妈是个什么表情什么心情,马拉霍夫看不到妈妈转身后的眼泪,就像儿时一样。终于在1991年,随团在洛杉矶巡演时,他滞留美国。

因为他决定在国外展示他的作品。那时他已经对自己和自己的能力有了信心。外国经理人立刻欣赏了这位艺术家的真正价值:他同时与不同的芭蕾舞团签订了几份合同。正如马拉霍夫自己回忆的那样,他绝对没有什么可失去的,所以离开旧的生活方式,常规的生活方式和已经成为莫斯科古典芭蕾舞团的舞者,一点也不可怕。这并不容易:不断的巡演行,航班,新合同。

可以直言不讳地说,如果他没有出走西欧北美,如果他没有这么巡演世界各地,他不会有现在的成就,不论是名气还是自身的内涵。斯图加特芭蕾舞团前总监玛西娅•海德(Marcia Haydee)的说道:"第一次看到马拉霍夫的时候,他还是个腼腆的大男孩,但前途无量。所以我们签下了他。"而且,斯图加特芭蕾舞团悲剧版的《天鹅湖》成全了马拉霍夫对王子人物的刻画,这是大剧院因为种种原因而绝对不会有的。人们对他刻画的王子形容道:他的芭蕾舞表演跳跃如鲁道夫•努里耶夫(Rudolf  Nureyev)(编导大师),肢体如迪特里希•菲舍尔-狄斯考(Dietrich Fischer-Dieskau)(德国着名男中音歌手),感觉如玛利亚.卡拉斯(Maria Callas)(着名歌剧女高音歌唱家),影响如瓦斯拉夫•尼金斯基(Vaslav Nijinsky)(芭蕾舞表演、编导大师)。"可当人们把这些大师们的优点都集中到一个人身上的时候,马拉霍夫本人却说:"我就是马拉霍夫,我不是谁的第二版。"做出这样的回应,并非他故作谦虚或是做个姿态而已,我想,这应该是他的真心话,他曾对比较熟识的记者抱怨过,以上的那些比喻是他的包袱,因为,当他的每一个特点特别是每一个优点,都被人冠以"如同谁谁"的时候,那也就是他迷失自己的时候。

1992年,加入奥地利维也纳国家歌剧院芭蕾舞团(Vienna State Opera Ballet)并成为奥地利公民;1994年加入加拿大国家芭蕾舞团(National Ballet of Canada);1995年春天,加入美国芭蕾舞剧院(American Ballet Theatre)成为首席舞者,并创作两个舞蹈 《Remanso》及《无言》(《Without Word》)。

1992-1994年,连续三年当选日本的《舞蹈杂志》(《Dance Magazine》)最佳男舞者。

2002年,被柏林国家歌剧院芭蕾舞团(Berlin Staatsoper Ballet)邀请为该团艺术总监及首席舞者。他这里从头开始。这是马拉霍夫一生中又一个艰难而又富有成果的时期。他彻底重组了芭蕾舞团,必须提高芭蕾舞团的水平,创作一些剧目。尤其是2004年有三芭蕾舞团合并成为柏林国家芭蕾舞团的艺术总监时,这增加了忧虑,一切都得从头开始。这需要吸引观众回来,创作剧目,寻找舞者。这非常困难。上座率很难低,这真的让马拉霍夫很伤心!他做了"马拉霍夫和朋友们"节目,邀请明星,表演新的实验芭蕾。因为每个剧院都有必要要自己的保留剧目,创作了一些经典的保留剧目。在过去的5年里,芭蕾舞团直处于最佳状态,大厅里座无虚席,重新燃起了人们对芭蕾舞的浓厚兴趣。在世界各国进行巡演,并到过日本和中国。

2014年,柏林国家歌剧院的管理层认为马拉霍夫在艺术总监这个职位太久(已12 年),在德国法律有这样一条规定,舞者工作满14 年后就不能被解雇。当然,如果管理层再给马拉霍夫一份 4 年的艺术总监和舞者的合同,他就会以舞者的身份符合法律,就不会被解雇,然后会一直担任这一职位,直到 65 岁退休,这是主要原因。

同时亦在奥地利、慕尼黑、斯图加特、东京、柏林和美国任客座首席。是目前世界上身价最高的芭蕾男星,与巴尼什尼科夫,努里耶夫两位大师齐名。

2014年,马拉霍夫加入东京芭蕾舞团担任艺术顾问。

多年来的舞台生涯, 他饰演过许多不同的角色: 王子, 诗人, 莫札特, 罗密欧, 哈姆雷特, 亚当, 莎士比亚(Shakespeare)《暴风雨》(Tempest)中的阿里埃尔(Ariel)等等, 多不胜数。

他的家乡乌克兰授予他基辅荣誉公民,同时又授予他舞蹈学校荣誉教授,以此奖励他的舞蹈成就。

所获奖项

1986 年,获得瓦尔纳国际芭蕾舞比赛大奖

1988年,获得莫斯科全苏芭蕾舞演员和编舞比赛一等奖

1989年,获得莫斯科国际芭蕾舞比赛一等奖

1989 年,获得以谢尔盖•利法尔(Serge Lifar)命名的巴黎国际芭蕾舞比赛大奖赛

1990年,获得杰克逊国际芭蕾舞比赛一等奖(美国)

1991年,获得威尼斯艺术节评论奖(意大利)

1995年,获得“古诺•塔纳”(Gino Tani)奖(意大利)

1996 年,获得“波西塔诺舞蹈”(Positano di Danza )奖(意大利)

1997年,获得 “世界第一舞者” 奖(美国)

1997年,获得谢尔盖•佳吉列夫(Sergey Diaghilev)奖(彼尔姆,俄罗斯)

1998年,获得“贝努瓦舞蹈” (Benoit Dance)奖

2002年,获得瓦斯拉夫•尼金斯基奖(摩纳哥,摩纳哥舞蹈论坛)

2004年,获得柏林城市文化奖

 

 

 

 

 

 

 

 

 

 

 


弗拉迪米尔•马拉霍夫(Vladimir Malakhov)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