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鼎咨询:母婴关店潮下,Babycare能否逆势突围?
近年来,随着年轻一代生育观念的转变与三年疫情的冲击,国内新生人口数量急剧下降,奶粉及其他婴童品类市场销量持续下滑,线下不少母婴企业无奈遭遇“闭店潮”,如何解决母婴赛道的业绩增长难题,市场格局扑朔迷离。
事实上,后疫情时代,随着居家经济的持续升温,消费者的购买习惯更多呈现线上化趋势,线下门店的销售情况举步维艰,母婴市场整体萎缩。尼尔森报告显示,2022年母婴线上渠道销售仅减少了0.8%,而线下渠道则减少了6.5%。
母婴行业线下渠道集中度极低,集中度提升空间巨大,未来母婴店或将向服务化、专业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在此趋势下,线下母婴门店的艰辛不言而喻。但令人意外的是,就在6月18日,母婴品牌Babycare在北京开设新门店,达成三年百店成就。同时,Babycare线下零售终端已突破3万个,包括连锁商超、母婴集合店等,深入下沉市场。
据了解,早期Babycare线下布局就是先以产品试水,再以门店覆盖。数据显示,Babycare已连续四年位列天猫618母婴行业店铺销量前列;2022年双11期间,线下销售额同比增长166%。另据尼尔森,截至今年6月,已在线上做到品类头名的Babycare纸尿裤,又冲进线下渠道尿裤品牌Top3。
开店就是要赚钱的,流血狂奔式的烧钱扩张没有意义。值得一提的是,Babycare的逆市扩张是理性的,在疫情三年间,该品牌沉淀出一套可复制的单店盈利模式,其门店具备着更强的增长韧性和抗冲击性。
从整体萎靡的存量市场来看,品牌竞争日益白热化,行业整合成为大势所趋。而对Babycare来说,优胜劣汰的洗牌之下,乾坤未定,未来能否实现逆市突围还很难说。

本文部分数据及观点来源于:蓝鲸财经、第一财经
舒晓飞投顾编号:A1150613120001
以上数据、信息均来源市场公开消息,观点仅供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