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化、生活、我的心灵居所——《向阳素描》简析(动画推荐第二十四期)

作者:Noir
引言
《向阳素描》是芳文社漫改的起点。它是第一部被改编成动画的芳文社漫画,从此以萌系、空气系为标志的芳文社来到了大众面前,直至今日《向阳素描》仍在芳文社的月刊杂志《Manga Time Kirara Carat》上连载,是在Kirara系杂志上连载时间最长的作品。
在《向阳素描》被改编成动画的过程中,演出家尾石达也强烈地表达了个人风格,大量的应用了实拍、色彩静止帧、连续快切等手法。原作的单元剧被打乱重排,原本并无联系的剧情被放在一起,前后呼应;原本连续的剧情被分割开,成了倒叙时的悬念。

空间

《向阳素描》的主舞台是一栋两层六个房间的公寓“向阳庄”,向阳庄的住户们就是《向阳素描》的主角们。主角们一同来到某个人的房间里,围在桌子前,对话便开始了;大多数剧情,都是在这六个房间里发生的。
尾石达也在访谈中提到,当他阅读《向阳素描》漫画时,设想着只在向阳庄的四位女孩之间成立的世界,想要在动画制作中尽量不去描写与四人无关的事物(最初向阳庄只有四名住户,第二年增加到六名)。而在最后的成品动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不少镜头中的前景与背景都被模糊处理,仅用网点勾勒出其轮廓。除此之外,还有被“象征性地表示一下”的路人等等,对于无关紧要的人、物、景的省略与模糊,为的是突出这是一个发生在几个女孩子世界里的故事,营造出一个以这几位主角为中心向外发散的空间。



符号
除了在画面上约束了主角们周围的空间,《向阳素描》也使用了很多符号、记号来指代主角们以及主角们的行动。符号化的表现一方面凸显出了主角们的特征,另一方面也给画面带来了很多趣味。
主角由乃佩戴着两个“X”形的发卡,于是“X”这个标识便成了由乃的代表符号。其余几位主角也有这样的代表符号:宫子因为很喜欢猫,因此便用猫爪来指代宫子;寻因为发型形似章鱼,便用章鱼指代寻;沙英作为唯一的眼镜角色,标志物自然便是眼镜。

这种符号化的风格是新房昭之与尾石达也讨论的产物:新房昭之当时热衷于记号化的使用,而尾石达也当时则是热衷于在动画中加入漫符。
在动画中的应用的一个例子是,在由乃说台词的场合,画面上映出的只有一个“X”,在这基础上,改变“X”的颜色、形状、数量、状态、大小等等来表达由乃的情绪。

这种符号化的表现增添了这部动画的“无机质”感,给人冷酷的印象。这与原作治愈漫画的方向和温度其实是相悖的,再加以动画第一季极低的预算和粗糙的线条,所以在当年播出时,观众对这种制作方向大多持否定态度,认为动画制作方利用符号与实拍偷工减料。但动画第二季在预算充足的情况下,这种风格仍然被保留了下来,第二季第一集投入了大量的作画资源,是“到处都在动”的一集,但也是插入了大量静止帧的一集,按尾石达也的话来说:“这集是对观众的复仇战。”这种高质量作画片段与符号化静止帧交替的形式已经颇有其后《化物语》的影子。
与《化物语》不同的是,《向阳素描》其实并不是一个与这种“前卫”的演出风格相性良好的素材。之所以会诞生出这样的影片,是因为尾石达也第一次在动画制作中拥有了能对影片风格产生影响的话语权,因而在《向阳素描》中投入了自己的野心。无论是播出当时还是十余年后的现在,对于这种尖锐风格的应用都是褒贬不一的,尽管这使得《向阳素描》的动画风格化,却也让人不禁幻想如果普通地制作《向阳素描》的话又将会是一部怎样的作品。但从结果而言,这些新奇而又简单的演出手法拯救了这部预算不足的芳文社第一部漫改作品,其后足足制作了四季动画与十余集ova。


告别
尽管演出家尾石达也退出了第三季《向阳素描×☆☆☆》以及第四季《向阳素描×蜂蜜》的制作,这两季相比起前两季来说也毫不逊色,倒不如说,在观感上更好了。色彩上饱和度更高了,画面上给人的感觉更温暖了,人物更多向阳庄更热闹了,但距离动画完结也更近了……
第四季第六集B part《寻学姐》讲述了即将毕业的寻面对升学志愿表感到迷惘的故事。寻想要去美术大学就读,是想回到她的高中教书,因为这里有向阳庄、有向阳庄的后辈们,她不愿意离开这里,但与此同时,也对自己这种自私的想法感到不安。将自己的意向与吉野屋老师坦白后,吉野屋老师却直白地点明了寻的真实意图,吉野屋老师说道:“明明难得要向未来看了,眼里却只有过去和现在。”最后,寻下定决心,自己仍然要以美术大学作为目标,以成为老师作为目标,但不是为了回到向阳庄,而是为了自己,真正的为了向自己将来的学生传达艺术的魅力:

第四季第七集B part《秘密约会》讲述了由乃与已经毕业、在美术大学上学的有泽学姐约会的故事。两人交谈着各自的近况,当由乃谈到向阳庄的伙伴们时,有泽学姐叮嘱由乃,向阳庄的各位都是很好的朋友,一定要记得常常保持联系,朋友在分别之后想要保持关系,一定是需要积极做出行动的:

第四季第九集《报以微笑》里向阳庄的六名住户和房东一起制作了一份向阳庄版本的大富翁。大富翁上的事件是动画四季以来向阳庄里发生的各种事,其中有六个人一起经历的,也有一年级生不清楚的往事,主角们一起回忆关于向阳庄的往事。宫子最后说道,这份向阳庄的大富翁一定要一直保存下去,由一代又一代的向阳庄住户来续写。
第四季几个单元剧的安排,预示着向阳庄的三年级生即将毕业,向阳庄的日常也将迎来终点,与此同时也在表达要有对“舒适的现在与过去”放手的觉悟和勇气。在戏中,要离开向阳庄的人舍不得向阳庄,但她们必须接受离开,还留在向阳庄的人不舍得离开的人,但她们也必须接受分别;在戏外,观众也对动画完结感到不舍,这些单元剧也是在告诉观众,我们也必须接受结束。分道扬镳之后,也需要做出行动让回忆温存,既要对过分珍惜的事物放手,也要握紧转瞬即逝的曾经。
《向阳素描》动画最终完结的形式是两集ova——毕业篇,讲述了三年级生沙英和寻高考、等成绩以及毕业典礼的故事。即使漫画在这之后,故事仍在继续,但动画就此结束了,以戏内的一二年级生对三年级生的告别,同步戏外观众对动画的告别。几场感情戏,爆发出戏内角色的感情,也爆发出观众的感情,但最终,观众也早已同剧中人一般做好了心理准备,只是以平常心,便接受了这场离别。


生活
尽管本文一直在扯了不少演出、风格之类有的没的,其实《向阳素描》最有魅力的还是它的根本——苍树梅老师的原作。与其他芳文社空气系日常或者废萌不同,《向阳素描》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真实。人物的行为是正常的,事情的发展是合理的,社会的反馈是实际的。
尽管《向阳素描》里的人物大多数时候过着欢快的生活,但实际上各自都在与生活做奋斗。例如沙英违背了父母的意愿,离开家独自一人居住,在山吹高中上学,还兼职网络小说写手,时常要为ddl通宵爆肝,而她的出走却也间接导致她的妹妹只得多多少少被父母的意愿所束缚。以此为代表的各种“现实”的线索比比皆是,并不是多么深刻、多么苦难的事,作品中也并没有将这些事当作主线来处理,只是作为向阳庄生活中各色各样的小插曲夹杂在日常当中。
这就跟现实生活中是一样的,每个人都不见得时常会有持续影响着生活的事情缠身,但也总有或大或小的事情成为生活中的不稳定因素,也或许会有被放置了许久的问题还未和解,也或许会有尚未跟别人提起的、虽然早已习惯但却很私人的事情。我们也正是在各式各样的小线索里过着自己的空气系日常。
再例如,如上文所说,向阳庄这个虚构的场所,会给观众带来温暖与归宿感,但归根结底,它不是让观众沉溺虚构逃避现实的,《向阳素描》教给观众的其中一个道理便是要向着未来迈步,要有对“向阳庄”放手的觉悟。
最终,这种“真实”给《向阳素描》带来的是——向阳庄彷佛是真的可以存在的,里面的故事彷佛是真的可以发生的,从而,观众从中体会到的治愈感是充实的。我觉得这是芳文社治愈系很重要的部分,像是近年的《摇曳露营》,之所以它能从芳文社所属的诸多作品中脱颖而出,也正是因为它有一种真实感——它对于剧中人物距离的把控是很严格的,尽管抚子、志摩凛等等她们之间关系那么好,也不会一见面就一通乱贴。志摩凛始终坚持着大部分时间要独自一人去露营,而抚子也逐渐对这种充满孤独感却又别有一番风味的一人露营产生兴趣。这种真实的要素在一个美化的故事中是十分重要的,正是真实才让人感到充实。

素描




由乃搬入向阳庄第一天,由乃、寻、宫子各自画的兔子。其中印象派的宫子让人印象深刻……


宫子与由乃“以手和自己的脸作为主题”的自由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