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正英雄连2中的几个细节问题02
1,机枪小队的火力太弱了
一般来说1挺重机枪应有至少2名枪手操作,而1个机枪小队中有6名士兵,也就是说1个机枪小组其实可以携带2挺重机枪,职责分配如下:第1、2名机枪手操作第1挺重机枪,第3名士兵担任第1挺机枪保护和观察工作,第4、5名机枪手操作第2挺重机枪,第6名士兵担任第2挺机枪的保护和观察工作。

在绝大多数军队配置中机枪手的职责至关重要,几乎是很多军事行动的核心。在进攻时他可以有效的支援步兵,防守时他可以压制步兵,撤退时他掩护步兵撤离。如果机枪小组“武德”不够充沛是很难担负起责任的

2,zis-3野战炮的性能不佳

01

值得注意的是Zis-3野战炮射速并不慢,远超过75mmPak40和57mmQF6磅,达到了惊人的20分每分钟,爆发射速更是高达25发每分钟!至于“质量一般”也是无稽之谈,这款火炮由约瑟夫斯大林同志亲自拍板决定,就连克虏伯火炮分公司首席工程师都对其赞不绝口,德军士兵更是为其起了一个极富特征的绰号“咻碰炮”即:咻的一声发射炮弹后就能听到碰的一声命中目标的声音,也有配备过多种炮弹,包括榴弹、穿甲弹、燃烧弹、榴霰弹、高爆穿甲弹、高速硬芯穿甲弹、烟雾弹以及化学弹,如此众多的弹药种类岂是QF6磅炮和Pak40等辈可比拟?而穿深的确略逊于pak40型75mm反坦克炮,不过可以换成高爆穿甲弹或者高速硬芯穿甲弹来弥补这个短板。
新增技能:
1,燃烧弹:炮组可以换成燃烧弹,以便清除建筑物内的敌方驻军和步兵集群。具有良好的灼烧和照明效果,也能点燃载具的引擎和发动机使其持续掉血,运输车辆被引燃后会有可能清除内部成员,得以重新占领。
2,榴霰弹:炮组换成榴霰弹,能在预定目标上空爆炸或者击中目标后爆炸,可以对敌方有生力量进行较大的杀伤。在理想状态下榴霰弹会在敌军步兵前方上空数公尺处引爆,像一把超大型霰弹枪把金属弹丸洒在敌人身上。能快速清理掉密集聚集的步兵集群,
3,高爆穿甲弹:加强穿甲后效,************,若炮弹成功击穿装甲后,不再像之前只是砸个洞,里面的炸药还会在坦克内部爆炸,而坦克由于其密封的装甲,使得爆炸时基本不会有能量泄漏,把里面的车组成员关里边炸,以此来希望一炮就击毁敌人坦克和车组成员。同时敌人坦克也会携带大量弹药用于战斗,而这些穿甲榴弹的爆炸,就有可能会让坦克内部的弹药殉爆,直接掀飞敌人整个坦克炮塔。
特点:对坦克造成更大的伤害,有几率清除内部成员,有更少几率造成“弹药殉爆”
4,高速硬芯穿甲弹:具有相当可观的炮口速度和穿透力,能够大幅度提高火炮的穿甲能力,但是面对倾斜装甲跳弹率更高,由于结构问题,穿甲后效较小,不易造成有效杀伤,较轻的弹体质量,使得这种炮弹存能性较差,穿深衰弱更为明显。
5,烟雾弹:火炮命中目标有产生大面积的烟雾,发烟时间短,烟雾保持的时间长,遮蔽敌军的视线,引发混乱,掩护我军行动,弹着点会有小范围的燃烧效果。
6,化学弹:弹药命中目标后,在弹着点爆炸后,使内部的化学毒剂散发到空气中形成有色有毒有害气体,造成空气及地面染毒,以杀伤对方有生力量,迟滞对方战斗行动,具有烟雾弹的具体特征,同时能够清除建筑物内的敌方驻军,对敌方步兵集群有持续掉血的灼烧效果,只有远离烟团后才能停止,敌方载具也会因为毒烟而视野降低。
3,应该将西德的II号L型“山猫”改成更为常见且量产的II号C型,二号L型产量103辆,其他主要生产型号共计约2000余辆,究竟孰轻孰重不言而喻。

装备有20mmKwk30 L/55型坦克炮(弹夹炮),以及MG34同轴机枪,能够轻松压制步兵和载具,难以对中型坦克造成可观的伤害,更是无法伤及重型坦克,二号坦克具有很多升级项目和技能。
升级项:
1,索洛图恩S18-1000型反坦克枪

装备一把20mm半自动反坦克步枪,穿甲能力优秀,在100米距离内,入射角为60°时能保证射穿20毫米的普通装甲,就算距离拉长到500米外时也能射穿16毫米的普通装甲,炮弹与20毫米flak防空炮和20毫米Kwk坦克炮(二号坦克主炮)的弹药通用,虽然威力还无法直接摧毁敌军坦克,但是可以通过攻击主要驱动装置及成员,削弱敌方装甲部队实力。
2,30mmMk.103型航炮

更大口径的弹药,具有初速高,射速快、射程远,威力大等特点,具有非常恐怖骇人的杀伤力和战斗力,也能轻易击穿轻型载具和轻型坦克的装甲,也能通过灵活机动对中型和重型坦克进行骚扰。
3,J型突击坦克底盘

基于II号G型底盘研发,有效地进行步兵火力支援任务,设计初衷为用于支援步兵对敌军要塞等坚固工事的突击行动,作为步兵支援坦克使用,车体前部装甲达到80毫米(与四号坦克H型相当),炮盾与炮塔装甲叠加的等效装甲达到了180mm,炮塔及车体侧面/后部装甲达到50mm。
4,车长观察塔

德军坦克车长指挥塔的实验型,能透过观察窗进行观测,静止状态下射击精度提升,视野提升,并拥有技能“望远镜观察”视野翻倍增长,并将观察结果显示在小地图上供友军参考
5,无线电通信指挥电台

车体后部安装一整天无线电通信指挥电台和框架式天线,能够与附近友军进行沟通协作,也能呼叫较低级别的支援技能,为友军提供火力支援能力,更高效地完成任务。
支援技能:
1,空中侦察:战斗机将在空中盘旋飞行,扩大视野,从而达到侦察的效果,技能结束时沿直线飞行投下伞降信号弹,在有限的时间内延续战场侦察效果。
2,中小口径迫击炮:对附近的指定地点打出炮击指引信号弹,呼叫地图外的迫击炮炮击支援,精准打击目标,达到快速突破的效果。
6,遥控火焰喷射器&烟雾/燃烧弹发生器

车身前部有两个小的遥控火焰喷射装置,分居左右两侧,可以清除两侧和车身前部的敌军步兵,在巷战中也能清除建筑物内的敌方驻军,车身后背装有两组三联装烟雾弹发射装置,也能将烟雾弹换成燃烧弹,以在远距离杀伤敌方单位(比如:火炮炮组成员)
7,炸药投放装置

二号坦克可以通过投放炸弹来爆破敌军的防御工事,突破敌军防线
8,滚筒式扫雷器

升级扫雷器后,二号坦克将能够通过滚筒式扫雷器引爆地雷以免炸毁载具,也能通过碾轧使敌方步兵发生减员,从而达到杀伤步兵的效果,但是车身变长使得车身的机动性能降低。
9,工程架桥坦克

二号坦克可以加设工兵突击桥梁,供步兵和轻型载具跨过障碍进行战斗,由于工兵突击桥梁体积较小,生命值较低
4,野战系统过于紊乱

野战防御工事无法互相连接形成防御体系,野战防御工事也极为单调无法满足真实的战斗需要,就光是堑壕就能形成一整套完整的体系,其他的一些简易的防御建筑就能形成由沙袋、木板、波纹板、弹药箱、铁丝、油桶组成的防御工事,在持续的战事中能通过不断的维护与升级成为混凝土防线。这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简简单单的修筑城市化防御体系就能解决问题的。

野战防御工事:
1,堑壕/战壕;2,垛口/支援火力射击孔;
3,固定机枪;4,轧制防弹钢板;5,侦察射击台
6,轻型反坦克炮;7,轻型机关炮;8,隐蔽侦察哨
9,暸望塔;10,野战后勤补给兵站;11,沙袋围墙
12,无线电通信指挥塔;13,多用途步兵碉堡
14,支援武器炮位;15,木质步兵碉堡
这些野战防御工事也具有自己的升级项目,比如战壕能够升级:固定机枪、火焰喷射器、反坦克步枪、超轻型迫击炮、铁丝网、沙袋加固等;垛口能够升级:冲锋枪、班用轻机枪、固定机枪、轻型反坦克炮、火焰喷射器、反坦克步枪等,终于言之即以各种方式来提升战斗力和防护能力,也能将沙袋防御工事升级为混凝土防御工事,比如暸望塔可以升级为混凝土暸望塔,这能够更好抵御敌方的火力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