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智慧之法宝——道德经诗解
人生智慧之法宝——道德经诗解
树上微出版
青藤
青藤盘石不争宠,
根入泥中首挂空。
枝杈力伸虚中探,
餐风饮露郁葱葱。
NO.1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原文: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yǒu),见天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心解:
道法自然万物有,当下处处留。
万物静观皆自得,莫向心外求。
千里寻道道已远,反观在心头。
圣人无为心明净,合道已成就。
原文: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有其事,不足以取天下。
心解:
学习知识日日新,修行学道渐渐损。
知识增长易傲慢,自我意识强于人。
学道修心磨自性,反观自我净自心。
贪嗔痴慢不消除,安心自在哪里寻?
烦恼不除心难安,心不安宁病缠身。
修心损又损,无我无为方圣人。
天下之大多奇有,万物自化安自身。
社会安宁以无事,多事之秋乱纷纷。
事上本无事,庸人多自扰。
无事取天下,你好我也好。
原文: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
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
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心解:
何为道?无须争,静观天地万物容。
眼鼻耳口先关闭,自我思维请暂停。
锐气锋芒要挫掉,心杂纷扰解清明。
内外一体普光照,物我两忘一般同。
静心反观多玄妙,一体世界何须争?
故:
亲疏远近不可得,贫富贵贱皆等同。
光芒普照无分别,贵为致尊最上乘。
原文: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
寸而退尺。”是谓行(xíng)无行(háng),攘无臂,
执无兵,扔无敌。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
哀者胜矣。
心解:
睦邻友好多尽心,不去好战争强人。
逼不得已战事起,也要先去让几分。
若能不战复归和,不损兵将不伤民。
冷静处置细筹划,无行之行密谋深。
胜战未必出重拳,兵不见刃是高人。
心中无敌多冷静,冲动好战伤黎民。
祸起且莫去轻敌,轻敌挑衅伤自身。
两兵对抗哀者胜,同仇敌忾聚万民。
正义之师谁能敌,得道一人抵千军。
NO.2
《道德经》以道法自然为核心,阐述了如何以大自然为师,如天地万物一样各展本性。《道德经》流传两千五百多年,名人注释数不胜数,也被道家奉为必读之经书。对我国文化影响也很深远,是中华文化之根基。
学习《道德经》可以修身养性,以达到少私寡欲,知足不辱,身心对焦,天人合一,顺天道而为。在处世中达到以柔克刚、顺势而为。是个人修身之镜,品德之鉴,行为之准绳。是齐家之本,明道以德,德传千秋。
在《道德经》中有安邦定国之策,“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无我爱民,少私寡欲,恬淡为上。道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一致的。施政无为而治,以道运转,以德化人,德善德信,而令百姓莫之令而自均。用在外交上,全世界是“生命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世界一体,共生共存,互生共荣。以至于如何用兵,“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内含谋略之兵法。
《道德经》可用于人生经营之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虚怀若谷,利而不争,诚实守信,善观因缘,适时而动,无为而又能无不为。“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道德经》是教育必读之经书,“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每个人与万物一样各有所长,各有所用,都有各自的闪光点,要善于发现孩子的特长,因材施教。
《道德经》是人生智慧之法宝,精神之源泉。青藤研读《道德经》二十多年,明之以理,修之于身,践之于行,精进不敢妄言,只是略有收获。
《道德经诗解》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将道德经的深意内涵表达了出来。此书会让学校孩子们读起来朗朗上口,从此喜爱《道德经》,爱读《道德经》,并且能给他们今后的人生指明方向。此书字数不多,便于记忆,便于携带。如能大力推广,不论是为人父母、学生幼童、政府公务员或者企业管理者,都能从中找到智慧的源泉。
更多故事
请关注《道德经诗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