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五乘组拍摄新年日出,首次直播3小时,何时能24小时直播?
2023年就这样来了,神舟十五号在轨工作已经生活和工作一个多月了,为了庆祝新年的到来,他们拍摄了高清视频,展现出美轮美奂的第一缕阳光。那么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像国际空间站那样实现24小时直播呢?

自从神舟十三号首次在空间站拍摄第一缕阳光,实现拍日出迎新年之后,这一惯例流传了下来。
2023年1月1日,神舟十五号乘组费俊龙、邓清明、张陆三名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迎来2023第一缕阳光。忙碌工作之余,航天员们打开了科研人员提前为他们准备的元旦“盲盒”。

同时,航天员们也兼职成为摄影师,拍摄下太空迎接新年到来的第一缕阳光。在400多公里外的轨道上,每天都会经历16次日出,而每一次日出都有不同的意义。

2023年的第一次日出,如此的美轮美奂,反复多次观看,又忍不住贪心地想: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像国际空间站那样24小时直播呢?

目前,我国空间站已经实现了三次太空授课活动,高清、低延迟的太空课堂给大家带来了许多有趣的科学知识。
作为科普教育的一部分,航天员们能在太空给我们讲述太空环境里有趣的科学实验背后的原理,但是对于从太空鸟瞰地球,我们也十分向往。

于是不少航天迷们热衷于观看国际空间站的直播,或者与之进行无线电通联。现在大家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2023年第一天,我国空间站开启了直播模式,近3个小时的直播让我们大饱眼福。流畅的视频,高清大片让人流连忘返。

不需要太多的解说,只要随着空间站的第一视角尽头就能一眼千里,那种感觉有自豪,有震撼,更有以后飞上天空的梦想。

从直播中我们看到了由天和核心舱外摄像机拍摄的的视频,分别有:全景摄像机a、b、c拍摄采集。

因为是试播,所以只有3个小时,但是也弥足珍贵。有网友直接说:航天员们要带货的话,三个月就能挣出一个空间站。

“祖国与苍穹同高,天宫会日月争辉”,从首次舱外对地直播来看,我们的天链卫星信号强劲,传输延时较低。
随着天链一号、天链二号,以及地面深空接收站的全面建成,将会为以后的不间断直播提供强劲的支撑力。

作为中继卫星,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为空间站服务,之前在天地通话、太空授课、交会对接、出舱活动等重要任务都表现出色,以后面对长时间的支持任务也不成问题。

升级后的天链卫星具备更强能力,可以根据需要多次进行机动变轨。也就是具备全天候安全、稳定组网能力。

回想当年,杨利伟的首次太空通话只不过10分钟,画面也是被压缩了180倍之后才利用窗口期下传下来,人后再次合成。
神舟七号时翟志刚为了赶在测控器内实现中国人的首次出舱,不顾舱内的火灾报警声音……

现在,我们的技术上已经完全没有问题,而相关科普活动也在逐步铺开。即便我们不上太空,也能轻松地在科普网站体验空间站飞行和生活的乐趣。
国际空间站现在每天24小时进行4K视频直播,就是通过这10颗中继卫星实现的。

我国现在的天链系统的网速也在5G之上,这次央视的试播就说明,除了维持航天员与地面飞控的正常需要之外,我们还有多余的带宽。

也就是,不久的将来,或者干脆预测就在2023年,我们就能坐在家里,捧着手机跟随中国空间站一天浏览地球15.6圈。


目前相关科普网页已经初步建成,对此你期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