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伐(站位)对技术的制约


第一张图是接发球时候的站位,第二张图是相持时候的站位,很明显的,进入相持之后,马龙和波尔的站位撤开了很多。本质上,这就是用空间换时间,避免被来球顶住。因为无论是正反手拉球,都需要更多的蓄力引拍,你站位太近台,肯定就容易被来球顶住。业余球友往往发不出力,一是动作可能不规范,二是步伐不到位导致站位不合适,被来球顶住就发不出力。
专业的自然有好的步伐,好的步伐自然就有好的站位,但很多业余球友并没有好的步伐,实际上也没有好的站位。业余界流传着一个谬论,打球不要退台。于是乎有些业余球友站台就很近,因为站台很近,每次想发力的时候就被来球顶住。
实际上,关于站位不是绝对的,每一种技术都有站位的要求,不能一概而论。你不适当退台,你怎么拉球?两面弧圈球技术可不是近台技术。乒乓球界说,打球三分靠手上的活儿,七分靠步伐。其实这个说法还不够细致入微,应该说三分技术靠手,七分技术靠站位才对。因为步伐其实是为了站位服务的,不是为了移动而移动。之所以步伐看起来复杂,其实是因为你并没有搞清楚步伐的本质是什么。步伐的本质是为了每一个球都在合理击球位置,步伐是为站位服务的。
具体来说,挑打和拧拉的时候,你的脚甚至需要插入球台,还有拉半出台的时候也是。快攻的时候站位是近台,但你的身体也不能贴在球台边沿,这站位就太夸张了。而业余最大的毛病就是拉球的时候还是站近台,这种拉球往往就容易打板边,因为被来球顶住的。有些业余脚下纯粹站桩,站位永远不变,拧拉,挑打,快撕快带,相持反拉,对拉,永远一个站位,所以最终的效果就是每个技术都用着别扭。有些球友学拉球总是觉得学不会,你离台那么近,每次都是上升期就出手了,实际上这是快攻为主的击球点,拉球最好还是等高点期稍稍下落之后才更合理。要学拉球,要拉好球,别太急,站位不能太近的。有点搞笑的是,网上有个球友拉球的时候基本上是贴着台子站的,然后还有人说他拉球很好。自己不自知,还瞎吹,只能暴露自己的无知了。拉球不撤开,这本质上是快攻技术和打法。如果不拉开空间,你就永远学不会真正的弧圈球技术。打个比方,拿支狙击步枪,但永远只练10米枪靶,这能学会狙击技术么?有些球友学拉球就是如此,恨不得趴到球台上去练拉球,拜托,弧圈球技术的本质是中远台技术。狙击手射击打靶就应该按照1000米来,你拿个10米枪靶去练,练一辈子也是白搭。
不像欧洲的两面弧圈打法,我国的一些业余球友喜欢搓球,搓球站近台没问题的。但到了拉球的时候还是站位近台这就大错特错了,再加上没有教练的指导,单纯自己去练,很容易就练错了。还有就是进入相持的时候,球一板比一板更顶,有些业余球友也不知道后退。除非你是挡和弹击为主,如果要对拉,也得后退,要不必然被来球顶住。还有一点需要知道,后退速度慢,前进速度快,所以拉球的时候不要怕,尽管退,因为上步比退步快得多。
总而言之,步伐是为站位服务的,站位是为技术的施展服务的,所以步伐动起来,可以适当多后撤,因为上步的速度比退步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