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西华师大333教育综合学科英语考研经验 ——风华正茂时,辞职去考研
文|Coco / 凯程网课学员
西华师范大学学科英语专业

一、关于我
大家好!我是Coco,今年26,来自四川的一枚英专生。
本科毕业后,年轻的我想到外面世界看一看,闯一闯。从事了两年广告类工作后,对生活和工作有了新的看法。以前想浪,现在求稳。
19年初在考虑新工作时,发现期望的优质工作对学历和专业都有较高的要求。比如小学老师需要研究生学历,行政工作需要专业对口。
一转念,那就趁还年轻,辞职去考研吧。考西华师范大学,考学科英语专业。从小到大都不是学霸,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学渣。
但是事实证明,人还是要有梦想的,万一实现了呢? 所以请给自己一个心理暗示:我可以!我想我就能!

公共课考的很差,所以在这里想就个人经验对专业课和往届生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进行一些分享,如有不对之处,还请各位多多见谅。

二、关于333
1. 333用书:凯程“全家桶”

备考前期建议跨考的同学或者本科不是英语师范方向的同学都看看强化班课程。不会浪费时间!!!因为像中教史和心理学有许多内容都要深入理解才能融会贯通,听徐影老师系统的讲解比自己看书更高效,对于书中每一章节的重点和难点也会更加的明确。
我是跟着强化班课程看一章整理一章笔记。内容比较多的知识点,我会用一整页纸整理框架,比如说孔丘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如图 1),把一级框架画出来,二级标题也写好,后面的内容在第二次复习的时候再补充。
第三遍再把重点标注出来,最终在头脑中呈现的就是一页纸的图像。我喜欢把本子上的内容分像记忆面包一样印在脑海里,回忆知识点时主要是看颜色和位置的不同,或者是数字、特殊的标记。
PS:孔丘的教育思想西师大几乎每年必考,并且分数占比还很高,一般都是论述题,所以建议把重点都在在考前默写几遍。
另外做笔记时,可以适当调整《应试解析》的顺序,把发生在同一时代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整理在一起,比如蔡元培教育思想(如图2)就是综合了整本书出现蔡元培的地方整理的框架,这样既方便后期整理笔记又有利于横向和纵向的对比。
后期冲刺时不要局限于西师的历年真题,用《真题汇编》看看其他学校考的重复率高的真题,比如今年西师出的中体西用、马斯洛的情感需求其实都是其他院校反复考过的知识点。
由于全是主观题,因此答题技巧也非常重要,在考前要看看徐影老师公众号在出的答卷模拟,也可以参考《应试题库》的答题模板。
比如说名词解释要根据时间、地点、代表人物、事件影响、这几点来写,简答题要用总-分-总或者分-总的格式,论述题则一定是总分总。把最有把握,确定的答案用一行亮相,突出展示,最没有把握的放在最后用小一点的字写也是无妨的。

2. 关于908
908用书: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以及教辅
我的备考过程是看一个单元书,做一个单元的笔记。然后做书上的习题和辅导书上的其他院校908的真题。这些都是扎扎实实的去做,不能偷工减料的过程。
对于笔记而言,有一些自己总结的技巧:比如说区分TBLT和PPP(图3 ),写好对比项,把重点内容填充到格子里,理解记忆。在考场上就可以抽取表中的内容,不管是出这一个知识点的简答题还是只涉及到一部分的内容,都可以灵活的调度知识。
要理解背后的原理和例子,因为论述题其实是可以通过举例子去充实你的答案的。再如Principles for a good leesson planning 这个知识点(图4 )内容多,有几个大点,用英语可能比较难记全,这时候就可以用中文来编一个自己独有的口诀。
比如我编的是目多灵学联(墓多灵血年),可能有一点血腥,但是我能记住就行呀!毕竟知识量最终是呈现在空白的A4纸上,老师只看结果。注意这个口诀一定是自己方便记忆的,我一向不喜欢直接套用别人的口诀,自己总结口诀能够加深对知识理解和记忆程度。
相对于政治、333参考书而言, 908并不厚,语言表述也不生涩,很好理解。重点是要理解基础的原则、概念比如教学流派,教学法的分类发展等等。因为我是经贸英语方向的,算是半个跨专业,所以908对我而言也是全新的知识。
如果时间紧就选取重要的章节听一听,有助于整体的理解,准备的早的同学就尽量都听完。虽然学科英语竞争激烈,但很多同学都在做三跨的挑战,所以一定要把专业课二研究透彻,做到融会贯通。
最后,书写很重要!908和333一样,也是14页A3纸,所以买一本字帖练好印刷体or意大利斜体会使老师心情愉悦,增加卷面分数。
三、关于给往届生的建议
做到不耻下问
由于已经毕业三年,没有直系的学姐能够给我经验和资料,所以我通过小两届的学妹找到了去年上岸西师大的学妹。
学妹都是有问必答,非常NICE。
在这里再次万分感谢这段备考期间学妹对我的支持和帮助。同时,这里给大家几个咨询“学姐们”问题的建议:
第一,把想问的具体问题想清楚,最好能标好序号列举出来。
第二,自己能够在网上找的资源,比如招生的专业要求,考试科目,参考书目就不要再问了,这些都是在官网上明确公开的,考研本身就是一场信息战,自己收集和归纳信息的能力越强越能有优势。
第三,态度要诚恳,没有学姐有义务帮你,如果帮你那就怀着感恩的心和谦虚的态度去咨询。
合理对待压力
如果父母有经济承担能力,那就放下一切焦虑去考。辞职备考的压力的确很大,大龄,没有经济收入,周围同学都成家立业等等。
但其实这些压力在考试期间如果被过度的放大,那就只能把自己压的喘不过气。我作为一个大龄考研妹儿在考完之后,其实有很多同学也在咨询我,大家都在进步,只是看谁先鼓起勇气跨出了第一步。人生短短几十年,现在正值风华正茂时。
往后的日子不确定性太多,现在不行动,以后说不清楚还有没有动力和精力,还有没有这个机会和条件去拼搏了。
最后,赠图共勉,盼君早日上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