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gami杂志魔纪访谈:宫本幸裕+松川裕也
宫本幸裕:自由演出家,动画魔法纪录监督
松川裕也:shaft所属,魔法纪录动画二季开始的动画制作人
——动画版“魔法纪录”以全3季总25集的形式放送完毕了,在制作过程中比较困难的部分是在哪里呢?
松川:为与游戏不同的动画进行剧本制作的过程应该是最耗时间的。魔法纪录是先通过手机游戏的形式进行的,动画在企划阶段就提出不必要和游戏一致的观点。不过因为和游戏走向不一样,在剧本制作过程中就经常遇到有矛盾点,还有“这个地方说明不足”的问题。为了不做出很差的成品,为了作品让大家都能满足,所有人都很认真的在做。
宫本:动画的集数被限制在25集,是不能说完游戏里所有内容的,依照担任动画监修的新房先生提出了“动画做成以彩羽为关注焦点会更好”的建议,进行了动画故事的构成。之后新房先生还有过“希望魔女之夜要做成看起来不能轻易打倒的样子”的意见。
松川:魔女之夜在“小圆”里是作为袭击见泷原的最强最恶的魔女存在,在魔法纪录游戏第一部的最后也作为boss登场。不过游戏里魔女之夜出现时,是在所有玩家参与的raid活动里的,这个活动形式在动画里不能再现,所以需要针对动画体裁去写剧本。
——在动画剧本的制作过程中,有什么很在意的点吗?
宫本:那就是要把彩羽始终作为主角看待,在魔法纪录中出场角色很多且各有个性,如果不注意的话就会盖掉彩羽的表现,在剧本会议上新房先生也多次指摘出“看不出彩羽是主角”的部分。
松川:彩羽在故事中帮助了很多的魔法少女,之后也受到她们的帮助,这些魔法少女们的深入描写也是有必要的。但随着这些内容的加入,有时就会从故事主线偏离,所以剧本里也多次强调彩羽的目的是“寻找忧”来让故事主轴不产生偏移。到第二季为止有着不少彩羽和三日月庄的同伴间牵绊的描写,不过在最终季里重点转移到彩羽和忧、灯花、音梦间的关系上,在对彩羽的展现上下大工夫。
宫本:在动画里,也有很多因为时长问题而不能深入描写的魔法少女。比如说游戏里作为主线中重要角色的和泉十七夜,和八千代间有着很深的关系,但是和彩羽间的关系就没那么强,所以在动画里的出场有大幅的削减。不过她在神滨市的事实还是不变的,所以在最终季里也有她的出场部分。同时还注意这尽量把游戏里登场的其他魔法少女们尽量都在画面里能收入。
松川:在最终季里已经是全神滨市魔法少女集合这样的大规模场景了,所以也让很多的魔法少女都出场了。虽然我们也想多深挖一下这些魔法少女们的故事,但在动画里还是要让关注重点在彩羽和与她关系较深的人上。
——动画和游戏的一个大不同点在于黑江这个角色,她在最终季里最后走向了悲剧的结局,这个结局是一开始就定好的吗?
宫本:黑江是在动画定下以彩羽为主轴的时候,由新房先生说的“彩羽在去神滨市之前也应该有同伴的,能不能在动画里出现”这个提议作为契机,从而产生的角色。对于她的形象,是不像彩羽她们能登上故事的舞台,但是存在于作中世界里随处可见的魔法少女们的一个代表的感觉。
松川:总监督泥犬先生有说过“黑江就是没有和三日月庄的同伴们相遇的另一个彩羽”,两人在根的部分上没有大差别,但彩羽去了神滨市后得到了八千代等好同伴们的帮助。彩羽因此才会在经过多次绝望后内心也不会屈服,战斗到了最后。黑江要是也走着彩羽这样的道路的话,说不定也会避开变为魔女的命运了。
——第三集黑江魔女化的部分很有冲击力,最后这段的演出是怎么决定的?
宫本:那一部分负责分镜的是副监督吉泽翠,吉泽在staff里也是最为喜欢黑江的,也直接——说“黑江魔女化这一回请给我来做”来当候补。做副监督的工作本来就很多了,即使如此也坚持要自己来做,所以这集就交给她负责了。
松川:吉泽小姐的“黑江爱”真的很强,第一次看到第三集分镜的时候,对超过想象的强力演出感到惊讶。不止是变成魔女的部分,在之前黑江对彩羽说“到底还要当魔法少女到什么时候”这段也是很重要的场景,表情也特别认真做了出来。
——说到画好表情,第四集对因黑江死去而开心的QB展现出愤怒的彩羽,在表情上也是特别有迫力。
松川:这个场景在分镜阶段泥犬先生就已经做出了很多修正,彩羽在动画里是首次展现出那样的愤怒,泥犬先生在这里也是特别注意的。
——八千代在第二季里担当着在开始寻找并救出下落不明的彩羽的任务,在最终季里八千代的角色定位是什么?

宫本:八千代在最终季里也一如既往,是在彩羽最近处来支撑她重要人物。正因为有她和三日月庄的其他人在,彩羽才能跨过黑江的死而没有彻底绝望。
松川:到第二季为止放入了很多彩羽和三日月庄的同伴间的交流场面,也是有着让第四集中彩羽受到同伴支持振作起来的部分更有说服力的原因在。
宫本:八千代一直将自己作为魔法少女的固有魔法误认为“牺牲其他人来活下去”,这个问题一直都存在着,在动画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第四集里做出了八千代乘着列车的深层心理场景。但是这个时候八千代还不知道桃子和美冬已经在战斗中死去的事实,她在之后也一定会因为两人的离世而特别悲伤。
松川:第四集里彩羽和八千代合力击破Alina Eve的场景在作画上也是出了很大力的。还有在尾声部分,八千代剪掉了头发,这个地方有着将解释权交给观众们的想法在,按我来说她是为了和一直暧昧不定的心情做个了结才这么做,这是表现了她的心态变化。
——桃子和美冬的死也是最终季里很冲击的一部分。
宫本:两人的死虽然是很悲伤的事,但作为两人最后的展现机会,我们制作的时候也是投入了很大工夫。在这里要注意的地方在于,要将桃子和美冬为了解救doppel化的魔法少女们挺身战斗,用尽所有力量的最后灵魂宝石破碎的过程能完整传达给观众。这段里台词很少,要是没做好的话就很难让观众明白两人为何会死去的原因了。
松川:第二集里魔法少女们接连doppel化的部分,因为人物很多作画的要求也很高,制作现场也很辛苦。不过这个场景是最终季的一个大转折点,想着必须要做好所以也很用力去做。

——在最终季忧、灯花和音梦的背景故事也正式说明,3人也成为了故事的重点。在游戏中3人都活到了最后,为何动画里最后是都死去了?
宫本:这个只是我个人的印象,在我一开始听到忧、灯花和音梦设定的时候,就觉得在游戏里她们3人能活下来一定是因为发生了很大的奇迹,特别是忧,在那样绝望的状态下还能得救真的是难以置信。
松川:正因如此走上忧能生还下来的道路,是要出现打倒了魔女之夜这样的奇迹时才有可能。按我来说是希望她们3人能活下来,但按照动画的故事考虑这样的结局是很难说通的。
宫本:优先是给单看动画的观众们做出能接受的故事。
松川:不过对我来说,3人最后都给彩羽托付了希望,她们的结局也并不是完全的悲剧。彩羽也是,虽然因为忧他们不在的事受到了冲击,最后也选择了看向前方努力积极的活下去。
——就是跨过各种事后,在悲伤中仍旧能看见一束光明的故事呢。还有,与灯花音梦同为magius一员的阿丽娜则是提倡“全人类魔法少女化计划”,和eve融合,她是为何采取那样的行动?
松川:说实话,我第一次从泥犬先生那里听到“全人类魔法少女化计划”这个话的时候,内心想的是“这人到底在说啥”(笑)。这句话实在是很有冲击力,说下来就是阿丽娜对只有魔法少女背负责任感到不公平,为了让所有人都平等才想出要都魔法少女化。虽然思考很飞跃,不过也是很有阿丽娜特色的想法。
宫本:要是联系现实的话,因为已经决定动画里不采用击败魔女之夜的结尾,所以就把最终boss定为阿丽娜了。在动画的范畴里要让她作为最终boss的话,是需要类似与eve融合这样没啥逻辑的事才能成。
松川:顺带一提尾声出现的御园花凛收到阿丽娜寄来的画这部分,这个场景是为了玩过游戏的观众对两人间关系给出各种解释的。对我们来说也是想给大家都留出想象的余地,所以对于这个场景的意图也不会多说。
——见泷原的魔法少女们基本没有在最终季出场呢。
松川:因为这次是“魔法纪录”的动画化,故事的主轴是以彩羽为首的神滨市的魔法少女们,要是小圆她们出场的话,总会是想多说些小圆这边的故事,所以决定在最终季不让她们出场。在第二季的最后一集是见泷原组救下圣学姐的展开,在“魔法纪录”下她们相关的故事在那里就暂告一段落了。
——在最终季的最后圆神也登场了,圆神应该是消灭所有魔女的存在,这次她没有给彩羽的故事加以干涉的理由是什么?
宫本:这是我个人的见解,我自己是不愿意消去彩羽和魔法少女们拼上性命去战斗的这段“纪录”的,所以圆神她可能也是这么想的。动画里焰还带着眼镜,可以看出动画魔法纪录的世界在本篇的循环里还处于初期的阶段,所以小圆她们应该也会感觉到“还有这样的世界啊”。
——在动画的制作中还有什么很辛苦的部分吗?
宫本:整个过程下来都是与时长作斗争,因为想画出的内容太多,每次分镜阶段都是严重超时的情况。在削减台词的时候还要思考怎样才能避免说明不足,整个过程下来很是辛苦。
松川:对我来说应该就是变身画面的制作了,作为动画其中一个坚持的点,变身动画不会用重复内容而是每次都不一样。当然这样下来作画的量就会很高做起来会很辛苦,不过变身场景是魔法少女动画的一个展现重点,是必须要做好的。做的过程虽然很辛苦,不过看到完成的画面时会很开心。
——最后请说几句给读者们的话。
宫本:虽然有很多话,不过动画能走到现在还是因为各路粉丝的大力支持,十分感谢。动画现在暂告一段落,不过游戏还在继续,也请多关照了,也请之后一同见证彩羽她们的故事。
松川:首先感谢各位关注动画“魔法纪录”到结束,在游戏中也收录了很多shaft制作的动画片段,特别是第一部最后一章的部分,希望能观看后与动画版做一下比较,去发现游戏和动画间的不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