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郑炳/炳哥】22考研,你准备了吗?

2020-10-15 09:57 作者:郑炳经济学考研官方  | 我要投稿

现在还有很多21考研的同学不慌不忙,专业课的书都还没买。

而很多22考研的同学已经开始行动了。最近不少22考研的同学报名了炳哥的课程,开始了考研复习之路。

很多人开始质疑,现在就开始22考研复习,是不是太早了?

准确来说,早与不早,取决于你的基础和你所报考的院校。总的来说,早复习比晚复习好。

原因有以下几点:

考研人数逐年增长,考研竞争压力巨大

2020年考研人数已到341万,受疫情影响,2021年考研人数预计突破400万,2022年的考研人数也会呈现一定程度的增长。

与此同时,保研人数逐年递增,统考名额大幅度减少,许多名校的某些专业都只留给保研生。

一方面是竞争对手增多,一方面是考研名额减少,这压力可想而知。


所以不要看到别人3个月备考,分数400+。这些事情确实会发生,但是概率非常低。

前提是基础好同时要在短时间内付出极大的努力,试问下自己是基础很好呢还是能够做到非常集中高效的复习?

有句话说:不怕别人比你强,就怕比你强的人比你还努力。面对无数比自己强大的对手,早做准备可以提高自己的优势,让自己的考研路多一份保障。

跨专业基础差,更要及早准备

每年跨专业的考生在考研大军中占比都不少,经济、金融更是考研学子的跨考之选,而经济、金融本身难度也不小,如果不早点做准备,成为炮灰的可能性很大。

炳哥的很多学生都是跨专业上岸外经贸、人大等名校,他们都是很早就开始准备了。今年有位上岸外经贸的学生是个医学生,基本没学过数学和经济学,从大一暑假就开始慢慢准备。

大二下学期学习了高等数学和微观经济学,大三上学期学习线性代数和宏观经济学,大三下学期学习概率论并开始整个经济学的课程强化,大四上学期就开始进行全面的冲刺备考阶段。从他的考研规划来看,持续的时间很长,从准备到初试持续了两年半的时间。

最终结果也不错,一战成功上岸了外经贸。

早点开始复习,可以让你的考研复习更加游刃有余。毕竟跨专业,基础薄弱,如果不早点开始复习,后期如此多的知识点很难完全吸收。

而且像人大等名校,需要看的书特别多,如果不早点准备,可能书都看不完,怎么上岸?

考研是心理战,需提前备考调整状态

俗话说,笨鸟先飞早入林。

如果自己的学习能力不太强,建议早点复习。尽管人的智商差不多,但是你要承认人的学习能力有差距。如果你不是学神学霸,做不到过目不忘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没必要总是与别人攀比,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安排时间,不如别人聪明,那就比别人努力。

其次,学习是特别需要自制力的,如果你的自制力不够好的话,就需要给自己制定计划、选择目标等。

早做准备能让你早早定下目标集中精力,更能使你获得更多的准备时间,弥补与他人的差距。

上课/实习会大量占用后期备考时间

对于大四考研er有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就是实习。有的学校自主实习,有的学校有的专业却强制要求实习三个月。

在这忙碌的三个月实习期,考研er可能因为没有时间、精力进行复习而栽了。

还有的学校在大四上学期也是有课的,实习和上课成了大四考研er目前的两座大山。

面对这些问题,比较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早做准备,只能用提早准备来抢夺复习时间,提高考上研的几率。

还是之前那个医学生同学,在19年的暑假,他被学校强制要求实习,从暑假到年底,差不多半年的时间。他非常庆幸自己早点准备,使得他的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即使在实习半年这样不利的情况下还能成功上岸。

公共课想拿高分,当然要早准备

英语靠日积月累。其实,英语的积累很简单,记单词、背作文、掌握长难句、理解阅读理解出题规律、练习语感。

基本上只要一篇文章里面的单词只要你都认识,长难句你能分析明白了,能够理解文章讲得内容,那么你的英语问题就不会太大。

能对考研英语试题掌握到这种程度,是要看我们的勤奋程度的。同时,掌握好的英语学习方法,也可以让我们事半功倍。

而数学讲究基础。基本上你做个几套题,你就知道你到底弱在哪里,在哪里不足,然后努力从基础看起。

所以,我们先认认真真把考研数学课本从头看到尾,认真梳理和理解,做课后习题,做完这一部分之后,你的数学第一轮复习才算完成。

这里要提醒大家,对于这种靠积累与基础的知识,要想掌握,没有捷径,只有埋下头认真努力才是唯一的方法。

我们并不一味鼓吹22考研同学开始复习,而是需要

对照自己的情况决定是否早点开始复习,如果你是跨专业并且准备考985名校,自己的数学英语基础又比较薄弱,建议还是提早复习。

毕竟“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郑炳/炳哥】22考研,你准备了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