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李隆基冠冕堂皇理由背后有啥心思?李旦坚决不当皇帝隐情?(二)

2022-03-01 20:37 作者:人貌天虚  | 我要投稿

咱们话又说回来了,该是你的想逃也逃不掉,历史又一次选择李旦当皇帝,这一次是他的亲儿子还有亲妹妹坚决要推选他那里,但为什么还不同意?咱们可以站在李旦的角度再想一想这件事情,整个政变过程他完全蒙在鼓里,一丁点儿都不知道自己的亲儿子干这么大的事情,没跟他这个当爹的讲,你想想他是一种什么心情?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是真心实意想辅佐相王当皇帝吗?恐怕不那么简单。

咱们可以稍稍回顾一下,当时刘幽求等人就提出这个问题,咱们是不是把这件事情跟相王李旦讲?结果李隆基怎么说,说这件事情不能连累我父亲,我一人做事一人当,说得多仗义但是这句话经得起推敲?一旦举事失败了,你不连累你父亲怎么可能?你的亲儿子造反当爹的居然没受任何牵连?对,没有的事儿。所以李隆基当时的想法非常明确,我压根儿就不想让我父亲知道这个事儿,如果一旦他知道,他参与进来,哪怕就说了一句话,我也没有这份功劳。我没有这份功劳我又不是嫡长子,我排行老三,我母亲斗士还去世了,我在家族当中并没有太显赫的资历,凭什么轮上我当太子?我必须立下不世的奇功,让所有人都以为非我莫属。

在这种情况下,李隆基其实就是一个堵字。好在人家赌赢了,有资本了等到政变成功了,杀了韦太后,杀了公主,也杀了上官婉儿。在这种情况下众位大臣又劝李隆基了,是不是把相王李旦请过来直接当皇帝?您还记得李隆基怎么讲,先不着急把其他的余党剿灭干净,等到那个时候我们再来请相王李旦,我们可以考虑一下李隆基。为什么做出这样的角色?首先我要把功劳做得足足的,让别人没有任何插手的情况下,功劳全是我的。

另外就是我们刚才点出内句话,李隆基强调的父亲性情恬淡,又不想参与这些事儿,背后的意思非常明显,如果有机会,我就直接跨过我父亲当皇帝了,您看看这就是事情的基本逻辑。所以把所有事情处理好之后,李隆基曾经见过他父亲,专门跟父亲讲,说您受罪,我干了这么大的事儿没跟您说,主要是怕连累您。这个时候相王李旦的反应也非常得体,哭着拍着孩子说多亏了你,没让国家陷入分裂,这都是你的功劳。

你看看我也没跟你抢功,我就安慰安慰你,表现得非常从容。但是你们自己可以扪心自问,单凭你们两个有这么大的号召力?我李旦是谁?我爹是高宗李治我妈是武则天,我是他们的亲儿子我当这皇帝,是你们轻巧的说一句,你来当这皇帝就可以实现的?我现在不当皇帝这叫以退为进,我也教你们一局,没有我李旦出面你们搞不定这个局面,也让你们知道自己到底是几斤几两。李隆基不就是出来了吗?无论他怎么暗示手下的大臣压根儿就没往这儿想。至于太平公主她只要权和钱,她知道自己不可能登上皇位,无论从哪个角度比,她都比不了她哥哥相王李旦。

在这种情况下李旦就能下出以退为进这步棋,缓解他本身在前面没有列出任何功劳的情况下,这种尴尬的感觉。也有不少人认为,说这个李旦哪一项比较软弱,他性情比较恬淡,做出不当皇帝的决定也完全是性格使然,但是这种你解释不了,接下来李旦为什么突然又同意当皇帝?咱们可以看一下里,但在什么情况下才决定接受这个皇位的?

首先,太平公主专门跟他保证,我已经来到皇宫当中跟李重茂谈好了,他已经同意把皇位禅让给你了,哥哥你就休要推辞了,你看这就是太平公主的保证。而另一位功臣李隆基也立刻放下身段儿,不仅是自己而且带着他的大哥李成器专门跪在李旦面前苦苦的哀求,把好话说尽了,让李旦面子足足的。在这种情况下李旦突然间决定,既然你们这么盛情我也不好推却,这样我就勉为其难当几天皇帝,您可以看一看在整个政变当中没有任何参与,白得一番功劳的情况下,居然能采取这些措施让自己倍儿有面子的去继承这个皇位,这也是人家李旦真有水平。不过这仅仅是李旦、李隆基、太平公主三个人智斗的开始,大戏还在后面。

李隆基冠冕堂皇理由背后有啥心思?李旦坚决不当皇帝隐情?(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