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字动作:演唱时至少露出4颗以上的上前齿
音乐笔记4、咬字动作:演唱时至少露出4颗以上的上前齿

2018-11-22 12:22,网友“云曦(xī)Yx666”发表名为《唱歌技巧大全!史上最全!没有之一!》的文章。(22喜欢)
…技、巧、技巧:见《牛顿89》…
(…《牛顿》:小说名…
…《牛顿89》:《牛顿》这部小说的第89话…)
文章内容:
…内、容、内容:见《欧几里得66》…
…
No.8 咬字动作
咬字[对着镜子练]
其实之前讲的课在练习的时候最好也可以照着镜子。
1. 演唱时至少露出4颗以上的上前齿。
…演、唱、演唱:见《贝多芬52》…
当然,在放松的情况下是越多越好。
2. 将嘴唇的外1/4处向上/斜上方扬起。
(唇线的最高点,驺鼻子)
3.面部打开,惊讶的表情
4.[最重要,最难]松开牙关,
准备动作,要大牙来发力,就是口腔开合的力[用最里面的槽牙]。
牙关是松开不是张开[动作]
你能准确出这两个动作吗。
5.嘴的上半部工作(以上下嘴唇合缝处为界)下半嘴放松。
用不动的物体支住下巴来练习,脖子与下巴的角度保持在90度以上120以下。

6.保持嘴巴前大后小,成喇叭状。
No.9 前大后小
上讲中提到的咬字动作,主要是增加了口腔前段的空间,
…空、间、空间:见《伽利略10》…
而很多朋友在演唱时一味的追求把嘴张开,而导致口腔后端盲目扩大,整个口腔成为桶状,甚至漏斗状,
这既不符合声音传递的物理性,更违背了通俗音乐亲切的特性。
…符、合、符合:见《欧几里得197》…
…声、音、声音:见《牛顿96》…
…物、理、物理:见《欧几里得139》…
…性:1.物质所具有的性能;物质因含有某种成分而产生的性质:黏~。弹~。药~。碱~。油~。2.后缀,加在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之后构成抽象名词或属性词,表示事物的某种性质或性能:党~。纪律~。创造~。适应~。优越~。普遍~。先天~。流行~…见《欧几里得10》…
…音、乐、音乐:见《欧几里得146、147》…
…特、性、特性:见《欧几里得23》…
所以在前大的同时,我们要保持相对的后小,使口腔成为喇叭状。
…相、对、相对:见《欧几里得69》…
大家看到这个大于号,要构成它,肯定有一个顶点及两条边,
顶点就在我们积极工作的声带上,或者说气息经过声门的那个点(切记:口腔底部是在声带上,而不是在嘴的内部)


那两条边,下边,就是我们的舌头,要向左右展开,并保持平直(这个动作在许多歌手的现场演绎中都能清楚地看到)。
…演、绎、演绎:见《欧几里得103》…
上边,就是我们的上口盖,也要展开放松,跟舌头形成相应的前大后小的夹角。
No.10 上口盖
上口盖,用舌头,舌尖舔自己的上排门牙,沿着中心线往里运动,依次会碰到牙根、突起的一 块肌肉[质点、字点所在,下文详解]、凹进去的是硬腭部分、柔软的一直到扁桃体就是软腭,在演唱中我们称其为上口盖。
因为只有它可以在嘴 或者说上半嘴不动的情况下 自己工作/变化,
…变、化、变化:见《伽利略10》…
所以在传声器中,这块肌肉的动作至关重要。
(“这段话我不理解,查了相关视频才理解。”中学生说,“上口盖就是软腭,它在演唱时、上半嘴不动情况下,确实会动。”
“咬着一根指头,你会明显有软腭抬起的感觉。”中学生最后说。)



跟咬字动作配合使用后,上口盖跟舌头起到了将口腔缓缓集中直至声门,
这个要大家刻苦练习,通常我们没有这个习惯!
…声门(百度百科):气流从肺部呼出,途经肺部、支气管和气管,然后到达喉部。
两侧声带位于喉部,声带间的区域为声门…

通常我们的咽部 是自然保护着我们的喉部的,
…自、然、自然:见《欧几里得128》…
而在演唱中,我们就是要做到松咽,露喉(放松我们的咽部肌肉 但喉部肌肉又是要工作的),咽喉不再是一体。
“气泡音不是万能的,当你熟练以后,就不需再刻意单独练习,因为它的肌肉状态已经融入你的演唱中,
此时你又要作新的动作了,
这样,你的演唱就真正的在技术上提高了、水平进步了。
请看下集《音乐笔记5、用气泡音来演唱,又要靠感觉把歌表达的自然好听!》”
若不知晓历史,便看不清未来
欢迎关注哔哩号“中国崛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