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西洋哲学史②(浓缩版)——《艾思奇讲稿选》

2023-07-23 15:35 作者:和作业过节  | 我要投稿

古代哲学

古代哲学:指奴隶社会的哲学,更清楚地说,是奴隶主的哲学,因为在当时的社会,奴隶处在悲惨的地位上,他们是不能够在自己的阶级里产生哲学的,所以那个时候系统的哲学是奴隶主阶级不同派别的思想、是进步的奴隶主阶级和反动奴隶主阶级的思想。

奴隶主的发展,不让工商业奴隶主有与他们平等的地位,因此工商业奴隶主就起来反对贵族,他们反对贵族的时候,是利用受贵族压迫的自由民。工商业奴隶主把贵族奴隶主打倒以后,他们就变成了统治者,建立了一种民主制度。

为什么他们要搞民主制度呢?

 因为他们原来依靠受压迫的自由民得到了胜利。

1.希腊奴隶社会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按阶级划分可以分为:

①.奴隶

②.自由民(凡是不叫奴隶的就叫自由民):自由民按阶级又分为富的自由民(即奴隶主)和穷的自由民(大部分从事手工业,但不是奴隶,他们的身份是自由的,他们也使用不起奴隶)

三者之间存在的关系是:奴隶主(富的自由民)压迫奴隶,同时也压迫穷的自由民。

所以在希腊的统治阶级里就是富有的自由民。

那么奴隶主是怎样掌握了土地呢?

在原始公社时,土地是公有的,但在原始公社垮台后,有些酋长富起来了,一般社员贫穷了,他们要向这些酋长借债,以后还不起,就把自己的土地让给人家,他们自己也做了他们的奴隶,就这样逐渐把氏族成员变为自己的奴隶。这就是希腊社会最初产生的奴隶主,也是带有反动性质的奴隶主,主张专制制度的奴隶主。

后来,希腊社会里又产生了第二个奴隶主的集团。这个集团是工商业化奴隶主集团,他们的财产主要不是土地,他们主要是做生意(例如商业、工业)。但他们与贵族奴隶主有矛盾。贵族奴隶主用特权来限制工商业到了胜利,所以他们不能够不用民主制度来团结一部分自由民。这种民主制度是奴隶主的民主制度,当时也有议会,参加议会的主要是奴隶主,有一小部分是自由民,所以民主制度主要是有限的民主,时间也不长,以后的贵族奴隶主又起来复辟。

  以上就是希腊社会的大体样子,这就是希腊产生哲学的背景。

1. 希腊哲学的派别。

  唯物论

  最初出现的唯物论哲学(希腊最早的哲学派别)——米利都学派。

  时间:纪元前六世纪。

  地点:希腊以外的地方,大约是在巴勒斯坦、叙利亚这些地方,是希腊做生意的地方。

  代表人物:第一位是泰利斯:科学家、商人,是当时最有学问。最有科学知识的人。他在哲学上主张世界万物的根源是水,一切都是从水产生的。他的这个思想跟当时宗教的哲学观表现了尖锐的对立,宗教世界观的根源是神,而泰利斯认为世界是水,这就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当然他认识上还是模糊的,可是在当时来说是威武的、革命的,同时也是辩证法的,因为他把水看成是能变为一切,把世界看成是变化的。

            第二位是阿那克西曼德:他的哲学观点基本上与泰利斯是一样的,不过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有些分歧。阿那克西曼德认为世根源不是水,他认为世界的根源是一种无定型的物质,由这种无定型的物质变为世界上的一切。无定型变为有定型的世界万物,他认为无定型的物质里面产生一种冷和热的矛盾,有一部分冷了,有一部分热了,这样就出现了空气、水、土。所以他认识的是世界的矛盾就是冷和热的矛盾。

            第三位是阿那克西米尼。他认为世界上一切东西的根源是气。他为什么这样主张呢?因为他反对阿那克西曼德的说法,他说无定型的东西太抽象了,这种说法不能使人信服,所以,他讲的比较具体一点,他说气虽然是无定型的,可是气能够说明问题。

朴素辩证法派

代表人物:赫里克里特:出身是贵族,在政治上是拥护贵族的,他自己就是被工商业奴隶主打倒了的,他失掉了特权。他认为世界的一切是变化的,他就根据这个道理创造了一套辩证法。所以他的思想与他的政治立场是矛盾的,实际上他的哲学是为进步阶级服务的。他的哲学与民主派是一致的,与贵族派的利益是不一致的。在他的哲学里面有很多精彩的话,他把辩证法公式化了。斯大林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中,曾经引用过他的话。他说:“万物统一的世界,不是神创造的,也不是人创造的。”他认为世界永远是活生生的火,是有规律地燃烧着、有规律的熄灭。他还说过“一切皆流,一切皆变”。这是他为了说明一切都是变化与流动的原理。赫拉克里特对矛盾也是很看重的。他认为矛盾是一切变化的根源。他说:“我们是活的,同时也是死的,我们是强壮的,同时也是衰老的。”他很强调对立是发展的原因,不仅提出对立,而且提出斗争是发展的原因。关于这一点他也有一句话,他说:“万物都是经过斗争产生的。”他把战争的意义看得很重要,斗争最高表现就是战争。他说:“战争是万物之父和万物之王。因为战争使某人变成神,使另一个人变成人,它使某个人成为奴隶,又使另一个人成为自由民。”这些话都说明了他的思想正确地反映了阶级斗争。

老子:我们中国的哲学,老子的哲学,可以说辩证法最多的,他也主张一切都是变化的。他说过:“动而愈出”。这句话的意思是愈动愈产生新的东西。他的思想主要表现在“自然”、“变化”上,这是中国唯物论的名词。他认为一切东西都是自然的,就是“道法自然”,是规律的意思,说明了自然的发展规律是自然而然的,“道法自然”就是物质本身的规律。“无为”就不是神与人创造了自然。老子的“反者道之动”体现了矛盾,就是说反面的东西是推动规律发展的一种动力,反对的力量可以使事物发展。

以上就是古代朴素辩证法的代表人物,这一些思想的发生,并不是和平发生的,是与宗教唯心论进行斗争发生的。社会上有了唯物论之后,跟着唯心论就来了。

唯心论

毕达哥拉斯学派:这一学派是与宗教相结合的。他们的哲学是为宗教服务的,在政治上是为了贵族服务的。

代表人物:毕达哥拉斯

特点:主张把抽象的数目当成世界的本质,认为世界的起源不是物质,他们把精神摆在第一位,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数学观念创造的。比如他们认为一、二、三、四这四个数目是最重要的数目,同时认为世界万物都是这四个数目创造的,也就是认为一、二、三、四是世界的根源。他怎样来讲这个道理呢?他说世界上的万物无非就是:点、线、面、体的组成。譬如这一根粉笔,就是一条线,板子就是面,人体就是体。一切东西不超过点、线、面、体的范围。世界的一切万物就是点、线的联系,随便找一些东西,不是点,就是线,或者是面或体,点、线、面、体就是由一、二、三、四来决定的。他把任何东西都抽象化了,是最明显的公式主义,教条主义。

      因为这个学派要与唯物论作斗争,所以它也研究了一些学问,它集中地研究了数学,并不是对科学一点贡献没有。比如数学上的勾股定理就是毕达哥拉斯发明的。所以我们在与唯心论作斗争的时候,不能够太轻视它,因为唯心论还有一些科学的东西,我们就不能采取否定一切的态度,如果这样,那我们就会吃亏,承认它科学的一方面,就要证明它对科学的曲解。譬如对毕达哥拉斯的数学,承认他有一些贡献,并不等于抬举他,相反地更证明他的哲学是唯心论的。

爱利亚学派

代表人物:第一位色诺芬尼,他的著作留下来的太少,他认为世界就是神,神是唯一的,是不动不变的,他这个思想叫“泛神论”,不是认为神在世界以外,世界本身就是神,而且是永久不变的,这就是否认变化的形而上学的思想。、

          第二位巴门尼德(原来是“毕达哥拉斯联盟”的参与者,在政治上拥护贵族反对民主的)他也有一套理论证明世界是不变的。这一套理论也很特别的,就是一套在文字上钻牛角尖的怪论。他用一个概念来说明,用“存在”或者叫“有”来兜圈子。他说世界就是“存在”,既然承认存在,就要承认它是不变的,而且是唯一的,是不可分的。我们既然承认它是存在,就不能又说它不存在。因此存在是唯一的,除存在以外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存在绝不会变成非存在,如果不是这样,逻辑上就自相矛盾,他就是在这样空洞概念里兜圈子。

          第三位芝诺(原来是“毕达哥拉斯联盟”的参与者,在政治上拥护贵族反对民主,曾组织过反动民主制度的暴动,后来被判处了死刑)他进一步证明世界不变的道理,他有许多有名的辩论,他的辩论就是反驳运动的思想。比如说“飞矢不动”,先假定有运动,后证明这个运动是不能够成立的。因为这个箭从这个地方射到另外一个地方,任何一瞬间箭都是停留在每一个点上,无数瞬间的总和证明这个箭还是没有动。这就是希腊唯心论者反驳运动的一种逻辑。这种逻辑是怎样产生的呢?他想要指出运动是矛盾的,因此他就不承认运动,这就是形而上学形态的一种逻辑。后来讲辩证法的人反对他,认为运动能够成立,运动就是矛盾,所以,矛盾是事实,矛盾能够成立,运动是什么呢?就是箭从这里到那里,在每一点上停留,同时又不停留。恩格斯讲运动就是矛盾,斯大林引过恩格斯运动就是矛盾的话,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运动在某一点停留,同时又不在某一点停留,运动就是事实,所以矛盾也就是事实。

以上所讲的爱利亚派形而上学唯心论,他们用一些转牛角尖的道理说明问题,企图用唯物论形而上学的理论来证明世界的变化是假的,使贵族奴隶主成为世界上永久的统治者。这就是唯心论学派的政治企图。这是最早的唯心论形而上学的倾向,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唯心论的体系。

以上所讲的,就是希腊最初的唯心论与唯物论的哲学斗争。

 


西洋哲学史②(浓缩版)——《艾思奇讲稿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