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禅 - 强飞龙雕塑个展在韩国举办


<침묵의선(禅)沉默的禅>强飞龙雕塑个展于2023年5月24日在韩国首尔雕塑家协会KOSA画廊举办。此次展览呈现了艺术家强飞龙此前相关主题创作以及在韩国期间创作的“沉默·禅”系列作品,共计50余件。
导师评语
导师丨王志刚(西安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展 览 现 场




前 言
强飞龙“沉默之造型”
——禅宗的沉默 - 在沉默中突然觉悟。
文丨赵慧玎(清华大学艺术学博士、诚信女子大学客座教授)
I."沉默意味着什么?"
这是一个众多东西方智者都提出过的重要问题,大多将沉默视为积极状态,相反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来说,更多让人联想到「被强迫的沉默」等消极含义。诚然,强飞龙作品所表达的「沉默」是「积极」智慧的。他一直刻画作品人物安静和沉默的形象,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和稳定的状态。力图将埋头于世俗价值观中的现代人,从无法反思的境遇中,导入思考和沉默的状态。

II. 沉默的线:用形象说话
强飞龙的雕塑方式类似于依赖于"形象记忆"的东方绘画技法。这种技法不是简单地再现眼前的对象,而是通过记忆来绘制并创作原本的形象,这可以看作一种修行法。他能将创作过程中每个瞬间所感受到的情感和呼吸完全融入作品,从中我可以体会到东方绘画中最高境界"气韵生动"这一表述。

强飞龙的雕塑基于「写实主义雕塑」,但更确切地说,他的雕塑更接近于「意境」而非「现实」。他的作品不追求对特定个人形象的逼真描绘,也不旨在展开与该人物相关的叙事,是通过特定人物的形象来呈现出每个人都会面临的「思考的瞬间」和「沉默的状态」,而不是受到世俗成就等标准所塑造的形象。

从2014年推出的「沉默的线」开始,他通过线条的多样变化和重新组合来形象化沉默的状态。他尝试结合传统,将东方人物画中呈现的线描体系和特点应用于三维雕塑语言中,构建了自己的造型模型。从普遍的审美观来看,当人物形象被细密地描绘出许多线条时,可以解读为表达内心的不安或复杂心理等。例如,在贝尔尼尼的雕塑中,线条被解读为突出人物情感和作品所具有的叙事性的手段。相反,作品中留有充足空白的余白则被赞赏为留给观者的「思考空间」。对于这种视觉形式的「扭曲的」概念和偏见,一直延续到所谓的现代主义艺术的出现后,一直延续到「抽象对抗具象」、「抽象优于具象」等主张。

另一方面,对于这种二元对立的审美观,作家持有异议。尽管作品中出现了许多线条,视觉上可能显得有些混乱,但最终他旨在通过沉默深邃的状态,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内心,表达出沉思的人物形象。通过众多的实验和研究,他发现即使描述了许多线条,但如果它们根据内在的规则排列,并且作品的外观简洁明了,最终可以实现他所追求的和谐稳定的状态。在贝尼尼的雕塑中,线条与人物的动态姿势相呼,共同运动;而在强飞龙的雕塑中,线条则同时展现了雕塑整体的厚重感和紧张感,犹如完美的协奏曲。

III.沉默的禅-在沉默中突然领悟
强飞龙的沉默不是来源于强迫,而是自觉的追求,但他不惑之年,选择来韩国留学,带给他相当大的无力感和失落感。尽管中韩两国在历史和文化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对他而言仍然遇到了很多困难。每日都被极度的失眠所困扰,煎熬至深夜,头脑却间觉清晰。在深夜,当所有人都入睡时,他无法入眠,思绪越发清晰。

在深夜,当所有人都沉入沉睡中,他独自陷入孤独之中,在陌生的城市中漫步,思考如何通过作品表达内心世界。艺术家没有不表达“自我”的艺术。然而,在过去,他更倾向于以更加“现代主义”的态度进行创作。然而,失眠让他对“沉默”的意义进行了更深入的思考,从而使他的雕塑超越了所谓的“形象之线”,达到了“禅之线”——沉默之境界。

如果在传统雕塑中,所有想要表达的东西都以工匠的技艺形象化,那么在「沉默的禅」阶段,艺术家专注于内心,经过一次次的精炼和净化,将获得的觉悟外化。因此,造型语言也出现了微妙的变化。作品的轮廓依然静谧和静态,但原本分布在整个作品中的线条描绘只集中在一部分,仿佛唤起了馬夏派绘画风格中改变构图的联想。
作家描绘闭着眼睛的状态,并阻止自己对人物赋予特定情感。通过闭眼,作家意图在观者的视角中投射出各种细微而微妙的情感,超越了他的意图。作家建议那些在此处彷徨而无明确目的地漂泊的人们,暂时停下脚步,脚踏实地。

IV. 沉默的善 - 水从高处流向低处
在采访强飞龙的过程中,为了撰写揭示他创作世界的文章,我感受到他真正是一个善良的人。超越外表上未经修饰的粗糙和自由放纵,我感受到他对人类的热爱和洞察力。从不在他人面前炫耀自己的成就,也许他的沉默正是这位「天赋异禀者」在生活中的智慧所在。

"只有在沉默中,我真正的自我才显露出来。"
——强飞龙的采访摘录
当置身于一个无助于任何人的孤独状态时,我们才能够观察自己和周围世界、专注的时间。对于他克服了顽固的失眠症而言,沉默给予了他创作的灵感。作家在过去的十年间专注于雕塑创作,几乎没有外部活动,但他从未有过一次与世界失去联系的经历。在与作家对话中,他想起了老子所说的「无为而无不为」和「通过不行动而成就一切」。换句话说,他选择的无为是为了实现一切。强飞龙称沉默是他最好的状态。因为通过沉默,他认识了自己,认识了世界。

V. 终章 - 邀请走向沉默
现代人对于沉默并不陌生。然而,可悲的是,我们熟悉的沉默往往是他人强加给我们的。被迫的沉默侵蚀内心,使人生病。相反,自愿的沉默能够让我们发现自我并促进成长。然而,一旦习惯了被迫的沉默,我们就无法沉浸在自主的内心沉默中,无法体会到沉默的真正意义。沉默时,内心的声音会变得更加清晰。只有在没有外界干扰和干预的情况下,完全独处时,我们才能真正听到内心深处传来的声音。如今,许多人过着被他人强迫沉默的生活,也许是因为他们没有机会反思和思考自己。作家邀请观众们进入他所称之为「沉默的状态」,在面对作品时停下脚步,闭上眼睛,至少片刻地直视自己的内心。将观众引导到沉默的状态,正是雕塑家与世界交流、安慰人们的方式。(完)

《背影系列》作品,采用对现有数据模型数字化处理后利用黄色皮纸进行二次拓印,细微而谨慎的制作过程。这种制作方式类似于禅修的过程,传递了一种隐晦的沉默感。
混沌中的脉络
——强飞龙的雕塑创作
友丨项祎(项一)(西安美术学院雕塑博士、湖北省美术院创作交流部副主任)
之所以将强飞龙的雕塑创作形容成混沌中的脉络,首先,这里的“混沌”不是指《列子》中的中国古代时空观,也不是指《圣经》里的“空虚”、“无意义”,我们这里说的是一种艺术表达。
从选题来说,强飞龙的作品多选取中国古代人物,甚至是上古的人物来塑造。这些人物的形象并非是现实主义表达的对象人物那样有诸多影像资料可以借鉴,唯一可以借鉴的也是历朝历代对于这些人物的描绘,所以这些形象与其说是一种集合而成的模糊印象,从这些人物对后世的影响来看这种印象是超越图像层面的精神层面的存在。混沌概念中的“气、形、质”的混合体正如强飞龙雕塑作品的内在表达,与其名字“强、飞、龙”也相对仗。
似强飞龙作品中精心设计的一缕缕衣纹,从造型上是构成人物整体的造型要素。从意会上,也似他诸多作品的发展脉络。无论身在长安亦或是韩国留学,强飞龙在创作中始终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这里的脉络即是中国传统的文脉。就强飞龙的履历而言,他在植根周秦汉唐文化的西安美术学院学习和工作数十年的学养积淀。同时,在受到导师王志刚先生的影响下,他在韩国也在积极地向材料和观念的表达方向进行尝试,这即是他系列作品的学脈。

强飞龙是一位具有独特风格的雕塑家,《沉默的禅》无疑是一场令人难忘的艺术盛宴。他的作品不仅展示了艺术的美感,更融入了禅的精髓。他的性格也为其创作带来了独特的魅力,他的幽默、耿直、桀骜不驯中又带着低调,使得他的作品更富有灵性和思考性。他喜欢与人交流,也更加懂得如何去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性格也为其作品增添了独特的个性魅力,更使其创作充满着一份别样的神秘感。他的作品中的韵律和诗意,反映了禅的静心和空灵,令人迷失于美学与禅的交织中。无论从雕塑的造型还是主题表现,他的雕塑不拘一格,从线条到造型,皆有所突破,具有表达深刻思想和情感的独特能力。更使其创作充满着一份别样的神秘感。这种个性上的对抗和矛盾,让观众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他的作品所传递出的禅修思想和人生哲学。他作品罕见地集合了禅的哲学和雕塑艺术于一身。
友丨邸琨 2023.6

飞龙兄者。遇之于武汉之滨,共砥砺于博道之上。初览其言行,甚令人佩服,与之共语,必有所得。其作,神韵灵动,凡处皆有技法,密巧细致,流转其中,令人称奇。其艺,其人,温润如玉,磊落行事,富有人情味,兼具深厚艺术功底。
飞龙之作,妙在流转,韵如水纹,千变万化,悠然自得。乘故乡德风之便,历经长安之历练,皆因勤苦钻研,故能得此。其人物造型,行云流水,使人眼前一亮。而衣纹则是其作品的一大特色,随机应变,如波光粼粼的水纹,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亦如其生活之道,随遇而安,处变不惊。此“随机应变”的理念,不仅融入其作品中,更体现在其为人处事的风格上。逆境中从容不迫,顺境中谦和有礼,处世之道,亦如其雕塑,随物质流转,应心意变化。与人为善,待事犹如雕刻,一刀一刻,皆是悠然自得。
其作品中,人物衣纹如水,此水源自对禅的理解,表达其“沉默”的内心世界。这沉默并非无言,而是深思。此深思,犹如水纹,不断扩散,给人以无限的想象。这种创新,使人物更具有生命力,而衣纹的流动则形象地展现出人物内心的变化。此一艺术见解,实为难得,令人欣赏。每读兄作,心旷神怡,恍若身临其境。韩国展览,犹如春柳破冰,兴踊词穷,不禁欣慰之至,抒怀述慕,寄以祝福。
艺道永恒,作品永新。
友丨刘义忠 2023.6

作品《坠落》本身代表了生命的本质和真实性,象征生命的诞生和生命的柔弱性。坠落被视为一个转折点,一个人在失去平衡和掉落的同时,也开始反思和思考生命的意义。
我与飞龙相识于西安美术学院硕士同期至今十载有余。初识,观其言行由衷钦羡,身边之人每有困惑,与之交谈则必有所收获,常有出人意表之语,虽处世看似离经叛道却又暗合周礼君子之风,行事恪守本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困于心且不乱于情。观其雕塑风格,更见其人心思腻,早期创作以其精湛技法令人心生折服,近年来逐渐形归其神,化繁为简。飞龙是我所知青年雕塑家中少数摸索出真身之道并坚定秉行者,无论线之道,沉默之道亦或是禅之道,所映射出的不仅是飞龙的制艺之道,更是他的立身之道。
友丨严城 2023.6

作品《内省》传达对内在世界的探索和内省的意义。人类的身体和灵魂相联系。
认识龙哥多年,时间一晃而过,记得初次见面,是在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的教室,一块儿组队五黑。对他的第一印象是能轻松驾驭袜子拖鞋,大裤衩和不修边幅的长发的粗犷洒脱之人。但是,外表与他创作的高密度衣纹雕塑产生巨大反差。从而对龙哥莫名的敬佩和好奇。
后来,经常去他的工作室喝茶、炖羊肉、喝酒、聊天。第一次见他做雕塑,其状态非常的沉静,像是在修行,完全陶醉其中。再回头看看他满架子的雕塑,那看似繁多的线条,繁而不乱,不焦不燥,有种向下的沉淀的力量,就像他做雕塑时的状态一样沉静而有力量。在龙哥身上我学到了“以繁写简”,简不是单纯形式的极简,而是某种状态的极简表达。
亲师弟丨宗贺 2023.6

《分裂》传达每个人内心的两面性和冲突。内心中不同的欲望、理念或情感之间的较量。
有幸与飞龙哥相识,十年间。于我而言,龙哥既是兄长,又是领路人。
龙哥平日的举止言谈无不透露出关中爷们的豪爽与潇洒,由内而外散发着 江湖侠客气息。其作品正如其性格,直爽豁达外表下却粗中有细,繁琐的衣纹细节中却能精准表现出人物的情感,尤以历史文化名人为优长,作品多蕴含着豪迈的文人气象。从《仰望》到近作《王阳明》《古公亶父》的内敛与深沉,完美了阐述了从“沉默的线”至“沉默的禅”的研究脉络,通过两次个展他实现了从极致造型的探索转变为静心修行的禅意追求,将内心的所感所悟转化为雕塑作品中沉默的线与内心的禅意,以精湛而独特的造型语言表达出深思与内省,使人物形象达到了极致的沉默表达,呈现出深沉和苍劲的艺术风格。
拙弟丨宗勇2023.6

《禅、缠》 制作过程中不断缠绕麻绳,这种持续的缠绕类似于禅修中反复默念或专注于呼吸的冥想。
初识飞龙兄的作品是通过一份博士报名材料,当时我被他的作品折服。我在未曾见过他的情况下,开始想象这个人会是什么样的。他的作品细而不腻且引人深思,从题材选择到处理手法,都展现出了他作为一位经验丰富且心思细腻艺术家的素质。
到韩后首次见面时有些震惊,难以置信我所神往的作品出自此人之手。一次在同学聚会的偶然机会,我看到了他的创作过程,他到同学家看到桌子上有泥和架子,便不自觉的进入到了创作状态。其他同学都忙着准备饭菜,而他则一个人在角落里专注于他手中的泥。当大家准备好饭菜,叫他过来吃饭时,他居然没有听到前两次的呼唤,直到第三次一个师兄大声喊“飞龙,吃饭了”,他才从他的世界中走出来。他转过头的一瞬间,我看到了他在短短的半个小时内创作出的作品,令人惊叹。从那一刻开始,我把“强飞龙”与我之前看到的作品画上了等号。
飞龙兄在韩国的第一次个展名字叫做“沉迷的线”,第二次个展叫做“沉默的禅”。在韩语中都表述为“침묵의선”,一开始看到展览名字的时候不理解,为什么两次个人展的名称一样,但当细想两个展览名称后边括号中的汉字时恍然大悟。第一次标注的是“线”第二次标注的是“禅”,从“线”到“禅”体现了飞龙兄的境界。
沉默是金,飞龙兄以自身的沉默与作品进行深层的对话,并从中领悟出他的"道"。祝贺飞龙兄的个人展圆满成功。
友丨张华 2023.6

初识飞龙大哥是我在韩国博士学习期间,每次欣赏他的作品都仿佛进入到了一个充满感动的艺术世界。我有幸目睹他的创作过程以及他为艺术付出的努力与热情。飞龙哥是一位不羁外表下隐藏着无尽细腻的艺术家,他的雕塑仿佛有着生命般的力量,每一件作品都展现了他对人性与情感的独特理解。让观看到他作品的观者无法忽视他的用心与精细。当静静凝视作品时,仿佛能感受到雕塑人物所传递出的情绪和内心世界。那种带给你的感动与温暖无法言说。在生活中,飞龙哥是一位谦逊而充满热情的艺术家,愿意与同窗挚友分享他的经验与积累,他的阳光和自信让他成为我们心中敬仰的大哥,衷心祝愿他在艺术道路上一帆风顺。
友丨李泽华 2023.6

“有卷者阿,飘风自南”,此风既是强飞龙故乡岐山县的自然之风,更是周文化发祥地的德润之风,便是这股风成就了个人温润如玉,不慌不忙,磊落行事的个性。从西岐道走长安,求学创作二十余载,强飞龙的从艺之路是清苦的,是故乡的淳厚德风和长安城厚重的文化积淀使他坚守在日复一日的创作生活中。雕而不器,贞幹谁则?岂无华身,亦有光国?强飞龙的作品很有灵性,又随处都是技法,以密巧为致,泠然可观,一起手就绽放了起来,但在正要怒放之时,所有精神却都稳稳的落了下来,处处精彩,处处孤寂,又不落入独抒性灵的空中,也许是“太上忘情”的哲学高度使其实实在在饱满起来。人,是万物的灵长,也是天地的本心。塑造人物作品就随着作者的本心走吧。
友丨李超 2021.10
艺术家介绍
艺术创作做为人类思考的独立单元,可以是纯思辨的追问,也可以是体悟生活的探究。雕塑作品的生命力体现在情感的互动上,真实的雕塑语言才能触动最深处的理解与包容,无关外界的纷乱,只在沉默中绽放。
——强飞龙

强飞龙
QIANGFEILONG
1983年出生于陕西岐山
本科、硕士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雕塑
博士在读韩国诚信女子大学
师从王志刚教授
现工作于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