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拿下全球最大钴矿,新能源汽车必需,会卡美日脖子吗?

随着中国走出去战略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与中国达成合作关系,如今全球最大的钴矿,就被中国企业给成功拿下了!值得一提的是,钴是新能源汽车生产中的必需品,看来现在终于轮到美日等国被卡脖子了吗?那么在中国企业拿下全球最大钴矿后,会给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之前美国被中国卡脖子的是稀土,稀土资源是对于现代化工业生产来说非常重要的一种资源,不仅美国战斗机的发动机叶片需要用到稀土来提升其强度,就连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也需要用到稀土资源,现在中国手中又增加钴这张王牌,例如美国特斯拉电动车电池的正极就需要用到钴,而考虑到每辆特斯拉电动车都需要安装大量电池,特斯拉的整体钴需求量是很大的,但在钴这种资源上,特斯拉却不得不和中国进行合作,甚至可以说整个美国的钴进口都需要和中国合作甚至是看中国脸色,这是怎么回事?
不管是稀土还是普通金属矿,都需要先从矿山中开才出来才能用, 而目前全球钴矿产量最大的国家是刚果,中国五矿集团和金川集团各自在刚果拥有一座矿山,并且洛阳栾川钼业集团也从美国企业手中买下了全球最大铜钴矿山超过一半的股权,意味着中国已经掌控了这座矿山,这样一来,整个刚果钴矿产量的35%都被中国握在了手中。

当然,如果仅仅在源头上能控制35%,仍然无法完成让美国都受制于中国的目的,真正奠定中国市场地位的,是中国的加工能力,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精炼钴供应国,仅一个四川金川集团生产的精炼钴,就占据了全球市场的43%,而既然钴是电池的重要原料,同时中国也是精炼钴的最大供应国,中国在电池等钴化学品的生产方面占据重要地位也就水到渠成了,目前中国占据全球钴化学品80%的市场,而电池制造更是占据了67%的产能,反观大洋彼岸的美国却只有9%,这如何让美国不依赖中国对其提供的电池和钴化学品?
事实上,钴矿并不是中国占据优势的唯一一种重金属,相比起其他国家尤其是美国,中国稀土方面的优势是巨大的,中国稀土储量占据全球总储量的39%,但是却占据了90%的产量,为什么?因为中国稀土开采难度低,用白云鄂博稀土矿做例子,其矿石的稀土氧化物(REO)比例为3%-5%,哪怕放眼全球,中国稀土矿的这种品相都是非常高的,其次就是,虽然中国对稀土矿的利用并不长,但是开采的历史却很长,因为白云鄂博稀土矿实际上是一个和铁矿伴生的稀土矿,铁矿开采、破碎和选矿后剩下的可不是垃圾,而是暂时无法利用的稀土矿,当中国掌控稀土矿冶炼技术之后直接从这些已经打碎和开采完成的矿石中进行冶炼,成本自然比其他国家更低,实际上这种矿被称之为尾矿,而中国白云鄂博稀土矿中来自尾矿的稀土氧化物就达到了1280万吨,这绝不是一个小数字。

并且相比美国和欧洲国家,中国在提取技术上也占据优势,很多国家的稀土矿开采后甚至要专门运到中国由中国企业进行提取和冶炼,就连美国也不能避免,面临这样的情况,如果中国想卡美国脖子,恐怕美国也只能乖乖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