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大学》第四章-如何齐家

2022-02-13 22:08 作者:無名-脚下的路  | 我要投稿

    原文: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白话文:

   所说的治家首先在于修身的道理是:人们对于自己所亲近,喜爱的人会有偏爱,对于自己所鄙视厌恶的人会有偏见,对于自己害怕敬畏的人会有偏见。对于自己怜悯同情的人会有偏袒,对自己轻视怠慢的人会有偏见。所以喜好某人却能知道他的缺点,厌恶某人却能知道他的优点,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天下实在是少有啊!所以有句俗话这么说:”人们没有谁会认为自己的孩子长得难看,也没有谁会对自己那长势茂盛的禾苗感到满足。“这就是不修身不能够治理家的道理。

故事:

纸上谈兵

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还在相持阶段,赵国名将廉颇对阵秦国名将白起,双方都是久经沙场之人,白起虽勇,但廉颇稳扎篱笆,将防守做得滴水不漏。只是,赵孝成王急于求胜,多次派人督促廉颇进攻,甚至有换掉廉颇之意。秦国也知道廉颇不好对付,为了促使赵孝成王换掉廉颇,秦国丞相范睢使用反间计,对外散布谣言:“廉颇容易对付,秦国最害怕的当数赵奢之子赵括。”

赵孝成王信以为真,召赵括入宫,赵括兴奋不已,面对赵孝成王的询问,赵括滔滔不绝地讲出了自己的看法,并且扬言:“若用我替换廉颇,打败秦国不在话下。”赵孝成王大喜,叹曰:看来赵括的能力的确在廉颇之上,于是,重赏赵括,决定派赵括为将,以求迅速打败秦国。

       听闻赵括要代替廉颇,赵奢麾下的旧将们纷纷来祝贺赵括,有的送来重礼,赵括也十分骄傲,所有的礼物照单全收,并且对这些部下也不很尊重。赵括之母(简称赵母)看在眼里,十分担心。在大军出发之前,赵母做了一个决定,他要入宫面见赵孝成王,希望能够阻止儿子为将。赵母入宫上书,对赵王说:“我儿赵括决不能为将,请大王收回成命。”

赵孝成王非常纳闷,欲闻其详,赵母解释说:

“赵括之父赵奢在世时,国君赏赐他的东西,他都悉数分给将士们,每当领兵在外,从来不过问家中之事。因此,三军将士都非常尊敬赵奢,对赵奢言听计从。现在赵括做了将军,他把国君赏赐的礼物全部收藏在家,将士们来拜访他,他都不正眼看一下,出征在即,他还在想着购买田宅。可见,赵括和他父亲赵奢的心志是不同的,他父亲当年屡屡打胜仗,若派赵括为将,恐怕赵国必败。”

《史记》记载:

“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父子异志,愿王勿遣。”

赵孝成王听得有些不耐烦,对赵母说:“我意已决,你不必多说。

赵母见赵王不听,最后说了一句:

“王终遣之,即有不称,妾得无坐。”   意思是说:如果大王非要派他做将军,如果他战败了,你不能牵连我。

公元前260年,赵括命赵军主力攻打秦军,中了白起之计,赵军粮道被断,断粮46天,饿死军卒无数,赵括组织精锐强行突围,被秦军乱箭射死。赵军群龙无首,纷纷向秦军投降。最终,赵军几乎全部被白起坑杀,仅有240名年纪较小的士兵被放回赵国。


《大学》第四章-如何齐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