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口贸易持续好转,改善结构乃重中之重
进出口贸易持续好转,改善结构乃重中之重
据海关总署网站消息,今年前8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0.05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降0.6%,降幅较前7个月收窄1.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1.05万亿元,增长0.8%;进口9万亿元,下降2.3%;贸易顺差2.05万亿元,增加17.2%。8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2.88万亿元,增长6%。其中,出口1.65万亿元,增长11.6%;进口1.23万亿元,下降0.5%;贸易顺差4165.9亿元,增加74.4%。

自4月份出口贸易由负转正,我国的对外进出口贸易一直处于不断改善、不断好转之中。特别是出口,已经连续5个月实现正增长。进出口贸易总额,也是降幅不断缩小,到8月末,降幅已缩减到0.6%,接近平衡。随着进出口贸易的不断改善,很有可能9月份就能由负转正,实现全面反弹。进出口贸易保持平稳有序反弹,毫无疑问,对稳住经济基本盘发挥了重要作用。
众所周知,近年来,在国际经济形势发生很大变化、贸易保护与单边主义十分猖獗的情况下,进出口贸易也面临十分严峻的考验。特别是今年,又受到疫情的严重冲击与影响,出口的压力更大。但是,在政策的作用和企业的努力下,仍然表现出良好的态势。特别是出口,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北京召开的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就是一个十分鲜明的例子,充分说明中国的对外贸易正在朝着更加健康有序和富有朝气的轨道发展。

那么,如何才能让进出口贸易工作做得更好、更富成效、更具影响力和作用力呢?改善进出口贸易结构,应是当前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必须做好的一项工作。首先,要进一步改善进出口贸易的结构。数据显示,8月份,中增长了11.6%,显示出强劲的动力。而进口下降0.5%,仍没有改变下降的格局,说明在市场需求方面仍具有很大的潜力,需要进一步挖掘与拓展,力争挖掘出更多市场需求,从而减少贸易顺差,改变进口薄弱的现象。因为,单纯出口好转,是无法使进出口贸易呈现整体向上的格局的,对经济稳定的作用也会受到影响的,必须改善进出口结构,提高进口的分量,使进口成为国内市场需求的一个风向标。
其二,要进一步改善民企与其他所有制企业出口结构。近几个月来,民企在进出口贸易方面的势头很猛,尤其是出口,已经成为主力军,占比高达54.9%。民企在进出口贸易中的比重大大提升,除了民企本身的努力之外,与外商投资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出口强度减弱、出口情况不佳有着密切关系,是外商投资企业与国企出口表现不佳推升了民企的比重,尚没有形成共同提升的良好格局。所以,必须推动外商投资企业和国企的贸易出口工作。尤其是国企,应当在经济稳定需要的时刻挺身而出,发挥更大作用。只有外商提交企业和国企进出口情况都在好转的情况下,民企主力军作用的含金量才会更高。
第三,要进一步改善进出口贸易地区结构。数据显示,前8个月,东盟仍然为我第一大贸易伙伴,贸易总值2.93万亿元,增长7%,占外贸总值的14.6%。曾经很长时间都是最大贸易伙伴的欧盟,成为了第二大贸易伙伴,贸易总值为2.81万亿元,增长1.4%,占外贸总值的14%。也曾是是最大贸易伙伴的美国,已沦为我第三大贸易伙伴,贸易总值为2.42万亿元,下降0.4%,占外贸总值的12.1%。日本则扮演了第四大贸易伙伴的角色,贸易总值为1.4万亿元,增长1%,占外贸总值的7%。这样的结果,不算不好,东盟成为第一大贸易伙伴,也是必然的结果。但是,欧盟和美国两个曾经的最大贸易伙伴,一个增幅很小,一个增幅为负,还是需要引起重视,更大力度地开拓两大市场。即便关系复杂,也不能放弃。这方面,企业应当有更多的路径。同时,如何改善与这些国家与经济体的贸易结构,增加进口,也是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第四,要进一步改善产品结构。数据显示,机电产品、纺织品和塑料制品等仍然是出口的主要产品,特别是机电产品,前8个月达到了6.47万亿元,占出口总值的为58.5%,接近三分天下有其二,其他产品如何提高出口比重,需要有更多政策扶持。而在纺织服装出口中,口罩等占据不小的比重,而服装则下降,也需要分析和调整。而从进口情况来看,铁矿砂、原油、煤、天然气和大豆等商品进口都处于下降通道,有的下降幅度还很大,说明国内市场需求仍然不很稳定,需要不断拓展新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