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冥想的误区,你真的进入了那个和谐美妙的世界了吗?我来陪你

2020-05-21 14:11 作者:熊猫不着急  | 我要投稿

你好,我是熊猫不着急,

最近收到很多来信询问关于冥想的问题,今天熊猫用自己局限的认知谈谈冥想到底是什么,有什么样感受,避免一些对于冥想的误区与理解,相信本期的最后你会体会到宁静和通透,进而真正的进入那个具足和谐的世界,真的体会到冥想的美妙。

正念冥想确实是现代社会融化焦虑、提升认知与创造力的必备技能。但就熊猫的观察,有一些人并没有真正的进入冥想状态或者说进入的很浅,他们在冥想中是一种警惕和收缩的状态,而不是放松、融化与和谐。

因为我们对于冥想的理解,很多只停留在了放空头脑,排除思维噪音这里。或者更进一步,如果念头噪音来了,不做评价,任他来,任他去。

这些话作为路标,从在一定高度上回看,都是非常正确的,但这些路标的隐晦,也是让你有可能走进很多误区。

完全进入冥想后的状态确实是没有思维噪音的,这没错。

但从焦虑状态中走进宁静状态的这个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当我们拿到要放空头脑这个路标的时候,却不是要我们排斥噪音、对抗噪音、躲避噪音、面对噪音无所作为。而是相反的,不是排斥而是接纳噪音,不是躲避噪音而是允许更多噪音的存在,不是面对噪音无所作为而是更深的走入噪音之中。

这些话习惯冥想的人都懂,但初学者可能会不明白。

举个例子,就像我们锻炼身体跑步,长期运动的人,会说他跑步的时候放慢呼吸感觉很愉悦,但刚跑步的人,心肺功能还很弱,我们告诉他自己放慢呼吸感受愉悦,他知道这很好也看到了你做到的很好,但他自己就是做不到,这时他反而会急切。所以我们反而要告诉他,请接纳自己急促的呼吸与身体的酸痛,甚至可以让急促的呼吸和身体的酸痛来的更猛烈些。

你明白了吗?一个已经到达目的人的感受,和还在途中的人的感受,事实上是相反的,所以不要对抗噪音、不要躲避噪音,就像运动不要躲避身体的酸痛,请接纳你的噪音,允许自己可能存在的更多的噪音。

如果你正襟危坐,皱着眉头,一脸严肃的暗示自己,放空头脑,不要噪音,那你其实是一种紧张而收缩的状态,你是一种备战状态,你准备随时发现噪音并将其清除,这不是冥想,不是和谐与宁静,是在打压与麻木自己的头脑,你只是看上去没有噪音,你并没有体会到真实的和谐和美妙,你把它误解为冥想,但它不是冥想,实际上它是你的一个打压情绪的工具,一个隐藏成为了背景所以你无法察觉的更大的念头,你不会热爱它,它并不美妙和谐,你没有情绪的时候,不会想起走进它。

其实放空思想只是一个结果,我们初学冥想的时候,听到这句话后就要把它忘掉,而不能把放空思想当成目标,因为目标感本身就是一个念头。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们没有办法么?

办法当然有,不要着急,请多些耐心。

我们的办法就是走进它,把握它,每一个念头都有一个隐含的信息。

具象的举一个例子,我们的头脑曾经保护我们在这个充满压力和争夺的世界生存,自然形成了很多个的工厂,这些工厂遇到特定的情况,一个敏感的开关,就会加工出一系列的念头来保护我们,它们曾经是我们的朋友,一个特定的神经反应回路。它们由各种伤害形成,这些伤害有人类集体的、也有个人的,集体的比如我们一看到高热量的美食,就不管自己需不需要先把自己存储满了再说,这是曾经人类面对饥荒时代遗留下来的系统,它是一道保护我们的城墙,但此时这堵墙在阻挡我们自我的扩张。又比如男生遇到一个喜欢的女生,想接近她但会生出很大的焦虑,那是因为远古时代任何一个雄性去示爱都马上要面临另外一个雄性的决斗,示爱代表着生命危险,所以会有接近焦虑。这些集体的神经回路依然在我们的头脑中,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它们不再保护我们而是开始限制我们了。而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也会形成这些自我保护的神经回路,比如经历过贫穷的人即使富裕了也异常吝啬,比如在激烈冲突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往往易怒且自我保护的阈值很低,对方也许没有恶意也会被当成恶意,进而提前采取攻击行为。比如经常被长辈指责的孩子,会内向、孤僻、敏感、自卑,他曾经必须顺从而不能反驳,不然会遭受更大的伤害,所以认错、自责成了一个很好的有效渠道。所有这些集体的、个人的,限制性的神经回路,就像一个个工厂,他们会不停的为头脑加工出各种念头。

  而我们最大的问题是我们完全认同于这些工厂的产品,我们以为这些工厂就是我们自己,进而以为自己就是一个暴躁或自卑的人,这些产品、无效的念头就是我存在于世界的证据,如果他们没有了,那我又是什么?而其实,这些工厂不是我们,只是我们在偏激的环境下遗留下来偏执的神经回路,我们能够建立他们,就能拓展、融化和超越它们。这些工厂就是我们错误、局限、片面的自我认知。真实的我们,不是工厂,而是工厂存在的空间,是一片辽阔充满无限可能的土地。

而这些不停说话的工厂大多有以下几个身份,比如:

哇,我就是那个成功者,哎,我就是那个失败者,哇,我就是那个聪明人,哎,我就是那个蠢货,哇,我就是那个幸运儿,哎,我就是那个受害者,哇,我就是那个觉醒的知晓者,哎我就是那个自以为是的人。哇,我就是世界主宰,哎,我就是个废物。

这些身份,会带动一系列,为什么我是这个人的原因,一串喋喋不休的声音。

  此时,你辨识出这些声音了么?你开始厌恶这些二元工厂了么,你想拆掉这些工厂吗?但你知道吗,这些工厂就是因为厌恶、指责、对抗、争夺而产生的,所以你对它的厌恶和想要拆掉它的想法,只会提高它的生产效率。

  这些工厂他们是偏执的神经连接,但神经连接的偏执,不是错,只是不够完整和细密,对于神经连接的成长来讲,所有的完整都是始于不完整、始于偏执。所以我们不需而无法拆毁它,因为拆毁它会使得另一个地方重新建立起来一个新的隐蔽的工厂,我们只能安慰它、拓展它、完整它,从片面的自我认知中解脱出来,说出一句“我没有自己想的这样小,事情不是我想的这样,它还有其它我看不到的可能”,进而探索新的领域。

   此时运用在高敏感人格那期的方法,当我们头脑中出现一个不受控制的念头时,闭上眼睛,仔细倾听这个念头的声音,找到它的来处,找到那个工厂,然后我们会看到工厂在冒着烟,生产着这些念头,比如“我是废物,我什么事情都做不成,我也许一生都这么失败,都怪他,我恨这个世界,我最恨的就是自己。”当你跟随着这些产品,看到这个工厂的时候,请温柔的走过去,抚摸它,抱抱它,即使它还在生产念头,在这些噪音中抚摸它,直到它睁开它的眼睛,看了一眼你,你发现这个工厂里走出了一个孩子,它是工厂的主人,它仿佛是儿时的你,此时你对它说:“谢谢你,谢谢你曾经保护过我,一直陪伴着我。对不起,对不起让你曾经受到伤害,那时我还小,我也没有办法。请原谅,我一直逃避你、指责你。我爱你,我全心的爱你,从今以后,你不会再受到伤害,不用再害怕,我长大了,我来保护你。你无需改变,你可以继续生产你的产品,我会带着这些产品,这并不会妨碍我去爱你。”

   此时,你们紧紧的抱在一起,他哭了,他的眼泪让工厂长满了绿色的植物,重新变成一座美丽的小山丘,它眼泪流尽了,工厂也就回归了自然,他看着你笑了,对你说,“恩,我相信你,对不起,我以为我们很危险,我好害怕,但你的勇敢与温柔让我不再害怕,我可能不会经常烦你了,我要去玩了,我好久没有自由的玩耍了。”于是它跑开了,在草坪上自由的奔跑,他好久没有呼吸过新鲜空气了,他开始感受到自己从来没有意识到的呼吸,一种真实存在的感觉,一种仅仅作为一个生命,就无比幸福的感觉,这就是自由的感觉。

   记住这种源于自由生命的呼吸感,这种此时此刻活着的感觉,把这种呼吸作为你再次进入这个世界的大门,这就是冥想时呼吸的感觉,它带有一种自由的生命感,而不是枯燥的物质运动,它让你看到那个毫无枷锁、毫无负担、在阳光明媚的草坪上奔跑的可爱孩子,他就是你,你也是他,你们是一体的,这种自由,甚至让你觉得你和这片草坪和天空,和山丘和阳光也是一体的。

   此时你感受到无比的宁静与和谐,你头脑的念头消失了,你和一切的界限也消失了,此时就是真正的进入冥想的状态。

   当然,头脑中还会有声音出现,那就再次把握住这个声音,找到那个源头,再次把那个污染的工厂变成个长满绿色植物的小山丘,慢慢的,你的工厂越来越少,它们没有被拆除,它们被爱和绿色的生命环绕变成了山丘,所以其他地方并不会形成新的工厂。此时,你内在的绿色空间越来越辽阔,上面有自然的鸟语花香,你头脑的声音越来越少。因为没有了工厂的污染,你的内心无比的透彻,你可以听到内心的声音,那个自由奔跑的孩子的声音,他比你更了解这个世界,因为他在你之前就一直奔跑在这个世界上,此时你曾经迷茫困惑的东西,都有了清晰的答案,而且你的身体对这个答案无比的确信没有任何怀疑,你拥有自信,你变得勇敢,你拥有热诚与无尽的力量,你和那个聪明的孩子,成了最要好的朋友,当你不需要他,他就离开你自由的奔跑玩耍,你需要他的时候,他来帮助你在现实世界去安排、去计算、去推理、去创造。你知道所有世界上的坏蛋和怨念,都是来自各自的工厂,你不再责怪坏蛋,你去安抚每一个孩子,你去给你经过的每一个工厂带来阳光,你变成了光,生命的每一刻都在发亮。

  此时,你生命中的每一个当下的时刻,任何一种行为,都是冥想,都毫无噪音,绝对专注,充满品质。即使你什么都不做,只是坐在一无所有的地面上就可以感受到无比的幸福。

  这就是冥想的原型,那个结印盘腿静坐的人。

  而此时,他并没有结印、盘腿,

  他在手机旁听一个温柔的声音讲故事,那个人就是你。

谢谢你,谢谢你

这么可爱还喜欢我,熊猫很萌不着急,我们下期见。

 

  


冥想的误区,你真的进入了那个和谐美妙的世界了吗?我来陪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