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ParadoxAAR#26】东吁-东吁第一帝国

2023-08-12 00:00 作者:苯醇  | 我要投稿

     在本期战报中,我们将使用东吁,达成成就“东吁第一帝国”。

    1444年,东吁位于缅甸地区最主要的两股政治势力——中部的阿瓦王朝及南部的勃固王朝之间;此前不久二者刚刚结束长达四十余年的战争。在此期间,东吁凭借其良好的地理位置、和平的外交环境吸纳了大部分逃避战争及灾荒的缅族人来此定居,实力逐渐增强。

    1531年,莽瑞体即位,其于1539年、1542年先后攻灭勃固王朝及卑谬,并于1546年加冕为缅族与孟族之王;其继任者莽应龙于1555年攻灭阿瓦王朝,完成了缅甸历史上自蒲甘王朝后第二次统一。但在莽应龙死后,东吁王朝在内部的农民起义和外部的殖民者打击下迅速陷入分裂,而这场分裂直到1613年,莽应龙之孙阿那毕隆从葡萄牙手中收复沙廉后才结束。后经其子他隆王统治时期短暂中兴后,东吁王朝国力日衰,并最终在1752年被孟族起义军所灭亡。

    在该成就加入游戏后最初的几个版本,藏地诸文化亦属于缅甸文化组,因此想要达成该成就就必须击败明帝国——而且是没有“明王朝的危机”等灾难的明帝国,当时这个成就真的配得上极难的难度。但在1.26.x版本“达摩”更新之后,藏文化组与缅文化组分离,孟文化被加入缅文化组;现在达成成就无需再击败明帝国,只需击败控制着部分钦文化省份的孟加拉和部分孟文化省份的阿育陀耶即可。而在1.31.x“利维坦”更新之后,孟文化又被移出缅甸文化组,此时达成成就只需击败孟加拉一个大国即可,这个成就和“极难”分类实际上也就没什么关系了。

开局时目标省份拥有者

    成就给予我们长达56年的时间去征服上图展示的区区几个省份,时间可谓非常宽裕;因此达成成就的唯一难点便是击败孟加拉——实际上也不难,与章普尔结盟并召唤其加入战争即可。至于剩下的阿瓦王朝和它的动物朋友们实属不堪一击,在此不提。

    理论分析结束,接下来进入理念分析部分:

    可以看出东吁的理念侧重于陆军方面,其中以数量方面加成尤多,能够较好的支持我们建立并维持规模较大的陆军(只要经济跟得上);此外其理念在扩张和维稳方面的加成亦有着不错的加成。总体来讲较为强力,适合于走之前的战报所提到的吐蕃游牧思路。但美中不足的是-15%核心化花费给的太晚了,在前中期用不到;不过周边的可成立国家大多都有着这个问题,因此是否成立扩张理念更为强力的国家(比如元帝国、清帝国等)就见仁见智了。

    理念分析结束,接下来我们进入游戏详细了解:

————东吁第一帝国————

    如上文所述,东吁开局位于阿瓦和勃固之间,并与另外两个邻国卑谬、孟拜一同作为阿瓦的朝贡国而存在。固然成就要求的省份全部位于北面的阿瓦等国,但以我们现在的实力向这些国家扩张较为困难且缺乏宣称,因此我们先顺着任务树引导向实力较弱的卑谬,勃固扩张。

    开局的盟友选择对勃固及阿瓦抱有敌意的阿育陀耶及兰纳两国,并积极与章普尔、大越等其它周边大国改善关系,毕竟我们与这两者的盟约不会长久。

    阶层方面之前已经提过好多次,在此就不多说了,总之就是在保证阶层影响力不稳定超越其忠诚均衡点的前提下按需尽多授予即可;当然如果要变游牧的话可以忽略这一点。

    将陆军征募至上限后即可开始扩张,这边先行征服卑谬以获取阿瓦大部分省份的永久宣称;总之我们也不可以将阿瓦一战吞并。

    之后我们便可许地召唤阿育陀耶向勃固及其盟友孟拜扩张。

    固然本场战争我们并不处于数量劣势,但阿育陀耶对勃固的部分省份亦视为利益相关(任务要求我们征服勃固的所有省份),我们需要提前分兵围城才能保证这些省份的占领权。而以AI欺软怕硬的性格,它们绝对会优先攻击我们的军队;因此在保证马达班、毛淡棉等省份围城主导权的前提下优先跟随阿育陀耶军歼灭敌方主力。

    在和约中吞并孟拜及勃固,同时给予阿育陀耶部分澜沧境内的省份以免违反给予土地的承诺;不用过分在意阿育陀耶的信任度,总之战后其一定会中断与我们的军事同盟。

    我们开局的继承人能力属实感人(1/0/1),因此在威望回正后抓紧把他废掉。

    吞并卑谬之后我们便不再向阿瓦朝贡以降低其对我们的信任,迫使其主动放弃与我们的朝贡关系,避免稳定度损失。

    吞并阿拉干,夺取贸易中心省份妙乌并与我们另一个主要敌人孟加拉接壤。

    提前与孟加拉的宿敌章普尔等结盟。

    宗主国主动中断朝贡关系后,仅宗主国对朝贡国有着停战期;而朝贡国对宗主国则没有(反之不可)。因此在结盟章普尔之后我们便可立刻召唤兰纳向阿瓦扩张。

    在和约中夺取阿瓦境内所有我们有着永久宣称的省份,注意将迪贝因这一没有宣称的省份留给阿瓦,避免继承其众多朝贡国。

    可以看出本战之后我们会积累较为严重的侵略扩张影响;且不可避免的兰纳会断绝与我们的军事同盟;因此在议和之前先行与澜沧、高棉、奥里萨等阿育陀耶及孟加拉的宿敌改善关系,以便战后迅速与其结盟。这边奥里萨被孟加拉和巴赫曼尼混合双打,因此我们并未与其结盟。

    同时在战后积极改善包围网内对我们关系较好国家的关系,积极减少包围网成员,进而使包围网主动解散。

改善的是孟养、孟拱等北部的小国,肯定不是昔卜

    之后我们便可继续扩张。通过包围网地图,我们可以看到目前针对我们包围网的潜在成员国有澜沧、阿育陀耶两个上座部佛教邻国及包括阿瓦在内的众多掸邦国家。不难看出后者是包围网的主力,且我们前者的省份并没有宣称;因此我们先行向后者扩张。

    本场战争我方处于数量劣势,但敌军是由数个国家的军队所构成,分布较散,容易被逐个歼灭。因此本场战争我们还是先分别歼灭敌军,之后再集中围攻其中单个国家的省份以阻止其征募新兵,扩大数量差距。

    第二级政府改革选择“加强贵族特权”以加快人力恢复。

    分别吞并掸邦诸国以获取更多战争赔款,可以看出此战之后包围网的潜在成员就不剩多少了,我们之后在东方宗教组,尤其是上座部佛教国家中扩张也无需过分考虑侵略扩张影响的问题了。

    固然东吁理念有着-15%核心化花费这样的扩张加成,但放的太靠后前期用不到;且印度及东印度的国家体量普遍较小、发展度较高,外交理念提供的-20%省份战争分数花费用途不大(开不开也需要两场战争才能完全吞并);因此首发行政理念以减少核心化花费及时间,加快扩张速度,同时增加行政容量。

    吞并勐卯之后,我们便与明帝国接壤,这边主动成为明的朝贡国以延缓其加入针对我们的包围网;毕竟这一朝贡关系不会持续太久。

    与摩腊婆结盟以求在之后针对孟加拉的扩张中获得更多帮助,虽然实际上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其对孟加拉持友善态度。

    停战结束后我们即可吞并阿瓦,进而完成任务将政府等级提升至帝国级,接纳成就要求所有省份的文化。

    之后我们便可召唤章普尔向孟加拉扩张。这边孟加拉与德里结盟,不太好打,因此我们可以将章普尔的部分省份割让给德里以换取其退出战争(OS:章普尔也是真废物,被德里压两级军科暴打还中途跑路),如此一来孟加拉就好打多了。

    再和约中夺取成就要求的全部省份,同时夺取达卡和吉大港两个贸易中心省份以扩大我们在孟加拉节点的贸易竞争力。

    此战之后我们便可达成成就“东吁第一帝国”。

SAM补的成就达成消息;毕竟几年前就做完了

————继续扩张————

    此战结束后我们与兰纳、孟加拉等拥有宣称省份的国家均处于结盟或停战状态,这段时间我们可以拿来在阿瓦、勃固等农田地形的贸易中心省份种出文艺复兴思潮。

    接纳思潮之后,我们便成为列强之一,得以解锁“影响国家”等外交行动以降低应对包围网的压力。

    第三项政府改革选择“君主集权官僚制”以加快省份自治度下降。

    吞并兰纳,获得澜沧及阿育陀耶境内大部分省份的永久宣称。

百万稻田没看到,玉佛是真烦人

    因此我们不可避免的要中断与澜沧的军事同盟(虽然本局游戏是澜沧主动中断的),既然如此我们与其宿敌大越结盟。

    待达卡等东南亚次大陆之外的贸易中心省份传教完成后,我们便可将其加入贸易公司以提升在该节点的贸易竞争力该节点内其它省份的商品产出。

    召唤盟友高棉向阿育陀耶扩张,在和约中尽可能多地夺取任务要求的省份。

    考虑到在吞并澜沧及阿育陀耶之后,任务树会引导我们向目前仅有的三个盟友中的大越及高棉扩张;为避免包围网的形成,在此之前我们先行与毗阇耶纳迦罗及察合台等强国结盟。

    这边澜沧被大越打成了三部分,那么我们直接照单全收。

    这边阿育陀耶保证了占巴塞的独立,那么我们选择与其无条件和平以刷新停战期。

    二发外交理念以降低省份战争分数花费。

    再次向孟加拉扩张,夺取其境内拥有永久宣称的所有贸易中心省份。

    再次向阿育陀耶扩张,夺取任务要求的所有省份。

    向大越扩张,夺取兴化、清化和宾童龙三个省份以在战后放出附庸东京、安南和占婆收核心,此外再夺取任务要求的山罗及原属高棉的诸省份。

    吞并高棉。

    现在我们在缅甸下游的暹罗节点和孟加拉节点都有着较高贸易竞争力,可以将贸易本埠迁移至这两个节点之一以获取更高的贸易收入。但根据贸易地图,如果我们想要同时收取这三个节点的贸易价值的话,就必须征服位于暹罗节点和孟加拉节点之中的马六甲节点,而这也是我们接下来的扩张方向。

    可以与周围暂时不想征服的小国建立朝贡关系以获取更多点数,同时减少潜在的包围网成员。

    再次向孟加拉扩张,在夺取任务要求的全部省份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夺取其省份。此战之后我们便可完成任务“缅甸扩张主义”,获得+10%行政容量的永久修正。

    吞并阿育陀耶,打开向马来亚扩张的通路。

    在征募足够强大的海军之后(受限于海军上限,在此使用的是20艘重型战舰),我们便可向马来亚节点最强大的国家——马六甲扩张。

    在和约中夺取其在马来半岛境内的所有省份;其实夺取哪个都不要紧,毕竟接下来我们将会通过进攻其朝贡国的方式多次刷新与之停战期。

    可以看到潜在的包围网成员国又多了起来,但以我们现在的实力,此等小网已不足为惧,只需快速将这些国家完全征服就好。

    再次向大越扩张,收回附庸的全部核心省份。

    吞并马六甲的诸朝贡国,实际游戏中分别议和以获得更多战争赔款。

    三发宗教理念以加快传教速度及正统信仰容忍;同时获取泛用的宣战理由。

    吞并三发及因陀罗补罗,打开向加里曼丹岛扩张的道路;同时征服苏门答腊岛除马六甲外的其余国家。

    第五项政府改革选择“阿姆担制”以进一步加快人力恢复。

    吞并马六甲、文莱、贝劳、古泰及班贾尔;征服马六甲节点内所有已殖民省份。

    孟加拉节点下游的河间地节点及科罗曼德节点分别被我们的盟友章普尔及毗阇耶纳迦罗所控制,不好向其扩张;且河间地节点为内陆节点,受印度诸国商队力量的影响,其会导致孟加拉节点内的大量贸易价值外流。因此我们再次将贸易本埠迁移至位于孟加拉节点上游,缅甸节点、暹罗节点及将来会征服的菲律宾节点、摩鹿加群岛节点下游的马六甲节点。

    宗教改革时代的首个时代能力仍然选择“宗教战争”以进一步降低省份战争分数花费。

    吞并马来群岛诸国,完成东南亚的统一。

小小的困难罢了

————附录————

    本期战报为“【Europa Universalis IV AAC】 东吁第一帝国”重制版本,原专栏已删除。


【ParadoxAAR#26】东吁-东吁第一帝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