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考2011卷一第15题20230612
(单选题)下列哪一表述说明人权在本原上具有历史性? 【解析】 在人权的性质方面,考生需要注意三点:(1)人权既可以作为道德权利而存在也可以作为法律权利而存在。但是,在根本上,人权是一种道德权利。(2)为了保障人权的实现,必须被法律化,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权都实际上被法律化。(3)人权具有历史性,由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这相应于人权的三个层面,即应然权利、法律权利、现实权利。本题考查到了第三点,这也是我们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所一直强调的一点,即反对人权的普适性、超验性和不证自明性,而主张人权的历史性和社会物质条件制约性。 选项A“根据自然法,一切人生而自由,既不知有奴隶,也就无所谓释放”,自然法在西方法律思想中被认为是普世的、超越于一切人类社会之上的法,具有普适性。 选项C“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里被赋予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是对人权之超验性的一种神学证明方式,实际上也是一种自然法(神学自然法)的观念。 A和C体现的都是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观,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权的理解相去甚远,故而不选。 至于B“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的确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但它说明的是权利与义务之间的紧密关联性,而没有涉及对人权之历史性的解说。 选项D“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文化发展”,说明的正是人权的历史性,即人权的保护内容和范围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所谓历史的发展指的就是不同历史阶段的经济结构(物质生活条件)以及由其制约的其他各个方面(包括文化),因此选择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