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察,是一切心理疗愈的基础

所有字幕分享,有什么方便的一键排版工具吗?
Hello,大家好,我是你们的Matthew老师,今天这期视频我们来详细聊一聊什么是觉察?任何心理疗愈的开展必须建立在对自我身心状态的觉察之上。也就是说,患者本人知道自己的心理状态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失调与障碍,并在寻求一种积极的改变与调整,是心理治疗的开端。换言之,看见并意识到自己内在的冲突与挣扎,是从中解脱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因为一个没有意识到自己身处囹圄的人,是不可能迈出这座监狱的。佛法上所认为的自由,也是建立在觉察的基础之上。能充分的认识自己,驾驭内心。没有觉察就没有自由,没有觉察的人会被自己内心的各种冲动所裹挟而浑然不知。卡尔荣格也曾说,唯一改变自己命运的方式,就是让你的潜意识进入你的意识。当你去有意识的聆听自己的固有心智模式。观察思维、情绪与感受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时。才会明白自己那些不受控制的强迫性思考和负面情绪,并不是无迹可寻、一成不变的。若不去觉察,人会被自己的无意识习惯反应推动。进入一种自动驾驶的状态。像机器人一样重复着旧的行为模式。深陷过去的痛苦,无法自拔。那么下面我们就具体看一下觉察究竟分为哪些步骤。具体来讲,觉察可以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就是需要意识到自己已经被固有的心智模式掌控,陷入了无意义的强迫性思考。并且体验到了强烈的不安全感与焦虑情绪。于是呢,知晓自己的心理状态需要得到进一步的调整与完善。这一步几乎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出于本能层面对负面感受的抗拒。个体都会在深陷内心冲突时,寻求解脱精神束缚的方法。而第二步就是要全方位的审视和观察自己的心理过程。觉知道自己的起心动念。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绪反应和身体感受。像旁观者一样去观察,明晰自己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模式。认清自己内心的挣扎。在这个过程中,最终可以认清自己内心挣扎的原本面目。也就是一切穷思竭虑,不过是为了一蹴而就的舒缓焦虑不安而进行的主观努力。毫无现实意义、客观意义可言。执着与主观感受的同时,不仅会加剧负面情感的固着,还会让我们愈发偏离内心初始的需求与目标。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很多神经症来访者都会有一个疑问,他们会说,我本身就是一个思虑很重、情感很丰富,并且对自我的情况很关注的一个人。这是不是意味着我的觉察能力很强呢?事实上,觉察能力与单纯的感受能力差别很大。感受能力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并且神经症患者的感受能力往往比普通人还要更细腻与敏锐。感受能力强调的是对于思维、情绪、躯体感受的关注度与敏锐程度。而觉察能力强调的是虽然感受到了自己的症状,但能和他们保持一定的距离,不与其产生融合的过程。换言之,觉察能力是对于思维、情绪、躯体感受、感知后抽身观察,不与他们产生混同,不与他们融合在一起的能力。很多神经症患者说自己对于想法、情绪、躯体感受很敏锐。经常喜欢自省,他们会认为这是觉察,事实上这是一种误解,这只是感受,是深陷在症状中无法自拔而已。由于疾病素质与精神交互作用的影响,神经症患者对于症状的主观感受往往是夸大化的且不客观的。感受与觉察是两种相互拮抗的能力。若你在症状的漩涡之中无法抽身。被情绪冲撞的708散。那肯定不会拥有仅仅觉察不被代入的能力。会不断的与自己的想法产生认知融合,去认同念头,认同情绪,认同痛苦。因此,觉察是仅仅意识到念头的产生,但不去跟随,仅仅意识到情绪的感受,却不排斥,也不对抗。这里打两个很形象的比喻,感受就像跳入河中,随波逐浪,而觉察就像站在岸边。客观清楚的看潮起潮落。感受就像成为朵朵的白云随风飘荡,而觉察就像成为白云后面的蓝天,岿然不动。觉察练习的关键在于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从思维、情绪、感受的漩涡中抽身出来,允许症状产生,但不去融入他们,跟随他们。常见的觉察有两种,一种是对于思维的觉察,一种是对于情绪的觉察。对于感受和情绪的觉察是觉察练习的一种引入。而对于念头的觉察,是觉察练习的进阶。一方面是因为情绪只是念头在身体上的反应,念头是情绪的根源。另一方面是因为情绪和躯体感受的体验是直接的和显而易见的,相较于念头更容易捕捉。觉察念头对于初学者来说肯定是具有一定的难度的,因为大部分神经症患者是对思考上瘾的,往往沉浸在思维带来的痛苦之中,毫不自知。同时,我们的思维不仅仅包括潜意识中的想法,还包括潜意识中的功能失调性假设和核心信念。这两者很多时候都是无意识的一闪而过,稍纵即逝。所以觉察到并仔细看清会有一定的难度。不要期待觉察会给你带来一蹴而就的效果,因为一旦怀有目的的觉察便不再是觉察,而是控制,念头永远不会停歇。情绪永远不会窒息,觉察的目的仅仅是觉察,不是泯灭症状。事实上,任何疗法,无论是森田疗法。接纳与承诺疗法,还是认知行为疗法,都无可避免的会以觉察为出发点。森田疗法中的顺其自然与忍受痛苦所强调的对于痛苦的允许,对于主观情感规律的顺从,从本质上来讲也是对于症状的觉察。接纳与承诺疗法中的认知解离与扩展更是形象与具体的展现了对于思维与情绪的观察。认知行为疗法的理论基础就是对于扭曲认知的觉察与扭转,而觉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认识自己。觉察久了以后。你会愈发清晰的看到自己的起心动念、情绪发作和躯体感受的全部过程,甚至每一个细节。进而意识到,原来的自己一直在扮演一个受害者,现在的自己则是一个全新的维度。看待问题会有一个全新的上帝视角。念头的来来去去,情绪的起起伏伏,无非只是真实的自我这个投影源在屏幕上投射的一出出戏吗?而当我们看到这些内心纷争与纠葛之时。便会对自己的潜意识与性格有更深刻的认知与理解。固有的痛苦模式,昨日的种种错误便会被瓦解与纠正。我们也就重获了真正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