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阶试炼】我的朋友与d@s Betriebs$ystem

我学计算机的朋友葛次在大三暑假开发出了一个全新的计算机操作系统。
我本以为这是个相当异想天开的决定,尽管我前不久借给他一本软件开发教程,教程内容到达了手把手的地步,不过他居然这么快就能下定决心,而且居然成功了,这其实远出乎我的预料。
当他第一次跟我说要开发操作系统时,我吓了一跳。
不过,鼓励还是要鼓励的,毕竟他是我发小嘛。
他给这个操作系统做了相当全面的功能规划,最绝的一点就是,这个操作系统能依据用户的数据,为用户提供最高效最便捷的人性化操作。
我记得假期刚开始的一个星期,我俩出去打球,回家路上,他滔滔不绝地给我介绍着自己的伟大构想:
“操作系统的主色调一定要是蓝绿色——要是能根据用户数据自行生成自然最好,但默认颜色就是这个;然后我们上个学期开了人工智能课程,所以我还想让系统内置人工智能。这个人工智能可以在用户做出决定前,帮助用户完成操作……”
在我看来,优秀的操作系统,就应该像管家一样,能时刻满足用户的体验……”
他描绘自己心目中操作系统蓝图的时候,眼睛闪闪发光的,似乎能装得下星辰大海,特别漂亮。
“老马,你要不要当这个操作系统的第一个用户?”
此刻他在问我,毕竟我俩是发小,这种忙我一定是义不容辞地帮。我答应了他,他很高兴,继续讲着自己的宏伟企划,直到我们各回各家。
我并不懂多少计算机相关的知识,葛次说的开发流程,我并没记住多少,但我一来不想扫兴,二来我也确实想尽早用上他开发的操作系统。
自那天起,葛次进入了漫长的开发状态。项目刚开始时,葛次经常用文字和我分享开发进程,不过随着开发的推进,可能是为了节省时间吧,他发来的对话字数越来越少,到后来,干脆就是长达半个分钟的语音,语音中只能听到“嗯”,“哦”,“啊”这种不用费力就能发出来的声音。只是仔细听的话,可以从语音中听到哗啦啦的水声,以及什么液体滴在地板上的声音。
到后来,基本上都是我问他最近怎么样,而他却已经不怎么主动跟我分享开发进度了,这种情况持续了一个月,而我也将近一个月没能见到他。
忘记做自我介绍了,我是马城。
葛次开发着独一无二操作系统的同时,我也给自己布置了一个暑假课题:完成一篇自己满意,读者同样满意的悬疑小说,字数两千七左右。
我是一个写手,平时写一些悬疑作品发布在个人平台上,读者少而稳定。而且我们关系也很好,他们经常转发我的文,这让我深受感动——顺便一提,葛次也是我的读者之一。
在大家的支持下,我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高,直接导致我这几天卡文了。
我面对空白页面已有三个星期,脑海中依然没有一点灵感。
正在这时,我收到了快递公司的短信,取件码SAN666,作为随机生成的字符,这组取件码挺不吉利的。我出了趟门,顶着午后的大太阳来到快递柜前,从中取出了一个大包裹。
包裹的寄件人是葛次,里面装着一台漆黑的主机。机箱上贴着一张淡黄的标签,与箱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便签上只有一句话:
“希望您喜欢。”
我将便签丢进垃圾桶,把机箱从包裹中抱了出来。机箱的手感设计得很舒适,摸起来像皮肤一样,温暖且柔软。机箱正面除了开机键和一个耳机插孔外再无他物,背面的孔稍微多一些,有插显示器的,插键盘的,插网线和一个USB的。
按下开机键后,屏幕亮起。这个主机似乎不用插电源——设计者连节能都考虑进去了吗,真是贴心。
首先出现了一个难以描述的图标和一串拼音,拼音写的是“MaCHENG”,除了字母a以外全部大写,可能是排版好看。随后,显示屏显示出桌面的样子,不出意外的话,这就是葛次开发的操作系统。
整个操作系统主色调就如葛次提到的,以蓝绿配色为主,甚至于:整个屏幕里似乎只剩蓝绿二色——当然也是有其他颜色出现的。显示器桌面上文件比较散乱,有些文件名只是一串乱码,也根本打不开。
毕竟是一个人制作的作品,有些瑕疵还是很正常的。不过既然之前葛次拜托我试一试,那我就好好帮他评测一下这个操作系统。
我的电脑主要用于写作,所以一般配置的电脑就能满足需求。正当我坐在屏幕前,准备新建文档时,系统竟然像预判我的行动似的,直接建好了一个文档,还打开了。
这还不算完,我还没动鼠标和键盘的时候,右下角突然出现了一串提示:
“已为您本次创作收集17篇相关素材,请注意查收。”
点开来一看,这些素材既包括小说,也包括新闻。其中有两条特别显眼,一条是江户川乱步的《人间椅子》,一条是关于城里出现了一起恶性凶杀案,案发现场只找到了死者没有头的尸体。
乱步先生的《人间椅子》故事情节紧张有趣,是我最喜欢的短篇小说。其中提到的“把一个活人装进椅子中”的奇妙构想精彩变态。我之前把这部短篇推荐给葛次,虽然不知道他的感悟如何,不过我记得他当时跟我说感想时眼睛一亮,就姑且当他看完了还很喜欢吧。
看来葛次把这些细节记得很清楚啊,还都输入进系统中了。
创作开始了,刚把素材粘贴进去,我才想起来自己耳边没什么背景音乐,干巴巴的,没法激发灵感。插上了耳机后,系统自动播放的诡异音乐顺着线路流淌进耳朵里——氛围非常对味,配文章十分合适!
此时,我文思泉涌,敲击键盘的速度逐渐加快。遇到卡文的地方,操作系统会像靠谱的管家一样,自动地为我补齐后面的字、词、句。
比如在写:“我们一对一的篮球赛开始了”一句,系统就自动补充上“我投了好几个三分球,他对此似乎有些不忿。”完美还原暑假初我的葛次打球的场景。
或者在写:“他照着系统开发教程的指示,自己弄了一套脑机接口”的时候,系统用一句《system contribution: human edition 》替换掉了句中“系统开发教程”这六个字。
还有,写完“但这工作一个人做不到”这一句后,接下来的情节我构思了好一段时间,幸好系统在后面补上了一句:“所以他祈祷着,让自己最亲密的朋友完成他最后的心愿。”
这句话补充得简直是神来之笔,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仿佛与这台奇妙的主机产生了共情。
而且在全身心创作时,我还接了六份不知名的人点的外卖,这个人还替我付了钱——估计是系统帮我点的,因为桌面上新增了名为“账单.┣▒▇”的文件,打开之后,虽然里面只有数字,但数字和外卖的金额刚好能对得上。
在操作系统的帮助下,原本卡了三个星期的文,竟然只用了三天就赶完了,真是可喜可贺。我将文章的名字定为《人间电脑》,把这篇文章发布在平台上,忐忑地等着读者们的回应。
读者们的反响特别好,比往常还要好。他们将文章不断地推送,不断地推送,这篇文章的阅读自然达到了史上最高。评论区里只有好评,有些评论甚至带上了些个人崇拜,让我有些发飘。
我拿起手机,给葛次打了电话,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的使用体验和新文章的成绩一并分享给他,顺便请他吃顿饭。
我一边听着忙音,一边想着过会儿叫他去吃什么。
电话接通之后,对面一直没有人说话,只有风扇剧烈的轰鸣声从话筒中传出来。
我的脚下突然感到一阵湿润,低头一看,崭新的主机中,流出了粘稠的绿色液体——看来他已经明白我有多喜欢这个操作系统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