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特

2023-09-05 19:50 作者:暗黑宝宝plus  | 我要投稿

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工人阶级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不独立、经济不独立、外患不断,各个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依赖王权VS依靠民众的力量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

国民党土地改革不能依靠人民大众VS共产党从基层做起,调动国家与社会的力量。

不同于西方,我国依党建国、依党治国,党在历史、革命、建设、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件大事、两个不可逆转、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成就!!!

http://cpc.people.com.cn/n1/2017/0814/c413539-29468617.html

政治驱动型发展模式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中国共产党。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人民共同富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共产党具有巨大的政治优势、思想优势和组织优势,有能力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保证中国走独立发展道路。


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从历史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党的领导下创立的。

以《论十大关系》为标志,中国共产党人开始破除对苏联的迷信,探索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对社会主义主要矛盾、主要任务、处理方法都有了新的认识。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

经济领域: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改革国有企业、下放管理权,实行厂长责任制;允许个体经济、民营企业发展

政治领域: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加强人大立法、监督职能,改革行政管理体制。

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十三届四中全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

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理论创新,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开创、坚持和发展都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带有党的领导的鲜明特征。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规定。

中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