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重工最速传说:Ki-83重型战斗机 。美军飞行员:83!,是83!,83冲了!

封面来源网络
原标题:Mitsubishi Ki-83 Heavy Fighter
原链接:https://oldmachinepress.com/2013/09/29/mitsubishi-ki-83-heavy-fighter/
原作者:William Pearce
翻译:Cisneros,校对:脚踢喷火幼儿园
阅读前注意:
本文我个人添加了一下个人的注释,本意是针对原文的一些错误的修改,和一部分内容的注释。资料来源已注明。

1943年五月,日本陆军发布了一种远程的高空战斗机的招标。在久保富夫的带领下,三菱的一个设计团队开始设计一种单引擎的Ki-73战斗机(盟军代号:史蒂夫,Steve),用来满足陆军的需求。然而,原本应该装配给这架飞机的引擎,拥有2,600马力(1,939千瓦)的三菱Ha-203-II 24缸“H”发动机,研发进度颇为迟缓,最终被放弃。因此,Ki-73的方案也被放弃了。

久保回到了绘图板,并基于他在设计包括Ki-46百式司侦(盟军代号:戴安娜,Dinah)在内的双引擎飞机的丰富经验,设计了一架可能是二战期间日本所造的最先进的飞机:三菱Ki-83。
Ki-83是一架具有简洁的空气动力学的全金属飞机,具备两个机组成员。机身中部安装有富勒襟翼。飞行员拥有360度的视野,无线电操作员/导航员被安置在机翼后面的机身中。第二名机组人员所处的地方非常狭窄,并且仅有一个很小的机窗。但是,第二名机组人员并不需要参加每次飞行任务。
该飞机前后机轮均可完全收入机身,前部的两个起落架则分别收入发动机舱内。Ki-83的武器包括两门30毫米Ho-155机炮和两门20毫米Ho-5机炮,全部安装在机鼻内下部。此外,机翼下具备外部武器挂载架,可以挂载两枚110磅(50千克)炸弹。还一些消息来源称炸弹是放置在内部弹仓的,但除非取消第二名机组成员,用来放置炸弹,不然这似乎是不太可能的。

搬运PS:原作者这里的30和20机炮型号都写成了Ho-105,我最终采用了Warbirds Resource Group网站的数据。


Ki-83由两台三菱Ha-211 Ru(联合名称[Ha-43])风冷式径向发动机提供动力,每台发动机驱动一个11.5英尺(3.5米)的四叶螺旋桨。18缸发动机的孔径为5.51英寸(140毫米),冲程为5.90英寸(150毫米),总排量为2,536立方英尺(41.6升)。该发动机是涡轮增压发动机,起飞时产生2,200马力(1,640千瓦),在31,170英尺(9,500米)时产生1,750马力(1,305千瓦)。涡轮增压器放置在发动机舱的后部。空气将从机外侧的机舱后部附近进入涡轮增压器,然后被压缩,之后通过上机舱中的空气箱流到发动机。最后从机舱内侧的涡轮增压器排出,并且废气门位于机舱的末端。排气装置提供了一些额外的推力。发动机液油冷却器位于机舱下方。
Ki-83的翼展为50.85英尺(15.5米),长41.0英尺(12.5米),空载重量为13,184磅(5,980千克),最大重量为20,790磅(9,430千克)。26,250英尺(8,000米)的速度为426英里/小时(686公里/小时)。但是,在29,530英尺(9,000米)时才是Ki83的最快速度,其时速为438英里/小时(705公里/小时)。巡航速度为280英里/小时(450公里/小时),13,125英尺(4,000米)。Ki-83可在10分钟内爬升至32,810英尺(10,000米),最大升限为41,535英尺(12,660米)。正常航程为1,214英里(1,953公里),最大航程为2,175英里(3,500公里)。

第一架Ki-83原型机于1944年10月完成,随后于11月18日起飞。试验飞行经常被盟军的轰炸袭击打断,但是Ki-83表现出了极好的机动性和性能。然而,原型机的确经历了机尾和发动机的振动问题和涡轮增压器的故障。为了解决机尾的问题,设计者在Ki-83的水平安定面和机体之间添加了一个支架,并且在升降舵上增加了配重。基于Ki-83的性能,日本海军展现出了对该飞机的兴趣,陆军同意在生产开始后给海军提供一些飞机。有消息称,军方已经订购了39架Ki-83飞机。
之后又制造了三架原型机,其中包括对第一架Ki-83的修改。第二架Ki-83于1945年3月9日进行试飞,由于操作不当导致坠机(搬运补充),后在同年4月修复完成。第三和第四架原型机于1945年夏天进行了首次飞行。然而,另外三个原型机在盟军的轰炸袭击中被损坏(很可能被摧毁)。战争结束的时候,第五架原型机仍然处于建造状态。

搬运PS:原文中对第二架原型机的表述出现了错误,翻译时修正了一下,下面是对二号机坠机和其他原型机的一些补充,资料来源于群友找的资料
补充:第二架于1945.1完成,3月9日在三菱进行场内试飞时因飞行员操作不当坠地大破,其原因是座舱盖问题,导致在飞行途中座舱盖突然脱离飞机,飞行员随之昏迷(具体不明),最后导致摔机,试飞员死亡。
3号和4号机分别于1945年3、4月份完成,但均毁于6月25日美军对各务原的空袭。26日,1号机在空袭中也受到一定损伤,修理之后飞往松本,预定继续试验。战败后被美军接收。
日语维基资料:続いて1945年4月までには2号機から4号機が完成したが、昭和東南海地震と空襲の激化がそれ以上の生産を阻んだ。このうち2号機は、3月の試験飛行時に風防・天蓋が破壊されて飛散する事故を起こし墜落、テスト・パイロットが殉職する事故を起こして失われた。また、3号機と4号機は6月に行われた各務原飛行場への空襲によって破壊、焼失した。

下面是正文

随着战争的局势恶化,日本开始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截击机的生产中,然而Ki-83并没有投入生产。战争结束时,美军惊讶地发现了之前对其一无所知的Ki-83。此外,改进过的高空截击版本的Ki-103和侦察版本的Ki-95正在研发中。剩余的Ki-83原型机由盟军在日本的三菱陆军空军基地进行了飞行测试。在其中的一次试飞中,因为发动机被注入了高性能的美国航空燃油下,Ki-83在高度为22,965英寸(7,000米)时,最高时速为473英里/小时(762公里/小时),可以在9分钟内爬升至32,810(10,000英尺)。但是关于这份令人印象深刻的报告,并没有找到权威的资料来源。

搬运PS:上述的红字部分说明,上述的关于Ki-83的引擎在注入美国航空燃油后的表现,其资料来源并不是很权威。但在原文章下的资料来源里有一本是书是《日本飞机性能及特性(Japanese Aircraft Performance and Characteristics)》出自盟军的航空技术情报中心,缩写为TAIC,负责收集日本飞机情报和测试缴获的飞机,制定一份“TAIC手册”供盟军指战员参考。
在TAIC制定的这本手册的前言中(包括上面出版的书里的前言),开宗明义地写着:“除非特别标明,性能数字代表TAIC的估算值。在缺乏权威资料的前提下,航空技术情报中心的政策是: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以料敌从宽的原则提供日军战机的性能估算值。”
——原则就是料敌从宽。
资料来源于空军之翼:http://m.afwing.info/aircraft/myth-buster-japanese-fighter.html

下面是正文
结果飞行测试后,盟军最后得出的结论是,Ki-83是一架具有高机动和高性能的飞机。1945年12,图拉吉号护航航母(注:USS Tulagi CVE-72,Casablanca-class escort carrier)运输Ki-83前往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附近的阿拉米达航空站。Ki-83获得了外国评估号:FE-151,并在美国试飞了一会。到1946年2月,它在位于宾夕法尼亚州米德尔顿的米德尔顿空军基地(现为哈里斯堡国际机场),供美国的飞机制造商检验。1946年9月,Ki-83被分配给空军博物馆,但显然这项计划并没有成功。Ki-83最后的已知位置是1949年,在伊利诺伊州的帕克里奇国际机场(现为奥黑尔国际机场)的特别仓库。没有关于其之后命运的进一步细节,据推测它可能与1950年在帕克里奇国际机场被废弃。


原文资料来源:
Japanese Aircraft of the Pacific War by Rene J. Francillon (1970/2000)
Japanese Army Fighters Part 1 by William Green and Gordon Swanborough (1977)
Japanese Aircraft: Performance and Characteristics by Edward T. Maloney (2000)
War Prizes by Phil Butler (1994/1998)
http://www.secretprojects.co.uk/forum/index.php/topic,14960.0/all.html
http://www.secretprojects.co.uk/forum/index.php/topic,8898.0/all.html
http://forums.ubi.com/showthread.php/101463-Mitsubishi-Ki-83/pag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