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这么久大闸蟹,你真的懂它吗? | 大闸蟹


看了那么多营销号的大闸蟹相关文章,相信你也看烦了吧~通常营销号的大闸蟹文章思路都是:先简单介绍大闸蟹是啥玩意,再介绍怎么吃,再介绍什么时候吃最好。然后就开始挂上链接卖货了~一套流程让人觉得索然无味,那样的文章一抄也是一大把,一找也能找一堆~
今天俺就不讲怎么吃,怎么做,怎么挑大闸蟹了。就带大家从完全不一样的角度来看看我国极富盛名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吧!(专业爬宠号就改讲物种特性,有没有个体变异,如何饲养才是正道)

从外观开始讲,首先我们来讲一下这个大闸蟹的“绒螯”吧,说实话关于这个绒螯的作用大致有三种不同的说法。

其一,大闸蟹通过钳子捕食(不说也知道),钳子上的绒毛可以阻拦水中的脏东西被同时吃掉,起到一个过滤的作用。
其二,大闸蟹分布的水域有不少浮游生物,通过钳子上的绒毛可以收集很多浮游生物、藻类等细碎的食物从而进食。
其三,钳子上的毛在水中拟态石头上的藻类植物,从而起到放松猎物警惕后捕食猎物的作用。这三点其实前两点想想是存在矛盾的,到底是阻止还是摄入呢?我认为应该是结合后两点,并且还存在另外一个用处。

大闸蟹充满绒毛的钳子偶尔可以收集到少量水中的藻类、小虫子等细碎的东西来充当食物。与此同时由于可以进行“拟态”的特性来吸引一些小型生物或者鱼类等猎物接近,以提高捕食的效率。
在这两点之外,我认为还有一个用途,就是感知水流,以此来判断猎物体积以及是否会给自己造成威胁,属于感知器官的一部分。
有一些读者,吃了这么多年也不知道蟹黄到底是蟹的什么器官。
实际上,蟹黄是蟹的肝胰腺以及生殖腺,相当于我们最爱的蟹黄是螃蟹的消化器官(同时储存部分脂肪)以及卵巢、精腺...

这时候肯定会有读者想:卧槽,这知识还是不知道为好啊!你这么一说我完全就吃不下了啊草!也自然是因为这些器官对蟹极为重要,营养极高,所以吃起来的味道也不差。
甚至很多螃蟹同类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在杀死其他螃蟹后一些螃蟹会选择只吃蟹黄,蟹肉连碰都不碰一下。
还有一部分读者,吃了这么多年,也没有搞明白大闸蟹到底是海水蟹还是淡水蟹。
实际上大闸蟹并不属于真正的淡水蟹,因为是小卵型繁殖,而且幼体发育需要海水环境。而在成长为幼蟹之后便可以回到淡水区域成长,整个生长过程中可以完全不见海水。

严格来说,我们的大闸蟹应该算作“洄游”蟹。在海水中产卵后返回淡水,幼体蟹在长大后再次来到海水区域产卵,回到淡水区域,循环往复。

也是由于这点特性,大闸蟹的增殖速度可以快的非常惊人。一次产卵的数量都是数以万计的,在海水中有较多天敌和更高的损耗风险。我国繁殖户在解决了此类问题之后大大避免了幼蟹的折损率,进而完全不用担心大闸蟹繁殖数量跟不上市场消耗的问题了。
从玩家的角度来看,这一手操作堪称神迹... 如果你是一个宠物蟹饲养者,你便会明白这些“小卵形”螃蟹的繁殖门槛有多高,难度有多大。
从食物问题,再到水质净化问题、上岸问题、海水控制问题等等都是非常需要注意的点,难度之高,按照目前世界玩家水平,可谓难于登天。
而且小卵形螃蟹繁殖这一块不只难倒了在国内玩家,是全世界玩家都难以跨越的重大障碍。
现在回头看看国内大闸蟹先进成熟的繁殖和饲养技术...不禁感叹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只要这玩意好吃,我们不仅给你繁殖攻克了,还能用最低成本养出黄最多、经济价值最高的个体。

我从认识的大闸蟹养殖户那边专程取经请教了一些关于食物和寿命的问题。
大闸蟹在饲养时,一般用的都是冷冻海水鱼以及专用的蟹粮作为食物,也会使用杂粮、玉米粒作为辅助食物。这些食物蛋白质含量高成长效率也能得到提高。
又出现了一个问题,食物脂肪含量过高了话对蟹的肝胰腺会产生健康影响...那咋办嘛?
这时候又来了一个“猛男”,它叫做胆汁酸。“食物脂肪高?担心健康问题?没事,嗑起来!”然后这些大闸蟹就一边摄入营养丰富的食物,一边嗑这种保肝护肝的保健品,不仅成长速度快,质量高,而且压低了饲养成本。
这时候我突然感觉自己中枪了...像极了我们现在这些年轻人...一边肝工作学习和游戏一边泡枸杞,一边熬夜一边敷眼膜防黑眼圈,天天坐着一边腰疼一边贴膏药...螃蟹在努力长得越来越壮,我们在每天忙着为生活奔波...
人工环境下的蟹虽有高度营养的食物和保健品保驾护航,虽然成长的快,但寿命并不长。这样子饲养出的蟹基本上就是一年一批,寿命达到一年多这样子。而野外环境下吃的更少,食物更杂,长的更慢,虽然说成长速度慢一些,但是寿命可以达到三年以上。
由此可见,熬夜和忙碌固然不可避免,但是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哟~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再吃保健品再养生,也不如良好的生活习惯重要~
受到中国大闸蟹文化的影响,大多数人看到螃蟹的第一反应就是能不能吃好不好吃。并且由于文化的特殊原因,多数人不仅仅是见到螃蟹会问这样的问题,看到我们的其他宠物可能也会发出同样的问题。
“你这玩意能吃吗?怎么做更好吃一些?”
我个人最讨厌的就是饲养其他爬宠的问饲养宠物蟹的玩家这样的问题,不仅显得素质低下,还会惹的别人非常讨厌。尊重别人的爱好,不去贬低和拿来乱开玩笑,我认为应该是作为中国新一代年轻人应该有的基础觉悟吧?
说到宠物蟹饲养,有些人可能会问,大闸蟹可以作为宠物蟹来饲养吗?答案是完全可以~
当然了,普通颜色的大闸蟹我看着观赏性也觉得一般,但是在大闸蟹中有这么一个群体,比较特殊。它们就是“蓝化”和“白化”,两种色素变异。(本文提到的蓝化白化没有经过严格验证,只是根据甲壳的发色情况来命名,它不一定等同于其他爬宠的白化蓝化)




经过了体色变异的个体颜色非常棒,有的洁白如玉,有的像蓝宝石一样,在变异个体中也是分等级的。由于变异程度不一样,导致颜色的浓度和纯度也不一样。如果想要找到心仪的个体,还是要经过一定细致挑选的。


饲养方式也并不难,完全可以淡水饲养,并且对于温度基本没有要求,因为从我国东北地区就有野外分布了。必须提供打氧和过滤设备,缸内的水可以深一点,绒螯蟹属于水栖蟹。缸内提供沉木躲避和舒服的大矶沙或者其他垫材即可,对饲料之类的也完全不挑。并且还可以群养,只要稍加控制密度即可。也算是比较适合新手的入门蟹之一了。
变异个体且有一定年份的大公钳子上的毛会非常发达,体型也并不小,观赏效果我认为还是不错的,水里种一些植物,水草灯一挂,舒服~


在此之外,还有不少其他的“食用蟹”也可以让我们从中挑选出蓝化或者白化的个体来进行饲养。主要就是一些常见的梭子蟹,其中我认为最具有饲养价值的就是蓝化的青蟹属的成员,巨大的体型配上强悍的战斗力以及不俗的颜值,如果再加上蓝化的甲壳,可以说是非常理想的宠物海水蟹了。






在此之上还有更高级别的变异个体存在,就是罕见的嵌合体。如果能遇到罕见的单边白变异,另一边是黑青色的这么一个个体,一定要抓紧入手!颜值简直不要太高!两边蓝化白化程度不同的嵌合体也是很不错的选择,不仅极具收藏程度,颜值也非常高。



由于是“降海繁殖”,并且还非常好成活、对环境要求低、身上的硬件设施也不错,导致中华绒螯蟹大肆入侵其他大陆...而那些欧洲人美国人又没有吃大闸蟹的饮食习惯和文化,使这些数量的大闸蟹成为了不小的难题。相信广大读者一定也看过新闻报道国外大闸蟹繁殖成灾的事情吧?

一般提起这样的事情,我相信我们很多劳动人民都会津津乐道:“派一批我们中国人过去,给这玩意吃成当地保护动物!”

由于“大闸蟹”的这些优良特性以及我国劳动人民的努力,创造了如今吃蟹文化如此繁荣的场面。仅仅是食物文化上如此困难的技术都能被我国人民所轻易功课,其他领域的发展速度也定不会弱。
图 | 斐,Internet
文 | 斐
编 | 达叔
螃蟹吧官方群总群(QQ 群号):775467907
螃蟹吧大吧 — 斐(个人 QQ 号):100602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