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背书,回忆法真行!| 教育学/教育硕士考研
考试越来越近了,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考前背书方法——回忆法。
之前这个方法也给大家介绍过,往届也很多同学用,来做为复习最后阶段的知识梳理和巩固,今天就再详细给大家说说。
现在可以试试回忆法
背书到一两轮之后,使用回忆法是非常有效果的,尤其是到了现在,回忆法既能检测你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查漏补缺,又能在回忆的过程中有效加深印象。
所谓回忆法,其实就是背书的时候不翻书,通过回忆的方式去记忆。
比如大家现在合上笔记或者讲义资料,也可以闭上眼睛,去回忆你要背的内容,哪怕这个学科距离你上次背已经过去20天了也没关系。
先想一想这个学科的宏观框架是什么,然后进入到具体章节当中,从宏观到微观的框架又是什么,一个知识点的框架由粗到细是什么,相关的考题有哪些题型,相关的名词解释有哪些要背、具体内容是什么,简答题又有什么……
就像这样一点一点展开,就把自己当作带着自己做知识串讲和梳理的老师,对学科或者知识点展开全面复述。
回忆是思考和加工的过程
回忆法有一大好处就是,大家可以清晰地明确自己哪里是真的不会、哪里是真的会了,也能弥补你的不足,因为回忆的过程会引起大家的思考和知识加工。
01 强化框架
有同学反馈自己细节背得不错,但是框架连不上。
当你们在回忆的时候,其实自动就开始建构框架了,因为回忆不可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终归是要有顺序、有结构才能一点一点回忆起来。
02 有效背书
也有不少同学说自己看着笔记就能背下来,但脱离笔记就大脑一片空白。
这时候其实就是大脑进入了舒适区,看着笔记背已经没有思考了,一直看着提词器其实真正记住的内容不一定多,咱们不能像背书机器一样,所以需要去突破。
而回忆法就是逼着自己放弃提示,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记忆知识内容,你的大脑会想方设法去编排、去建构、去精细加工,自然而然就背得更扎实了。
可以用你喜欢的方式回忆
回忆的切入点其实有很多,大家可以从整个学科框架入手,由宏观向微观一点一点展开,也可以针对某个章节和知识点进行回忆,这也是比较常见的、基础的回忆形式。
大家也可以试着更拔高、更灵活、“想到什么是什么”的回忆。
比如做一做专题回忆,这里举一些例子,你们可以用回忆法试试看。
学制的演变与发展
中国选士制度的演变
近现代法案与思潮专题
除此之外,还可以跨章节、跨学科进行回忆,进行异同比较。
杜威与赫尔巴特
孔子与苏格拉底
中外幼儿教育发展
当然大家还可以把易混淆的内容放在一起回忆,比如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课程目标,再比如个别教学和个别化教学等等。
同学们完全可以按照你们喜欢的方式去联想和回忆,越是这样你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就越高,上了考场就越好提取知识,思维也更灵活。
回忆不起来也别急着翻书
同学们在回忆的时候肯定会遇到不熟悉的、模糊的、忘记的或者彻底不会的内容和知识点,但先别急着翻书。
也别对自己生气或者着急,咱们先试着从框架中提取这些知识,如果还是想不起来,再试一试回忆老师讲课时的场景和感觉,或者你听课、做笔记的样子等等。
如果实在回忆不起来也别急着翻书,就把它记下来,等到复述完毕,再去查看对应内容的文本内容,强化巩固。
或许有时候你发现有一块内容50%都回忆不起来了,别怕,敢于让自己回忆,并且敢于用回忆来推动你的思考和知识加工,这样背书的效果会更好。
哪怕你一紧张每道题都回忆不起来,也要不断地用回忆法试着去回忆,虽然会痛苦,但这样印象会更加深刻。
如果反复重复还是忘记,那就是你在机械重复,没有对知识点进行任何精细加工。所有的知识只有深入了解、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你才能真正地记好它。
回忆法与默写可以结合
有不少同学习惯于背完书默写,总觉得不默写好像没背会,或者回忆的时候会走神,但是到了现在默写又太耗费时间。
如果你们现在还想默写,那就简单罗列一下框架维度和关键词,主要是在脑子里回忆,这样就能节约不少时间。
往届很多集训营的高分学员都是这么做的,带背营也有同学是这样默写打卡的。


这样的默写简单又清晰,如果你们想默写,也可以这样在回忆的时候勾勾画画,做一个简单的复盘就够了。
同学们可以把回忆法和默写用效率更高的方式结合在一起,虽然看着简单,但其中包含着回忆、梳理、提取、思考和加工的过程,会让你印象很深刻。
能上考场的回忆度
大致可以把划分出两个标准来衡量背书情况,大家可以比照着参考。
01 约90%的回忆度—拿高分
如果你合上书或者闭上眼能够回忆起大概90%左右的知识,每一学科每一章节每一个知识点,都能在眼前闪过,关键词句都比较清晰,可以说把基础班内容印在脑子里,就可以说具备了拿高分的条件。
02 约60%-80%的回忆度—能考上
咱们很多时候靠的是理解和思考,而不是一字不落的背书,所以如果能回忆起60%-80%的知识,剩下的内容也能够根据理解和积累展开,那基本上考上就没什么大问题。
总之,我们不能仅靠背下来的基础知识,但也不能完全依靠理解和日常积累,二者并驾齐驱才行。
所以同学们在接下来的时间还是尽量多背,多运用回忆法推动自己的记忆,多思考、多积累、多加工。

往届上岸同学、还有很多现在备考的同学都说回忆法很好用,背书效果很好,所以大家这段时间也都可以试试看,说不定会让你飞速进步。
当然,大家还是根据自己的实际背书情况来决定,适合自己、有效果、能坚持到最后,就是对你来说最好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