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虚拟制作人1号笔记-如何设计一个专属于自己的人设

2023-03-02 18:31 作者:空洞魔方  | 我要投稿

大家好,上期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虚拟主播团体的形成,以及后来加入的新人们,因为习惯性思维导致陷入的一个死循环的问题。

从这里正式开始为大家提供虚拟主播技能、设计方面的指导与帮助。在经过一系列整理和删选后决定绕过软件操作环节(需要可以私信领取教程),从Live2d形象,也就是常说的皮套开始进行讲解。

关于虚拟形象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不少人或是亲身经历,或是耳濡墨染过约稿和制作流程。那么在设计形象(皮套)的时候,需要优先考虑什么?

答案很简单,不是能否约到大佬画师,也不是考虑自身经济因素。而是自己能否驾驭自己理想中的这套机甲(皮套)

有句俗话叫做: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作为一个主播,哪怕拥有再有趣的灵魂,也无法避免需要一个好看的皮囊进行包装。作为虚拟主播,其虚拟形象更是普通观众能够在不进入直播间时,能通过直播封面,最直观看见的东西。

因此,作为虚拟主播,特别是以直播为主导的主播,在形象与封面的设计能否吸引到观众,就成为是否有路人主动进入直播间的唯一条件。


但是,请注意:无论在什么时候,虚拟形象最优先的永远不是高度精细,而是需要与自己声音、气质与性格或者说人设所匹配的前提条件下,拥有一定的记忆点或者说辨识度。因为最终决定观众去留的与这套机甲并无太大关联。而是取决于身为机甲师的你。


那么关于皮套定制,是不是不用考虑精细程度呢?

不能说完全不需要,只不过不是越精致越好。因为越精美、精细越能够吸引路人观众的注意。但同样的,中之人也需要承担皮套精致带来的负面效应:所谓希望越大,失望也就会越大。

高精度高质量的皮套固然可以吸引一批“颜粉”观众,但受到“第一印象效应”影响,观众会在心理上无法避免的,对操作这个形象所展现出来的能力期待值上升一个台阶。如果不能达到他们所预想的程度,造成的影响可能会远超预估。


那么,虚拟形象在的要求是不是就可以无限放低呢?当然也不是。

虽然,对于新人而言,追求精致是一把双刃剑。而且是明显弊大于益。但是不可否认,在初期流量极度匮乏的时候,精美皮套能吸引而来的流量与关注度,远远超过任何语言性质的宣传与炒作,可以为主播省去很大一部分用于宣传的精力。

剩下的,就是关于“弊”该如何解决。

这里就需要提到“人设”这个词。注意,这个“人设”不是口语化说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有着什么样的职业。而是类似于游戏中,设计师为某个登场角色设计的“初设”;即:声音特点、年龄阶段、语言习惯、精通领域、弱项数值;通过这些在进行二次设计形成概括人设在二次设计后再进行设计角色的外貌与体型、服装差异、各自特征。最终形成一个在感官上有血有肉的人。

用这个思路,将现实中的自己导入进去。假如用“声线是带有些微夹子音,从声音分析年龄大概范畴是8-12岁,语言习惯是那种很会照顾人的类型。会做饭,但不会游泳。”作为初设,看上去一般没有什么记忆点。

但如果是二次设计呢?年龄:8-12岁,XX学校在读X年级学生。因为犬父不争气,年长的几位又不靠谱。不得不着手照顾家里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的生活起居,很会做饭,特别对XX(某一种类型食物)方面颇感兴趣。不会水,洗个澡浴缸里水位高了都概率性会溺水程度的究极旱鸭子!!!

这样子会不会就突然觉得生动形象很多呢?

可能会有人觉得,为什么不选那些讨好,当下受欢迎或者自己喜欢的人设?这个问题在于,在不考虑时效性的前提下,作为中之人的你是否具备你所选择人设职业的基本素养呢?涉及职业素养不仅仅只是自己看过,自己了解有关知识就能完美的契合这个职业?要考虑的东西远远比想象中的多很多。

简单用“偶像”这个职业人设做个分析,即便不考虑校园偶像系列动漫与游戏文化冲击的前提条件下,同类型人设的大量重复出现,也让这个人设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吸引路人目光,相反已经开始审美疲劳。更现实的说法是:接受过“偶像”素质教育与培训的人,毕竟是少数;或许真的有人可以用“偶像”身份有意识的约束自己言行、气质、习惯、态度,但记住,这不是拍电影。不是生命周期只有一个月、两个月的“拍戏”。

任何人都有一个能够完美演绎的角色,能够把握、驾驭住关于“他”所有细节;这个角色就是自己,一个诞生于自己的另外一个“自己”。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从下期开始,制作人笔记开始向直播中所需要技巧方面进行讲解和教学,并且分享一些日常练习方法。

希望大家能持续关注“空洞魔方”,未来会有更多精彩的内容展现,感谢您的观看~我们下期再见啦!


虚拟制作人1号笔记-如何设计一个专属于自己的人设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