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儿

最近跟着小朋友又认识了一项新的培训项目,体适能训练。真是跟着孩子来长见识了。
有机会参加训练是社区公益活动。充满好奇的老母亲5节课,每节课都积极参与,全程观看甚至做了笔记。训练确实系统又专业,每次课程小朋友都上得酣畅淋漓。5次的课程下来,小朋友已经深深地喜欢上了学校和教练。我也被他上课期间,勇于挑战、坚持不懈地认真劲儿打动。
一节课5、6个孩子作为一个团队一起上课,跑跳、过障碍、跳山羊......孩子们一起打配合,一起相互鼓励。哪个孩子挑战成功,大家会一起鼓掌。哪个孩子出现失误,大家会一起受罚。浸在汗水中的笑容都那么灿烂。
这一张张笑脸唤起了我童年的回忆。
暑假我们会相约去洗海澡,身上的皮被暴晒得退了一层又一层。小得在海边挖蛤蜊,大点了就跟着扎猛子、狗刨。人人都是教练,没有标准泳姿。只要不沉底能前进就算会游泳了。
课间我们跳绳、斗鸡、跳山羊、跳皮筋、翻双杠......总之,大家都没有呆坐着的,总会参与一场较量。不会的项目平日会自己偷学,输掉的游戏也会暗地里自己练习。
放学了,我们都自己背着书包,一路玩一路闹。路上的小石子踢一脚比比谁远,爬树看看鸟窝里有没有鸟蛋,钻煤屋里面捉迷藏,快迟到了翻墙抄近路。受点小伤都是家常便饭,比受伤更痛的是回家的一顿胖揍。
寒假天冷,我们就招呼到屋子里,一起打够级、下象棋。中午在厨房里胡乱折腾一顿可口的美食。扑克和象棋、做饭都怎么学会的?谁也不知道,反正就是都会了。
几个男孩拿书包一摆就能踢一场足球赛,给我一面墙我自己能打半天乒乓球,偷了邻居家的大金鹿就能出去骑一下午。
我的童年没有人去上辅导班,没有人知道什么是抑郁症和感统失调。
教练一声哨响,孩子们下课了。孩子们还没玩够,有的家长已经急匆匆给孩子套上衣服赶往下一个培训班。
回家的路上小朋友给我讲动作要领,教着我做各种动作。体适能要不要学,有条件一定要学。这不是某一种技能,却是所有技能的基础。专业的训练可以让孩子学会正确的发力,无论在运动中还是日常生活中都可以有效地避免损伤,更好的运动表现。
体育现在成为一门课程,其实它更应该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不要一周只为了上一次课。会玩的能力比体育课的成绩更重要。一起走马路牙子、一起晨跑、一起踢毽子......陪着孩子再体会一次童年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