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用涩套拉球才是真的会拉球

有的人还说水谷隼是“鸡翅拉球”,还有人觉得波尔的拉球不“专业”,也有人觉得张继科正手拉球好像不够好。拜托!这些人都是乒乓球的传奇人物了,水谷隼拿过奥运混双冠军,波尔更是蝴蝶的当家门面(毕竟波尔全套蝴蝶,没有特制狂飚),张继科是最快大满贯。乒乓球因为确实复杂,所以球星的技术特点,发力框架都有差异,因此外行才可以随意说道!因为复杂,本身懂的人也不多,所以瞎说就有“理由”。反正懂球的不多,自己不懂,自己瞎说,也没人知道。我们看足球,有几个人批评梅西和C罗的射门不行,当然了,球迷之间互损球星除外。我们再看羽毛球的扣杀,又有几个人去评判?乒乓球的各项技术,基本上都需要全身的协调,很难糊弄,所以可以瞎评论。拿Nba扣篮来说,随便你怎么扣,扣上了就行,是吧?乒乓球就不同了,别人拉球很稳,你可以说它质量不够,比如评论水谷隼的。别人拉球很爆,你可以说他动作不好看,比如阿鲁纳。别人又稳又比较爆,你也可以去瞎扯几句,比如波尔和张继科。
如此行事,我也只能“呵呵”,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些人想过没有,水谷隼和波尔的正手框架换狂飚照样轻松上台,但你们配刷油狂飚的,抡着个胳膊乱甩的,你们换个涩套正手能拉球上台么?所以到底是水谷隼和波尔不专业,还是瞎评论的不懂球。
别的运动似乎没有这么多叽叽歪歪,可能还是因为乒乓球技术确实复杂,我看很多打了几年,甚至十几年的依然只能依赖狂飚拉球,换个涩套根本没法拉。甚至我也见过很多请过教练的,换个涩套依然是不会拉球!当然了,严格来说你用刷油狂飚不违规,但为什么很多人只能用狂飚正手拉球,而没法用涩套拉球?这是不是说说明只会用狂飚拉球的技术不靠谱。这个就像什么,你买一支带自动瞄准的狙击步枪,你可以百步穿杨;但离开了自动瞄准是不是就啥也不是?
所以有些“网友”就还是应该低调,具体多少没统计过,但纯业余来说,百分之95可能用涩套拉球都是乱飞,就只能依靠刷油狂飚逞凶。尤其是抡大臂的,你换个涩套看能拉几板上台!但实际上,网上全魔乱舞的太多了,一个个躲在键盘后面就是超级高手。实际上,乒乓球本身就复杂,能成为高手的本就少得很,大部分业余都是抡个胳膊,甩得畅快,躲在键盘后面,口嗨得很。
这里抛开国别不谈,只谈技术,水谷隼和波尔的拉球其实就是涩套正手拉球的真实框架,他们早先都是涩套,而且那个时候是小球,是赛璐珞球,肯定和特制狂飚刷油有不同,也和现在的40+塑料球有差异。
你可以不喜欢水谷隼,你也可以不喜欢波尔,你也可以不喜欢张继科,但你要说他们的正手拉球不对,那就是瞎掰了。水谷隼正手不对,能拿奥运混双冠军,要知道他们的对手是刘诗雯和许昕。哦,水谷隼不对,你的是对的,请问你的奥运金牌在哪里?波尔的正手不对,波尔怎么能赢马龙?而且波尔比马龙岁数大得多,不是同一批的球星。张继科的正手不对?怎么拿的最快大满贯,是你给他颁的奖!
方博作为公认正手最好的球星之一,他就说过,正手拉球只要原理是对的,就是对的,不要刻意去模仿谁。看吧,这才是专业人士说的话!有些业余的上喷天下喷地中间喷人,过了,乒乓球的氛围会被搞坏,这就不好。
正手拉球,实际上就三个大原则,腰胯蹬转,臂随身转,小臂合球,符合这个三个大原则的就是规范的正手拉球。为啥水谷隼,波尔,马龙和张继科拉球动作都不同,因为有的人腰胯蹬转幅度大,有的小;有的人腰胯转的少,所以动作幅度就看着更紧凑;不管你动作大还是小,最终都是合球那一下最重要。
补充说一下,用涩套的必须更紧凑,因为脱板速度快,你不紧凑,动作没做完球就飞了。你不能要求用水谷隼配置的发力动作做得和马龙一样,那样球早就跑了。马龙动作确实舒展,但也必须器材的持球时间长才能跟得上!所以我们会发现,樊振东和张继科的正手动作都更紧凑,因为外置alc配特制狂飚的脱板速度还是比968更快,而968因为持球时间更长就能制造更多的旋转。
与其关注网上的那些是是非非,不如多关注自己的技术的增长,有那些闲工夫去八卦,不如多学理论,多涨球来得实在。个别喜欢搬弄是非的,啥也别多说,自己找个涩套来试试正手能不能拉球,再去喷别人也不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