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闸蟹是如何在美洲泛滥成灾的?在中国美食老饕眼中,根本不算事
喜欢河鲜的老饕基本都了解,大闸蟹又叫做中华绒螯蟹,大闸蟹以各类鱼,虾,浮游生物为食,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南方沿海各地淡水湖泊,其中长江流域的产量是最大的,产自江苏常熟的大闸蟹就非常著名。
每当到中秋时节,全国各地的美食发烧友都争相购买大闸蟹,以满足口舌之欲。但是殊不知,这种美味的吃食在遥远的美洲,竟然成为了一类外来入侵品种,当地人甚至对其束手无策。那么大闸蟹是怎么漂洋过海,远渡重洋来到美洲的呢?

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先要提下京剧《沙家浜》了,其实《沙家浜》是有故事原型的,京剧当中的人物胡司令有一房未曾娶到的江苏常熟本地的邹姓老婆。当年,邹姓女子的家人,为了逢迎勾结当时的权贵,就想把邹女嫁给胡传魁。
但是她本人并不同意,所以想尽办法,离开此地。机缘巧合,并没有嫁给胡传魁的邹女而是嫁进了商贾之家。她的丈夫常年做海外贸易生意,所以几经辗转,她也跟随丈夫来到南美洲成为了华侨。

上个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邹女的子女经常往来于国内和美洲各个国家之间。邹女每逢佳节倍思亲,加之子女非常孝顺,所以每当清明节及中秋的时候,都会千里迢迢地从国内带几篓江苏常熟的大闸蟹,以解邹女的思乡之情。
邹女年轻的时候没有任何信仰,年近耄耋之年时,却突然笃信佛教,不再啃吃荤腥,在13年前,她的子女又从国内运来几篓大闸蟹,邹女出于怜悯之心,所以,就带着这几篓螃蟹投放到了当地的河流之中。

没想到当地水域的生态环境和国内的生态环境极其相似,阳光充足,水中的水草及浮游生物非常多,为大闸蟹提供了许多天然饵料,大闸蟹快速生长和繁殖。
由于大闸蟹身上长毛外壳坚硬,普通的鱼类根本咬不动它们,河中虽然有凯门鳄和鳄雀鳝等生物,但是,它们也不喜欢坚硬的大闸蟹。不到几年,大闸蟹就在美洲的湖泊与河道中泛滥成灾了,成为了当地有名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句话,绝对所言不虚,9年前,巴拿马就发生了一次著名的溃坝事件,洪水冲破了堤坝,涌进了大量的良田,房屋和学校,造成了几十人死亡。

那么归根结底,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次溃坝呢?谁都没有想到,经过科学家的调查研究,发现溃坝的真凶就是前文所说到的大闸蟹。大闸蟹是一种非常凶猛的淡水螃蟹,它们可以用锋利的前螯捕食,当然也可以用来挖掘洞穴。所以才在此处的溃坝事件。
大闸蟹非常好辨认,因为它的青色的背部,黄色的肚子,通体长黄毛,金色的爪子,让人们一看,就会过目不忘。专家们乐观地预判了大闸蟹的数量。但是经过仔细采样后才发现,原来的想法都是错误的,在100平方公里的水面下竟然生活着不下7000万只螃蟹。

所以当地人叫苦不迭,有关部门紧急拨款约合人民币1500万元,用来治理大闸蟹,但是当地人既不能在湖中喷洒药物,又嫌弃人工捕蟹的费用低,1500万元远远不够。
正当所有人束手无策之时,突然一位徐姓华侨自告奋勇地站了出来。主动要求清理大闸蟹。但是这位徐姓华侨非常奇怪,他不需要政府提供的1500多万清理费用,只是要求当地有关部门把以后所有的大闸蟹清理项目全部交给他做。当地的有关部门立即与他签订了条款。

这位徐姓华侨行云流水般的操作十分令人惊叹,他首先抓取了一些大闸蟹样品。送到国内的有关专家处进行品尝和鉴定。美食家们觉得这些大闸蟹的肉质不比本地的大闸蟹差。本地的大闸蟹能长到500克就算是上品了,而这次带回来的大闸蟹还有2斤左右的。
所以经过计算徐兴华桥发现利润非常之大,说干就干,他开始付诸行动,花高价雇佣当地捕手捕捉大闸蟹,然后运回国内售卖,第一期捕捉到3000多万斤大闸蟹就被销售一空。
看来对外国来说难缠的大闸蟹对于中国的美食老饕来说简直是无上妙品。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