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山琴况-我的体验
《溪山琴况》
一曰静
“
...... 淡泊宁静,心无塵翳,指有余闲,与论希声之理,悠然可得矣。所谓希者,至静之极,通乎杳渺,出有入无,而游神于羲皇之上者也。
约其下指工夫,一在调气,一在练指。调气則神自静,练指則音自静 ......
..... 有道之士,当自得之。 ”
---------------
於懂得 “ 淡泊宁静,心无塵翳,指有余闲” 重要性的琴者,和他讨论有关“希声”的道理和体验,他才会明白,容易理解。
静,是有深浅。透过较深的静,琴者才可能通达“道”的內容,当中包括所谓的希声。然而,欲得较深的静,调气是必须的。
琴者下指抚琴时,是练指,同时也能调气。调气,可解开和释放身心的负面束缚。于以琴向道者,正确的练指和正确的调气 ,心神必然得 “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