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考研重磅改革,这个省也官宣了!扩大推免比例,扩招专硕

近日中国传媒大学硕士招生改革引起热议,但其实早在7月7日,安徽省就曾发布公开信息:《关于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内容包含推进硕士研究生分类考试、建立安徽省研究生教育培养联盟、鼓励省属高校与中科大、合工大等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并建立导师动态调整和退出机制等等,计划通过多项改革提高全省研究生培养质量。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详细内容。
安徽省教育厅公开信息显示:

小编在这里简述此《意见》中的几项改革:
1、立德树人
研究生培养方面,加强研究生思政教育,提升研究生党建和思政工作水平;
导师职责方面,对未能履行教书育人职责的导师,约谈、限招、停招、取消导师资格等处理措施。发生导师师德师风负面事件的研究生培养单位,不仅仅是处理导师,还有“连带责任”,对于学校及研究生培养单位都有相应的“处罚”,减少当年或下一年的招生指标,所在二级学科(方向)减少招生指标的50%,情节严重的暂停招生1年。这样从上至下更能约束一些作风不端的“导师”,考生也更能放心读研。
2、注重研究生学风学术建设: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强化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对学术不端行为加大查处力度,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
3、调整优化研究生教育结构。学位点省级动态调整。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比例逐步提高到70%;
力争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数量有较大增长,扩大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模;
开展学位点省级评估,有问题的限期整改或撤销;
4、大力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
改革招考制度。
动态调整招生计划。
推进硕士研究生分类考试,探索建立基础能力素质考试和招生单位自主组织专业能力考试相结合的研究生招生考试新方式。
提高硕博连读生在博士生中的比例和本硕连读生在硕士中的比例;
加大接收校内外推免生力度。
支持高校优化复试考核,加强能力考查,注重综合评价。
探索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招生。积极推动建立长三角地区高校研究生教育联盟。
5、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深化科教,产教协同培养,推进国际联合培养。
6、建设高水平研究生导师队伍:建立导师动态调整和退出机制。多方面培养导师能力提升。
7、完善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体系:监督保障体系,组织领导体系,经费保障体系,多方面督导落实。
省文件出台之后,安徽省各高校相应的招生简章及招生目录相信也会很快公布。报考安徽省高校的同学要注意留意目标院校的相关通知,有新消息51考研也会及时为大家推送。
对于正在备考的同学们来说,大家最关心的就是招考制度。上面所说的“分类考试”、“基础能力素质+招生单位自主组织专业能力考试”的新方式,又会是怎样的呢?21考研的初试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有专业人士分析称,如此改革,可能会是初试的专业课考试科目更多采取统考卷(或采用国家统考卷或—个学校将相关专业课合并都考—门大综合,如一个学校多个文科专业统考一门文科大综合。
中国传媒大学最新公布的学硕专业目录就是这样设置的,所有文科专业统一设置的人文社科基础,工学门类的科目四为信号与系统或数据结构二选一;专硕的考试科目则是按照科目类别进行设置,不再按往年那种“细分”方向和领域。复试将根据学硕和专硕来区分设置不同的考核重点,采用多样灵活的考核方式。下图为中国传媒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的设置如下:

另外,还有专硕和学硕的分类考试,中国传媒大学和安徽省的研招改革都有提到,学硕注重专业基础知识和科研能力的考查,专硕则注重专业实践能力和创作实践能力的考查。在此之前复试的面试部分,大多高校的学硕和专硕都是采用同样的方式,通过抽题和随机提问,采用同样的标准进行考核。中国传媒大学在最新的通知中提到,复试考核会根据专业特点,采用灵活的考核方式,如笔试、机试、面试、现场主题创作等。
此前关于考生对中国传媒大学研招改革的疑问,昨天下午,中国传媒大学有关负责人就研究生教育改革答记者问,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权威解答:
来源自:中国传媒大学


大家不要一看到说“改革”就很慌,对于正在备考的21考研er来说,公共课几乎没有变动,有变化的是专业课。还是要按部就班地进行复习,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研还是要考,稳住心态。大家要注意学校的招生简章、专业目录是否有变化,如果有及时调整自己的复习科目、复习材料。后续其他地区或高校研招改革的消息,51考研网会持续为大家更新!